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产球鞋炒作至上万元一双引发网络热议,参考售价1499元一双的李宁球鞋,竟被炒到48889元。业内人士透露,还有人把更多折扣的鞋款搬运到价高的平台,赚取中间差价(据4月6日《扬子晚报》)。
很多小伙伴在我的微博后台私信和留言,想让我具体聊一聊这个话题。这俩天查看了很多资料,补充了一下国内外相关的行情。更具体的写了一篇长文发表在公众号上,希望大家在读完后多评论,多留言,多提保贵意见。
1
受前一段时间一些事件的影响,一些洋品牌球鞋受到市场冷遇。炒鞋风开始刮到国产球鞋圈,某些不良炒鞋商家打着爱国的幌子抬高售价10倍至30倍,于是很多“黄牛”嗅到了商机,纷纷投入资金抢购、囤货,李宁、安踏等球鞋价格逐渐飞涨,甚至开始走上炒鞋的道路。实际上,这种投机行为不仅污染了国民朴素的爱国热情,更是对市场秩序的挑战。
其实,炒鞋,本质上跟炒币、炒普洱茶、炒红木家具等等并无区别。印象中每隔几年,市场总会冒出一些另类的投资品种来,从邮票到普洱茶,从红木到藏獒,从文玩核桃到艺术品……但多数都昙花一现。发展过程也基本一致。初始阶段,大佬和庄家们通过低吸高抛等手段不断“热场”,散户们也能在风口上赚取一瓢两勺,毕竟市场也需要制造暴富神话。然后,炒作越热,风险就会垒得越高。曲终人散之际,那一双双所谓限量版的鞋子是不能当饭吃的。
比如,邮票的现实使用场景太少,这决定了其受众将越来越低;普洱茶的工艺千差万别,很难形成标准化产品以便大众认知;藏獒、文玩核桃等供应弹性太大,只要有利可图,生物繁衍的自然规律便会被充分利用,加剧供求失衡。这次球鞋的命运会有例外吗?恐怕很难。

2
炒鞋,如今俨然成为了一门生意。“球鞋一面墙,堪比一套房”、“热门鞋款半年涨价几十倍,职业炒鞋年入百万”……“老年人炒股,中年人炒币,年轻人炒鞋。”随着炒鞋越来越火,形形色色的人都想在这其中分一杯羹,以至于发展出了完备的二级市场。比如,现在有平台就逐渐发展成了类似证券交易平台的形式,有K线图、分时图,还有大盘指数和龙虎榜。这些粗粝生猛、亦真亦假的传说,勾勒出了一些人的暴富经。
但球鞋终究只是批量化的产物,不管再怎么饥饿营销,也不可能为它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价值稀缺性。作为炒鞋热潮的受众,在标新立异的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00后,追求炫酷、燃、个性,也有一套自己的收藏逻辑。当资本的嗅觉与年轻人的热血相遇,球鞋就被赋予了“躺赚”的潜质。炒鞋市场像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鞋圈的投机色彩也越来越重。
“炒鞋”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买鞋囤货,待价而沽;二是炒期鞋,赚取付款到交货间的上浮差价,如今其已逐渐取代第一种变成主流。“炒鞋”几乎照搬了资本市场的交易模式,向证券化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买卖双方自行判断球鞋的价值以及未来可能的溢价,力求在高抛低吸中寻求收益,而交易平台则从中赚取9%左右的手续费,资本和平台都瞄准了球鞋潮流市场背后隐藏的巨大商业前景和利润空间。
买鞋的人不穿鞋,只是为了将鞋转手——这种交易市场是值得警惕的,因为整个过程中,炒鞋者只能看到球鞋的图片,被买卖的只是球鞋的“概念”。一些“大V”办班教人如何炒鞋、不少“托”以提供内部信息为名骗钱,就展示了这种复杂性。

3
但是一双鞋无论保存得多好,经过五六年的时间,胶水、皮革都会老化,失去了穿着的基本功能,也就没有真正的价值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通过球鞋等中介物呈现价值观,彰显品位与格调,实现自我与群体认同,本无可非议,但须知,当买鞋这件事带上了“炒”的概念,其本质就发生了改变。有人说,现在球鞋市场越来越不健康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鞋市不断曝出售假、鉴定造假等问题。不少球鞋的粉丝也都干起了黄牛生意,向渠道商买货,或雇人排队等,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如此一来,球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那么最终受伤的不光是消费者,还会毁了球鞋市场。
当下“炒鞋”概念爆火,更多只是人为建构的流行,充斥着“商品拜物教”的陷阱——鞋子发行掌握在商家手里,价格多半是炒作起来的,球鞋“名利场”上,最终成“炮灰”的终究是跟风“炒鞋”的玩家。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为穿而买鞋的人,还是为炒而买鞋的人,其实都是哄抬鞋价的受害者,前者越来越难买到心仪的球鞋,后者不仅耗费时间,还容易成为“接盘侠”。复盘整个造富神话,除了满足少部分的“先驱者”,对消费者有什么好处呢?
在“炒鞋”这趟浑水中,真正赚钱的是厂商、平台、庄家。这样,还有人愿意为情怀买单吗?当一双球鞋蕴含的美好,在铜臭味中黯然失色,这炒球鞋的泡沫,也就走到了头。
最近太忙,尽量保证每周为大家更新俩篇文章吧。很多粉丝朋友都是通我的微博重新找到我,但文章第一时间都会发表在我的公众号平台。很多人都是看我文章近十年的老朋友,再次谢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作者:风青杨 :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微博@风青杨V(128万粉)如果您对我的某条微博的话题感兴趣,希望我更具体的展开聊聊或者写一篇长文章。只要转评赞超过50,我就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