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港片,有一个神一样存在的人物是绕不过去的,他就是周润发!
他主演的同一部电影在我的店里一般都准备两盘,一盘根本就不够租。他的电影是翻看率最高的!其中《英雄本色》和《赌神》尤为突出!我个人喜欢的是《喋血双雄》和《监狱风云》。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那一代的女孩子都不怎么看录像,所以发哥的粉丝都是清一色的混小子,现在想起来觉的这种现象挺奇特的。我们那一代的男孩儿都有周润发情节,喜欢他喜欢的毫无原则,有的电影里周润发只是露一小面,但足以让我们为之振奋!
这种“周润发”效应是后来任何人都无法复制的,我认为不是周润发无法超越,而是时代背景不同了。周润发的影响力在那时的华语电影圈里是没有人可以望其项背的,他那神一样的光彩过于炫目,以至于让人无法对他和他的电影有客观而冷静的分析,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小子了,所以周润发在我们心中成了神!
多年以后,我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尊神的时候,发现那层层的光环在消退、淡化,还原给我一个真实的演员。
周润发的演技我不认可!这句话说出来连我自己都觉得周身发冷,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一定会有引起一片铺天盖地的骂声,但是这是我心底的声音。
周润发的气质和银幕形象是当时任何人无法超越的,这是事实!
潇洒、高雅、沉稳、威武、不羁。。。。。这些正面的雄性词汇都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但这样的气质和形象是他与生俱来的,不用演,他往那一站就他妈的挥发出来了!但是相对于那些真正的演技派,周润发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他演不好超出他本色之外的角色!也就是说周润发演不了坏人或者是那种内心非常复杂的角色!这是我给他下的定论!
相比好莱坞的那些一线男星,周润发缺少很多东西,比如野性、比如阴冷、比如落寞!比如放荡、比如深邃、比如绝望!这些更深层的东西他把握不好,演起来生硬、夸张、别扭。所以他在好莱坞永远不能跻身到一线,这与他的肤色无关,演技差的太多了。
好了,不批评他了,毕竟他主演的录像带是我那个小店的镇店之宝,曾经有无数的人在踏进我的小店后,直接大吼:老板,有周润发的片儿吗?后来我把他的录像带都单独摆放在一个专区里,供顾客挑选。这些录像带的丢失率奇高,害的我经常要重新进货。
他的经典电影我就不说了,都被别人说烂了,我说说他进军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血仍未冷》,这部电影亮相的时候,录像带正在逐步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盗版VCD,我看的就是盗版VCD。
当拿到这张光盘的时候,发哥在我心中仍然是神!心里激动的程度是我平生未有的,发哥离开我们的时间太长了,自从《和平饭店》之后就没了音讯,而这部《血仍未冷》处处都让我无比的期待,光听名字就让人热血澎湃!题材也是我最喜欢的杀手题材!光盘的封面更是让我跪地膜拜!
跟我一起欣赏这部电影的还有我的一个朋友,他对发哥的崇拜要甚于我,我们拿到光盘后几乎是一溜小跑的回到家里,用颤抖的双手把光盘放进了VCD机里面,然后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二十一寸的电视屏幕!
当发哥身穿西装,拎着手枪亮相的时候,我们同时用“我操!”这样的感叹词来表达内心的激动。期待已久的发哥终于以我们最为期待的方式出现了!
接下来的观看过程中,我们努力的寻找着久违的激动,但是不管怎么努力都找不到,现在这部片子的情节我早忘了,只记得周润发一出场时的镜头。在电影放到一半的时候,我的朋友站起来,果断的关掉了VCD机。而我竟然没有制止他。
我朋友的影评是:什吗玩意儿!
我因为对发哥的尊重保持了沉默,但我的心里非常认同我朋友的评语。
我的这位朋友在影视欣赏口味上挺独到的,他的最爱是:香港—古装—武打—电视—连续剧。他穿衣服特洋气,但这方面忒俗。
而我当时的欣赏水平已经很高雅了。
这部《血仍未冷》拍的竟然是雅俗俱不能赏。它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失望。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我从来没有对一部电影那么失望过,小马哥的电影神话在我心中从此破灭。
周润发这个人上天赋予他的东西太多了,那些年,在他的万丈光芒下面香港电影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击着每个有中国人的地方。但就在香港本土,有一个的小人物,他没有上天的眷顾,只是依靠着自己汗水和执着,一步一步的实现这自己一个演员的梦想,终于从一个“死跑龙套的”蜕变成了香港演艺界里的另一个神,不错,他就是周星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