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风青杨
近日海南海口。一东北面店老板发现自己的牛肉汁有异味,后安装监控。3月28日凌晨,监控拍到隔壁东北饭店男子往桶里撒尿,投粪便。警方称,涉事男子疑为眼红老乡生意好。
向老乡店内撒尿的男子是什么心态?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在他还是“非著名”的时候,就曾反复说过一句话: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这种“仇恨”在商界有了更全面的演绎,近年来同行企业间的“兵戎相见”愈发频繁,从皇明和日出东方的“纠葛”,到三一和中联的“互揭”。再看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蒙牛、伊利之间的“恩怨”,和三一、中联如出一辙。同在一个城市,同为行业巨头,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只能争抢供货商和销售渠道。两家内蒙古大草原上走出来的企业,恶性竞争不但没有提升各自的市场份额,反倒让光明、三元等乳企有了发展的新机遇。
为什么中国企业不能抱团取暖?同行之间的竞争为什么会演绎成赤裸裸的仇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同类品牌的“百年恩怨”和中国企业有何异同?按照常规思路,肯德基和麦当劳这对美国快餐“兄弟”应该会因为竞争而彼此排斥,但在众多国家都可以看到他们比邻营业,各以自身优势招揽食客,竞争压力反倒强大了彼此的创新能力。同样的美国同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对老冤家“红蓝大战”持续了近一世纪,但他们之间的竞争没有让另一家消失在历史舞台,反倒“联手称霸”整个世界的碳酸饮料市场。
有一个流传很多年的网络段子曾经这样评价日本、美国和中国企业的风格:日本企业是下围棋,培养团队意识,为整体利益和最终胜利不惜牺牲局部棋子;美国企业是打桥牌,和伙伴紧密团结一直对外,利益平均分配;而中国企业间更像“国粹”打麻将,看住上家、防住下家,自己不和也不让别人和。
美国人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世界上向来说上句话,他们当然要竭力追赶前面的人。日本人是个善于总结经验,从中吸取教训,以修正自己的错误,争取超过别人,他的做法也比较附合他们的国家特点。就是对中国人的评价也有几分道理,中国人的理论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体现了中国人的内斗潜质。
中国人的内斗也是全世界闻名,日本人就是看准了中国这样的弱点,当然满清杀入关内也是抓住了明朝这样的弱点,还有元朝差不多也是通过瓦解宋朝内部才得以一统天下的,再远西晋的灭亡也是因为八王之乱的内部斗争亡国的,而东汉的瓦解基本也是因为党锢之禁的内斗内耗死的……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的每次王朝的灭亡,基本上都能看到内斗致死的痕迹,多多少少都与内耗有这必然的关联。
移民海外的华人,都知道,同样是亚裔,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抱团,唯独华人要差点火候。要说都互相坑也未必,总能碰到一些好人。但是相对来讲,华人坑华人,比较常见。最近日本报的比较多的黑导游,几乎个个都是华人,而且黑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再比如如震惊英国社会的纽卡斯尔中国留学生遇害案、西班牙警方成功破获的华人绑架团伙案、澳大利亚媒体爆出的当地中国建筑公司老板奴役华工案,其中的受害者和施害者均为华人。在谷歌上输入“华人”、“受欺负”、“被害”等关键词搜索后发现,在有关海外华人人身安全和财产遭受侵害的案件报道中,施害者的半数是华人同胞。
有留学回国的网友曾发帖称:我出国七年,见过南方人跟南方人斗,北方人跟北方人斗,南方人跟北方人斗,新生跟新生斗,老生跟老生斗,新生跟老生斗,研究生跟本科生斗,美分跟五毛斗,高富帅和屌丝斗……有因为抢男人斗的,有因为抢女人斗的,有因为抢风头斗的,有因为抢职位斗的,有因为成绩斗的,有因为装逼斗的,有因为炫富斗的,甚至还有纯粹看不顺眼斗的……整的来说,这个斗的理由和群体非常随机,谁都可能因为点鸡皮蒜毛跟谁斗起来,不过客观说一句:很多人内斗都时候比谁都凶,一遇到外面人来欺负,马上就认怂……
海边见到了职业渔民,当地管他们叫碰海人,这些碰海人如果抓到螃蟹,一只的话肯定会把竹篓盖起来,一群的话反而不用盖了。碰海人解释说,一只螃蟹会爬上来逃走,如果两只或者以上,不论哪只想爬上去,其他的都会伸出蟹爪把它扒拉下来。
中国式内斗最奇怪之处在于,是损人不利己的,片面谋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拼个鱼死网破。中国人很聪明,这么一个一点就通的道理,为何却穷无数代人,依旧摆不脱“内斗”这个魔障呢?
作者:风青杨 :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微博@风青杨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