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去城市化是明智之举【讨论】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5 20:21:30 湖南 点击:5037 回复:163
脱水 打赏 看楼主 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去城市化才是走出当前困境的光明大道
  2023年的两会作出了精简国家行政机构和人员5%的英明决策,上行下效,各地方政府也将紧跟中央的步伐精简机构和人员。精简机构人员目的是减轻财政压力,提高运行效率。受土地财政枯竭的影响,当前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亏空严重,很多地方发不了工资或发一半工资。要从根本上解决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恐怕不是精简机构和人员就能奏效的。
  目前中国国库有三个财源:税收、卖地收入、国有垄断企业上交的部分利润。中央财政收不到地皮钱,地方政府收不到央企的利润。90年代开始的国退民进私有化改革,各地属的企业基本上破产变买掉了,省属企业可能会留下一两家,因此地方财政主要靠卖地和税收;2006年取消农业税,地方财政又少了一笔收入。因而,向地产开商供地,成了地方财政主要收入来源。房子不能一直建下去(何况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卖地也就不能持续,土地财政已经走到了尽头,怎么办呢?答案是扩宽税源,增加税收。
  没有工厂的县市税收来源主要是商家的店铺,即第三产业税收,这点收入很可怜。过去农牧业税差不多点了总税收的一半,没有农牧业税收和工业税收,地方政府无法维持正常运作。朱镕基就任总理后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土地财政启动,加上那时中国工业化步入顶峰,两项收入殷实,取消农业税的条件具备。而现在,随着某些企业外迁及土地财政枯竭,恢复农业税又成了选项。
  中国目前城市化率为65%。在工厂林立的地方,城市化的弊端看不出,而在没有什么工业的市县,大量无业人员聚集在城里,给就业、治安带来大麻烦。这些加入城市的农村人,在城里无地种,无稳定经济收入,大家一窝蜂开超市,开餐馆,卖夜宵,卖烧烤,卖菜,有的从事灰色行业和赌博卖身。当然服务行业需要人去做,可是,都不去生产粮食,生产工业品,拿什么去交易呢?一些公知精英,整天在媒体上大肆鼓吹城市化的好处,说什么可以把资源集中起来,避免分散浪费,还说什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学校、医院都设在城里,农村孩子上个学、看个病要长途奔波,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进城的农民成了难民,城市让他们的处境更糟糕,而不是更美好。这些公知精英,没有基本的政治经济学常识,全盘照抄美国模式,他们不但主张中国城市化率要达到美国85%的标准,在中国建十大中心城里,还要学美国玩虚拟经济,去工业化,这不是把中国往绝路上引吗?
  城市化是工业化、商业化的必然结果,但它应该是跟随经济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不能用政策揠苗助长。世界工厂也不是中国的专利,它是一面流动红旗。世界工厂最初在英国诞生,后转移到德国,二战后来到美国,70年代走入日本,80年代之后渐渐流向中国。随着中国工资的上升,逐利的资本将把一些用工较多的低技术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中国一些农村来的工人将失去工作岗位,这些人有的留在城里,有的重返家园,所以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一些公知诡辩道,城市化不是使耕地减少了,而是增加了耕地,农民都进城住高楼,家里的宅基地就空出来了,可以做耕地。这些人完全凭臆想瞎说,进城买房的农民家里照样建一栋,方便回家养老。再说,农村的一些地完全靠天吃饭,城市周边的良田土质肥沃,旱涝保收,万金难求,用山村里的地10亩甚至几十亩来换,人家都不愿意。一些老“顽固”,目睹良田被大片大片的建楼,痛心疾首,“这在过去可是要杀头的啊!”公知为地产商摇旗呐喊,地产商给他们红利,他们相互勾结,收害老百姓的韭菜。
  当前美国急于拉着一帮小兄弟跟中国脱钩,对中国进行技术围堵,不管美国的跟班最终的决定如何,美国与中国脱钩是铁了心了。美国要重振国内制造业,即使制造成本翻了数倍也在所不惜。无论美国行动成功还是失败,免不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一些冲击中,戴尔就决定2027年完全退出中国。面对往后的形势,我们要有所准备。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失业人口太多,而粮食40%又需要进口(中国生产的粮食只能管住碗里的饭,菜碗里的肉所需的粮食是进口的,过去我们一直以工业品换粮食),将城里的富余人员转移到农村从事农牧业,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个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农业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科技化。要对耕地重新规划整理,修好植耕道、灌溉渠,以适应机械化耕种。生农村厨余垃圾和人畜粪便要走向耕田,不能再学城里搞垃圾填埋,这样既可减少化肥使用量,节约农业成本,又能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保湿性,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建设秀美、和谐、富足的农村,是城市繁荣的有力保障,也是国家长盛不衰的物质基础。与其把农民赶进城过浑浑噩噩的日子,不如让他们做个农场主,这样即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又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让农民活得有尊严、有滋味。

