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两则新闻:
①.六月八日下午,江苏南京第九中学附近,近百名高考考生家长自发组成人墙,横档在马路中间,不让一切车辆经过,据家长自称,这是在“为英语听力考试营造良好环境”,不少驱车或骑车的市民与之发生冲突。
②.六月七日上午,湖南长沙一位母亲送女儿参加高考路遇车祸,母亲受伤女儿无恙,在路人劝说下女儿离开现场,准时参加了高考。
以上两则有关高考的新闻,在近期引起的网友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在冲突中突显高考的重要性,由此可以透视出人们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程度;有人则认为,这两件事,折射出人们对高考的过分重视,总觉得“高考是鱼跃龙门的关键时刻,与之相比,一切都应做出让步”,而这样的看法有失偏颇。
首先来看看第一则。有网友评论:“人墙什么的弱爆了,早几年还有家长组织捕蝉捕蛙小分队呢”。由此可见,考生家长做出“为英语听力考试营造良好环境”的行为已经不是头一次了。据报道称,家长与路过市民多次发生冲突,有市民骑车经过时,家长甚至毫不客气地直接将其拉下车,激怒了市民。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未免过分了。首先,交警在高考期间会维护考场周边秩序严禁鸣笛,并不需要家长来做这样的事。站在局外人的角度,高考的确不关己事,看家长的紧张多少有点“神经过敏”。站在局内人的角度,主角永远是孩子一个人,所有的关心都是“理所当然”。之所以发生冲突,在于没有换位思考,相互包容。多理解家长的心情,路人也就不会出现不配合的举动。反之,多想想给路人造成的干扰,家长也不会那么理直气壮。这样的冲突也就不会频繁发生。虽然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希望还是淡定派多一点,焦躁派少一点。这样不仅给社会造成的干扰少一些,更重要的是,给考生的紧张心理暗示也要少一些。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高考一条路了,家长心态要好,孩子心态才能好,家长长期紧张,孩子处于紧张的环境之中,自然难以发挥出水平。
再来看第二条,更是令人发指。女儿前往考点考试,留下了重伤昏迷的母亲在现场。高考可以从头再来,母亲一旦离去则将是终身遗憾。时候据了解,母亲在清醒后第一句话就是问,考得怎么样,可见,她们全家都将此次高考视为头等大事。然而,一个人心中丢失母亲的位置,怎么可能闻到露珠的芬香,听到花开的声音?
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重点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至关重要,几乎可以说影响了人的一生。然而在一些人眼中,高考甚至比公德、比亲属更为重要,是不是显得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地看待高考,对待高考,还考生一个相对轻松的考试环境。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