摘录王煜全的演讲稿,里面有多个行业的分析:
预测未来要近期悲观,远期乐观。为什么呢?科技的实现并没有那么快,但是长期来看,他的发展速度一定会超过你的想象。
但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好相反。你要近期乐观,远期悲观。现在正是人工智能的爆发期,而这轮技术成熟了,下一轮技术还不知道在哪。
这一轮是收割期。收割期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一个行业的进入。所以如果你手里有行业,就赶紧对接。还意味着什么呢?底层的硬件会继续扩张。
我们在欢呼黑科技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他的时点。要知道他什么是真实的,什么只是可以欢呼而已,只是出论文的,落不到实地的。
这些黑科技,到底是不是新机会呢?
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有点像,相当于人工智能的五年前。相当于五年前深度学习算法已经确立了,足够成功的案例还没有,假以时日一定出来成功案例。
所以基因编辑五年之后,甚至五年之内,不会有什么新东西,热度还会往下降。但是再过到四、五年的时候,会有一堆东西出来。
2013、2014年成立了成千上万的基因编辑公司。这些公司其实大家以为立刻出成绩,其实不可能的。因为人体比他想的要复杂的多,即使你能编辑,你也不知道怎么编辑。还要再过五年、十年,成绩陆续出来。
收获期很重要。我们判断产业就是突破期和收获期。
如果你是干本行业的,就要抢到突破期插进去。你是做研究的,看到人工智能马上突破了,赶紧跳进去,从大数据专家变成人工智能专家,抢突破期。
如果你是做应用的,就抢收获期。一个案例在一个行业里已经出来了,赶紧到我的行业里复制。
可穿戴智能设备
可穿戴智能设备,前两年很热,现在是在最低谷,烂大街了。但这恰恰是最好的机会。
烂大街的是针对普通消费类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另一类叫做医用可穿戴智能设备,再加上人工智能,这其中有巨大的机会。
这是我们投的一个公司,叫MC10。以前的监测设备,是你要背48个小时。而且必须在这个时间内正好心脏病发作,才能记录。这样就会很难受。现在这个发明的东西,可以一直贴在身上,洗澡都没有关系。当你有异常的时候,拿手机跟它一靠,就自动化发送信息。
关键是,这个设备是医生认可的。这是中国的机会。因为美国医生认可没有用,还要中国的医生认可。那么在中国和医生关系好的那些,就有机会。
我特别喜欢医疗的东西,为什么?医疗行业有一层特殊壁垒:你要去拿医疗认证。
而且作为救命的仪器,你会敢买假冒伪劣产品吗?不敢。这就是最好的壁垒。
所以类似这样的创新,中国人是可以做的。不一定是最前沿的科技,但基本是准前沿科技加上自己好的想法。
无线充电
有的时候,我们也会错失机会。
比如无线充电,一共分两大阵营,一个是电磁感应技术,一个是磁共振技术。目前来看,感应技术还有很多问题,磁共振铁定是未来的标准。
现在,磁共振被WiTricity这家公司掌握。我在国内推了两年没有进展,发现要拿授权费,要交百万美金,太贵了;而且别人要是没做我就不做。现在戴尔和它合作,推出了世界第一台无线充电电脑。
我说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做世界第一台无线充电电脑呢?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做世界第一台无线充电手机呢?我们中国企业家都不合格,不懂前沿科技.
你打一场决定生死的仗,不熟悉武器性能,也不知道怎么针对这些武器制订战略战术,怎么打?那更坏的消息,车也要推出来了,尼桑要推今年底就会上市,无线充电的这个电动车。
很多时候有提前量和滞后量,人家推出来了,你要再追,得一年、两年的,没储备,就又落后了。所以看见了先进技术不抓就落后。
先进技术赌博一下能有多大风险?这个时代最大的风险,其实是无所作为,而不是去尝试那些先进的科技。
所以这是我们反复给大家讲,一定要掌握前沿科技,因为机会就在那儿。不赌肯定不会机会送到你眼前的,还是要赌一把。
物流
我们会整个盯技术发展路线,这样就能知道这个产业到底什么时候会革命,什么时候其实不太会革命。很多我们今天寄予厚望的产业领域,其实没什么革命,像人工智能是继续收获没革命了。
但是也许有些地方呢,我们没寄予厚望,却是革命的。比如说物流,人工智能进入物流后,会有大的革命进来。我们投了一家公司,就是做物流的抓取部分的。以前,包裹是随机的,形状、大小、重量都是不规则的。以前抓取不了。
中国人工智能替代和美国是不一样的。美国首先是替代智力工种,所以是先替代初级的医生,初级的律师,初级的写稿子的新闻记者,可能慢慢向更资深替代。
但中国是体力劳动的替代。中国先替代的是最复杂的工人,最复杂原来做电子焊接,最难的那部分人上来被机器人替代掉了。然后这个生产线路上面的那些工人,慢慢被替代掉,现在最后一步,就是搬箱子装箱子那部分人也被替代了。
大家发现没有,在体力活动上,反倒最简单的工作机器人最干不了,现在慢慢也能干。
但是这部分人被替代很麻烦,因为从低向高替代有一个学习期,本来就低,那我干脆就继续补课好了。,从高到低替代没给你留学习机会,等到您在工厂搬箱子被替代,没职业了,职业被别人替代完了。
如果不去做事先的安排,会有阵痛的。
我提的安排解是什么呢,就是现在工厂工人把他转岗到城里做服务业转型,因为我们城里老龄化厉害,缺大量的服务业人口。
服务业转型相对来说又需要这些人来干,机器干不了服务业。老人被机器人照顾,那是故事,十年二十年之内不太可能,要人来照顾。同时又不需要太多技能培训,因为照顾人还是会的,送个快递还是会的,这种转岗还是对的。
人工智能谁来填补,我们说现在的学生,现在中小学生现在学人工智能课程,将来都是好样的。
我们知道在印度的IT在全上面,全面领先中国。在你看谷歌的CEO,印度人,微软的CEO印度人,为什么?因为印度小学三年级开始学IT。
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吁中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IT,那些孩子们就不失业,而且越早学越。因为IT是一门语言,越早掌握语言越好,这是我们大家要一起呼吁的东西。
玩具
今年还有一个大热点是玩具。很多人没看懂,人工智能就是高端的东西?不对,低端才有机会。
今年玩具特别热,特别推荐的一款,世界上第一个不是你玩他的玩具,是他跟你一起玩游戏的玩具。这是一个特别智能的小机器人,一个最简单的体现,当你跟他说话的时候,它会头转过来冲着你跟你说话,很有人的感觉。
一个手指头会动的,他可以和你和iPad联动。他可以在iPad前面走来走去,像老师一样,指着那个屏幕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