打赏

1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举报 | 楼主 | 埋红包
楼主发言:26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作者:大海中的游泳者 时间:2023-03-15 20:43:55 黑龙江
  问题是,你怎样“将城里的富余人员转移到农村从事农牧业”?你还要恢复农业税,还要让城里人去从事农业。
剩余 4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5 21:11:03 湖南
  @大海中的游泳者 2023-03-15 20:43:55
  问题是,你怎样“将城里的富余人员转移到农村从事农牧业”?你还要恢复农业税,还要让城里人去从事农业。
  -----------------------------
  条件适合我也愿意去农村做个农场主。
  兄弟你想想,城里人呼吸着肮脏的空气,吃着农药化肥堆出来的当果蔬菜,吃着饲养场激素喂出来的肉,不仅味同嚼蜡,难以下咽,而且严重危害身体侓健康。
  现在机械化耕作要比过去好多了,我认识几个农场主,种100亩多地,农忙时请短工,自己平时管理一下,一年下来入帐20万,比那些进城艰难度日的人强很多。
  更重要的是,他们吃的蔬菜是自己种的,放心。鸡鸭鹅都是用粮食喂起来的,那味道啊,又香又甜又细嫩,品尝一次令人终身难忘。
  有空的话我请你去尝一尝。
剩余 3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作者:vhwzg 时间:2023-03-15 21:22:46 贵州
  你这不是在破坏房地产业?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5 21:37:51 湖南
  @vhwzg 2023-03-15 21:22:46
  你这不是在破坏房地产业?
  -----------------------------
  房地产还需我这样的草民来说吗?都乱根知底,房子降价银行倒闭,别说不降卖不出,就是腰斩也卖不了多少。房子建得太多了,房地产现在是个大麻烦。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6 09:54:50 湖南
  22年12月,中央发布了一则改变城镇化命运的战略纲要。这则纲要字不多,但重点却不少。首先他要求21个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其次,9大中型城市停止无序扩张,最后,提出了要重点培育中小城市,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其实,不仅是这则纲要,今年以来,国家已经发布了3份文件,都提到了疏解大城市问题。如此可见,“城市病”的普遍发生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改变盲目扩张的城市化方式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我要评论
作者:建筑与室内效果图 时间:2023-03-16 10:08:23 澳大利亚
  和主旋律相反了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6 12:12:08 湖南
  @建筑与室内效果图 2023-03-16 10:08:23
  和主旋律相反了
  -----------------------------
  主旋律也改了,发展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不再搞了。
  国家的决策也跟儿戏一样。
作者:fgj1106 时间:2023-03-16 14:50:09 广东
  屁民胆敢议政
我要评论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6 15:10:37 湖南
  @fgj1106 2023-03-16 14:50:09
  屁民胆敢议政
  -----------------------------
  监督政府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对权利
作者:ty_周燕青是我哥 时间:2023-03-16 21:42:01 广东
  楼主简直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小小凡人也敢议论国事,简直是岂有此理!老老实实的做韭菜吧
我要评论
作者:大海中的游泳者 时间:2023-03-17 00:50:41 黑龙江
  @正目观天下 2023-03-16 09:54:50
  22年12月,中央发布了一则改变城镇化命运的战略纲要。这则纲要字不多,但重点却不少。首先他要求21个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其次,9大中型城市停止无序扩张,最后,提出了要重点培育中小城市,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其实,不仅是这则纲要,今年以来,国家已经发布了3份文件,都提到了疏解大城市问题。如此可见,“城市病”的普遍发生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改变盲目扩张的城市化方式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
  超大城市瘦身?怎么瘦?强迫城里人下乡?
  • 万吨江轮B: 举报  2023-03-17 07:05:22 江苏  评论

