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爸爸家借居到回邵阳市,我一直在寻找人生的路该怎么走。
我当时想有个前辈告诉我路要怎么走,彷徨,相当彷徨。
在我现在的角度来看, 每条路它都会有指向性,和已知目的地,在路上我们能看清楚前面有没有坑。但是人生不是如此,人生所谓的目的是我们自己设定的目的,而不是人生能达到的目的地。硬要说人生是一条路,那就是迷雾中的路,我们对未来全然不知。
当我对未来全然不知时,我就很想知道,很想有人告诉我未来是什么样的,我该怎么走能够达到未来。这时,我看了一本书。《吸引力法则》。当时我在帖子里还推荐了给别人看,每天还傻傻的发愿,形象化,认为脑海中的未来即是未来。 要是以我现在的角度来看,千万别看这本书,只有我这类白痴会看。它只会让你一时感觉良好。 我们不应该把强光灯照耀在未知的未来和已经过去的曾经。 我们要把强光灯照射在 眼前,这样剧烈的灯光会让你看不到过去和未来,只注重当下的每一个动作和感受。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要以史为鉴,要又目标感。 人生从很多角度来讲都是有道理的。比如说有观点说”有备无患“,有观点说”船到桥头自然直“ 有人主张,”异性相吸“ 有观点主张,”人以类聚。“ 就算是贤明的人,都会有不同甚至相悖逆的观点,我们究竟要听从谁的教诲,走人生路呢?古代先哲的语句,都会有相互悖逆的观点。 更何况我们呢。人生路亦是,我们走A亦有道理,走B亦有道理。 总有人证明我们是对的,也总有人告诉我们是错的。
当时,我离婚没多久,很多人恭喜我终于摆脱可以做自己,亦有很多长辈批判我不能为了孩子多忍忍,婚姻靠的就是忍耐。两边都有道理,两边都是为我好。所以,当时给我的是数不尽的迷茫,也聆听了很多口若悬河的批评。 人都快被撕裂了。 我自己属于前者,庆幸离婚。长辈们多数属于后者,后悔离婚。 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拿出了啊Q精神,自我催眠。
《吸引力法则》就是我当时自我催眠的利器,我一遍遍告诉自己,自己很好很好。人在每一个时候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有意义的。虽然我现在已经不赞同《吸引力法则》这本书,但是我依然感激它陪我走过那一段撕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