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也叫“女儿节”,你知道吗?

第一种源自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传统节日中,除了春节是最大的家庭团聚的节日,另一个就是端午节,在古代,端午节嫁出去的女儿会回到娘家省亲,穿上母亲准备的新夏衣,久而久之,人们便称之为女儿节!
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女皇帝武则天,相传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4年)的端阳节这一天,武则天母亲利州都督夫人杨氏在蜀北重镇利州(今四川广元)城外嘉陵江一“江潭”之处感龙交而孕生了武媚娘。为了纪念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的女皇帝武则天,因此这一天被称作“广元女儿节”,并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