    问题是城里人下乡干嘛?种地?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一个人可以种几百亩地,甚至上千亩地。回到农村打麻将?
我要评论
作者:万水千山2008 时间:2023-03-17 06:31:56 山东
  因为集约化 运输 ,在城市生活 生活成本很低。物价很低。

  在农村生活,成本高,物价高。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洋洋洒洒废话一大篇。楼主脑子有水
剩余 9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7 06:58:06 湖南
  @万水千山2008 2023-03-17 06:31:56
  因为集约化 运输 ,在城市生活 生活成本很低。物价很低。
  在农村生活,成本高,物价高。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洋洋洒洒废话一大篇。楼主脑子有水
  -----------------------------
  进城的农民又回农村了。在家种菜养鸡鸭,健康快乐。
  城里没有工作就是难民,天天吃垃圾一样的食物。
  农村生活成本高?物价高?听起来农村仿佛成了中国最发达地区。
我要评论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7 06:59:39 湖南
  @正目观天下 2023-03-16 09:54:50
  22年12月,中央发布了一则改变城镇化命运的战略纲要。这则纲要字不多,但重点却不少。首先他要求21个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其次,9大中型城市停止无序扩张,最后,提出了要重点培育中小城市,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其实,不仅是这则纲要,今年以来,国家已经发布了3份文件,都提到了疏解大城市问题。如此可见,“城市病”的普遍发生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改变盲目扩张的城市化方式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
  @大海中的游泳者 2023-03-17 00:50:41
  超大城市瘦身?怎么瘦?强迫城里人下乡?
  -----------------------------
  政策引导,经济驱动。
我要评论
作者:ZYX_602153 时间:2023-03-17 08:38:06 辽宁
  楼主关注的部分问题也是我关注的。楼主的部分观点我也赞同。
  是该给城市化点点刹车的时候了。且,刻不容缓。
  只是,我猜测楼主不像农村出身的。
  对农村感触不深。
  希望我的猜测是错误的。
  城市化带来的教育医疗资源的集中是老百姓感受较深的,好处显而易见,但资源分配不均又迫使大家往城里挤。
我要评论
作者:ty_徽商426 时间:2023-03-17 08:53:37 安徽
  我认为说的很对,农村人愿意回去的就回去建设更美好的新农村,国家现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我要评论
作者:土民心实 时间:2023-03-17 09:46:45 河北
  赞同你的观点!

  但对你引述的《过故人庄》认为不合适。


  《过故人庄》是金代孟浩然(注意不是唐代那个)为怀念逝去的故友所作。

  故人庄:今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故(古)人庄。



我要评论
作者:ty_老猫皮皮 时间:2023-03-17 09:58:35 河北
  回不去了,农村已经被糟蹋的不像样子,宅基地没有了,连祖坟都被扒了。更不用说村里的小学,都被集中到乡里。比日本搞得并村还厉害。
剩余 3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作者:苏南俗人 时间:2023-03-17 09:59:33 江苏
  农村天然有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职业喂鱼人 时间:2023-03-17 10:02:11 四川
  楼主的立意是好的,但进城享受了轻松生活的人,基本很难再愿意回去吃苦了,农业的投入产出太低。
作者:土民心实 时间:2023-03-17 10:12:10 河北
  中国人没了宗土观念日久天长散沙一片!
剩余 2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作者:土民心实 时间:2023-03-17 10:15:42 河北
  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品的出口权利.....早晚出大问题!

