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晶夸大伤害了谁,这还用问?
文/维扬卧龙
苟晶举报自己连续两年高考成绩被人冒名顶替,山东官方调查的结果,处理了相关链条上的违法乱纪的15人,但同时把扒下了苟晶自己包装的完美人设,她不是学霸,她不是完全不知情的受害者,至少第二年她以应届生的资格参加高考,第二年的高考成绩无人顶替,去上的中专非野鸡学校,在那不是读一年辍学而是读满两年毕业,调查的结果说明她不但举报有夸大成分,还有虚构事实成分。

调查通报后,苟晶在直播间回怼网友:“就算我夸大其次了,你们又损失了什么”、“我又没请你们来”“只抓细枝末节来质疑我”!暴击三连噎得网友目瞪口呆,次日不少大V名家为她发声,认为苟晶没做错什么,她的举报确实是为社会作了贡献,些许夸张不是重点,甚至有人出离愤怒质问;苟晶夸大伤害了谁?
笔者真心觉得这社会价值观好混乱,苟晶夸大伤害了谁,这还用问?评论之前,讲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小事情,比如一个人着凉得了普通的感冒,回去喝点姜糖水裹上被子出身汗养两天就行,吃两颗氨咖黄敏胶囊也可以,但是如果吃上一堆抗生素加抗病毒冲剂,用得着么?是药三分毒,人体也有耐药性,滥用抗生素的后果,那很可能身体真发生什么严重细菌感染,无抗生素能用!
回到苟晶夸大事实举报这事,道理也是一样的。公众的热心、善良以及正义感是可贵的,但是同时也是脆弱的。这社会不需要完美受害者,但是需要诚实、善良、热心,那才能创造有爱的氛围,正义的空间!对于那些权贵损害社会公平的暗箱操作,确实需要举报,确实该让他们受到惩罚,但是不是以谎言的代价,不是以卖惨的方式进行的!
人体对药物有耐药性,对社会不平同样也是有耐药性的。苟晶树立的完美人设苦主榜样,会提高公众对不平事件正义冲动的门槛,同时也有对不平事件形成条件反射式的质疑,这会不会是第二个苟晶?怕自己的善良自己的热心成为他人利用得益的工具,更会给如陈春秀这类真的被冒名顶替维权无望的人关上网络求助的大门。
笔者以为,对一件事性质的判断,不能只看眼前,长远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考虑范畴。是以苟晶的举报事实部分我们该给予肯定,夸张部分及虚构事实部分全然忽略那是不妥的。否则,前有苟晶的不纯动机示范,后有大V名家的站台,要给社会传递什么价值观呢?难道网友的热心、追求公平正义的努力真的成了傻白甜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