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区房又上了热搜,某城市一个十几平米的“老破小”卖到了300多万,房子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房子前面有学区两个字,学区房买不是居住功能,而是进重点学校的入场券。一个“老破小”卖到30几万一平米,谁会愿意住在那样的房子里?
学区房的由来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孟母三迁”,也是为了学区房呀,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为了挤进一个优质的教育氛围,不惜降低生活成本,咬牙还高额房贷的工薪阶层比比皆是。真是火了房地产,养肥了中介。谁家不想孩子有个美好的前程?优质资源这么有限,只能逼着家长走上“拼房”的道路。对收入较低的人群来说,确实被剥夺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这种不公,是多年来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造成的后果,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一直在说,一切为了孩子,可是又有多少家长真的是关注孩子的世界。花天价拿到了名校入场券,真的能成龙成凤凰?人生的起跑线本来就不一样,一个人的成长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名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影响,自身的领悟,尤其是现在知识的学习途径开放又多元,只要孩子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渴求知识,努力学习,普通学校的孩子将来的成就不会比名校的孩子小。学区房从来不是孩子成才的充分必要条件,孩子是否成才很大程度上比的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天价学区房,真的该降降温了,也呼吁国家能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平衡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优质,平等的教育。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