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公元1970年5月,立夏,在广西这片土地还是个乍暖还寒的季节。桂中大地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四月的天气更是如同后娘的脸一天变三变。
天刚蒙蒙亮,象山县古寺公社古寺大队东明生产队村头那颗千年大樟树上成百上千的麻雀鸟就叽叽喳喳开始叫个不停,它们可不怕早上的凉冷。
副队长李家忠啃着个生红薯径自走向大樟树,他要敲响挂在树上的大钟让生产队的社员们出集体工。农谚说“农忙时节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队里还有10多亩早稻今天必须全部插完秧,哪怕挑灯夜战也必须完成!
李家忠虽然30出头正是三十而立的年纪,但是在社员们的面前他还是个乳臭没干的孩子,对农活他没有像队长炎浩杰那样什么都懂,社员们选举他做副队长主要是看在他是大队民兵营营长的份上。他走到樟树下的石头台子上坐了下来,掏出怀表看了看还没有到出工时间,便从外衣口袋拿出香烟包卷起烟来。天渐渐放亮,他的烟包上一个骷髅头下三个白色的“敌百虫”大字煞是吓人,用包装农药的袋子做香烟包,他也是跟队长炎浩杰学来的。抽着喇叭筒他心事重重,队长不在对他来说像缺了主心骨似的。
队长炎浩杰随公社学习班到山西的大寨考察学习去了,一时半载还不能够回来,队里什么事情都得家忠自己决定,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好沉好重,他有点担心自己顶不住。
说真的,东明生产队是广西赫赫有名的老大难生产队,过去的不说,现在才刚是立夏,还没有真正到五黄六月的时节,可是,生产队的粮仓除开晚稻谷种外就已经没有一粒粮食了,离早稻收获至少还有80天左右,该怎么办?
一阵大风吹过,几张树叶掉落在家忠面前,他站起来仰望这颗村上的镇村树,心里问:千年古樟发新芽,东明命运何苦差?在百思不得其解一片困惑中他走到大钟下,解下钟绳使劲拉了起来。
“铛铛铛”钟声在这座小村子的上空悠扬,打破了整个村的宁静。
第一章
1
清晨,悠扬的钟声在空旷的田野上空回荡,传得很远,同时也传到村子对面的山头上。炎卫国身背一杆长猎枪挑着一担柴火刚走到山头,他把柴火在比较平坦的草地上放稳,从柴火担上拿过一个葫芦水壶,扯掉葫芦嘴上的木塞,叽里咕噜地喝了几口水,然后回头朝着山路望去大声喊道:“阿黑,别捣蛋了,快跟上来!”随着炎卫国的喊声,一只大黑狗从草丛中奔跑出来在主人身旁蹲下,吐出舌头呼呼地喘着气。
炎卫国再过20多天就满五十岁了,只是军人出身的他身体依然健壮硬朗,再加上常年累月在深山种地,让人感到他依然像一名军魂永在的军人!家乡谚语“三十不高是矮仔、四十不富是穷人、五十不买板【棺材】算你好大胆!”难以用在他身上。他走到一块大石头上坐下,从这里可以看见几个村子和数千亩的稻田。
俯眼望去只见村子上空缕缕炊烟还没有散去,围绕在村子上空像朵朵白色的云彩。稻田基本上披上了绿装,各个生产队的早稻基本都插秧了,种下了夏收的希望。他从裤子口袋掏出香烟包,这是他用兔子皮做的烟包,儿子浩杰几次都问老爸要,卫国不给,不是他小气,而是这兔皮烟包救过他一命。一次在山里打猎的时候卫国运气不好踩对猎人布下的暗箭,带毒的箭头刚好射对胸口位置,幸运的是放在上衣口袋的烟包挡住了毒箭,不然老命早没了!烟丝也是卫国自己种的,摘回自己晒好后挂在深山里茅草房的厨房上方,每次拿几张烟叶叠好放在石板上压一晚上,再用锋利的柴刀切成烟丝装进烟包,有时天气干燥再放点菜叶进去让烟丝湿润不至于粉碎,那样就不好卷也不好吸。
卫国从烟包里拿出火绒包,里面装着燧石、火镰和火绒布。生活清贫,卫国用不起洋火,老乡们一直把火柴喊做洋火。就连火绒布,卫国都是用烂布放在瓦罐里闷烤成的,不舍得买现成的,燧石则是在山冲里找的灰黑色坚硬的石头。火镰是卫国用烂犁头自己打磨而成。他把燧石放在火绒布上再用火镰敲打出火星,火星散落在火绒布上燃起火光,卫国用嘴巴吹了下火绒,待火点燃烧大后点起了喇叭筒。
从山顶望着自己的村庄, 隐约可见那颗大樟树,这颗大樟树宛如历史见证了村庄的生生不息。 昨天下午,生产队的保管员进山核实队里去年收获的红薯看还剩多少,顺便告诉卫国生产队准备烧石灰,让他回去帮助装窑。用石灰石装窑是个技术活,队里只有他和另外一个社员会。另外告诉他一个喜讯:媳妇这两天估计分娩。遥望大樟树,卫国心事重重。家里添丁进口,在知天命的年纪做爷爷本是件值得高兴的大喜事,可是,从保管员嘴中他也得知队里粮食紧缺到社员准备揭不开锅了!家里多添张嘴就需要多一份粮食,可是,五黄六月粮食从哪里来?昨天晚上,他连夜借着松脂柴点燃的火光用竹子打了四个箍,然后把柴火砍成比镰刀把长一点的短柴装好柴担,早上四点种就摸黑赶着出山。卫国琢磨着柴火估计有150斤,公社收购站收购像他这种干柴每百斤八毛钱,好歹也有一块多钱,能够买10来斤大米。
想到大米,卫国才感到肚子饿了。他转身回到放柴火的地方,取下饭包。饭包,是卫国用布缝成的管状袋子,装米进布袋中然后放在煮粥的锅中一起煮,待粥煮好后饭包中的米也吸水煮成了饭。卫国剥开饭包,用饭包布袋口前的细绳勒出一片米饭,丢了一点到草地上嘴里虔诚地叨念着:“山神土地老人家请你们吃饭!”这是常年呆在深山里的山人们的习俗,每次吃饭之前都要丢一点供奉山神大地。
阿黑看到主人把饭丢在草地上,以为是给自己吃的,欢快着跑过去。
“回来,阿黑!”卫国厉声喝道。
阿黑转头跑到主人身边,委屈而不解地看着卫国。
卫国抚摸着阿黑的头,说这可不是给你吃的。见阿黑依然盯着饭包,卫国知道它也饿了。
卫国勒出一大块饭团放在地下说:“吃吧,我们爷儿俩将就着吃,同甘共苦!”阿黑跟随了卫国多年,是条很懂事的狗,每次从山里猎到动物,从来都不先吃,而是叼着回茅草屋放到厨房的灶边,等主人处理好猎物后给猎物的头脚和内脏给它吃。卫国也把阿黑当亲儿子一样看待。
做体力活时卫国一餐能够吃一斤米煮的饭才饱。这饭包半斤米煮的,一人一狗一起分吃显然不够,吃完阿黑还眼巴巴地望着主人。卫国抖了抖布袋说没有了,他抚摸着阿黑的头心疼地说:“阿黑,跟着我你也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