剩余 4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作者:名字短了老重名 时间:2023-03-17 10:19:17 河北
  有一定道理。“农业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科技化”这句话绝对同意,但机械化规模化后效率提高,剩余农村劳动力咋办?我觉得加强制造业建设小城镇可能会好一些。
我要评论
作者:猫君不是小鲜肉 时间:2023-03-17 10:22:06 云南
  发现没有今年的新闻不怎么提“共同富裕”了
我要评论
作者:ty_田园乐 时间:2023-03-17 11:02:40 安徽
  '::最近读稻盛和夫,他说灵魂是不灭的,(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作者:ty_田园乐 时间:2023-03-17 11:17:23 安徽
  农村没人,医疗教育都落后于城市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7 11:19:08 湖南
  @名字短了老重名 2023-03-17 10:19:17
  有一定道理。“农业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科技化”这句话绝对同意,但机械化规模化后效率提高,剩余农村劳动力咋办?我觉得加强制造业建设小城镇可能会好一些。
  -----------------------------
  农业跟农副产品初加工、深加工结合,再结合网络信息,做到供需衔接,如此就业解决了,农业做强了,税收充盈了。
  包产到户一开始就注定没有出路。刚开始实施的几年,因为大集体留下了完善的灌溉、排涝设施,只要农民多肯出力就有好收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田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渐渐废弃了,农业生产又回到原始社会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7 11:23:05 湖南
  @职业喂鱼人 2023-03-17 10:02:11
  楼主的立意是好的,但进城享受了轻松生活的人,基本很难再愿意回去吃苦了,农业的投入产出太低。
  -----------------------------
  现在城里人活得不如农村人,无论交通,食物,还是心理压力,农村都比城里好。
我要评论
作者:山里的老汉 时间:2023-03-17 11:43:59 河北
  折腾是万恶之源
我要评论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7 11:49:07 湖南
  @廣黃 2023-03-17 11:29:36
  应该继续城市化,发展大城市,省会级城市
  -----------------------------
  建无数高楼,然后诱骗农民进城买房,穷尽一生的积蓄,维持房市“繁荣”。
  问题是这些“刁民”学精了,不上当,能否派部队把农民抓进城里去呢?能当然能。但是中国没有农牧民了,粮食只能依赖美国。
作者:ty_素絮和风 时间:2023-03-17 12:12:12 山西
  不是不让在城市建房子,如果只是为了居者有其屋,那么在城市周边建房无可厚非。但是城市的房子成了炒作的对象,很多人手握几套及时套,却还在毁田盖房就是作孽。政策应该首先考虑如何 把手握多套房的人把手里的房子匀出来给没有房子的人,而不是一味的盖盖盖,炒炒炒。
我要评论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7 12:29:58 湖南
  @ty_老猫皮皮 2023-03-17 09:58:35
  回不去了,农村已经被糟蹋的不像样子,宅基地没有了,连祖坟都被扒了。更不用说村里的小学,都被集中到乡里。比日本搞得并村还厉害。
  -----------------------------
  为什么出现这种乱作为的行政规则?用人制度出问题了。
  大学生当村干部,没有学历不能入仕,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些科班出身的官员,因为和基层民众没有深入接触,没有感情交流,也不了解具体情况,行起事来往往照本宣科,不出事才怪。
我要评论
作者:欧阳宆 时间:2023-03-17 12:43:16 江西
  楼主你思维逻辑混乱。
  从古到今从来不缺粮食,不缺土地,不缺人口。
  你知道缺啥吗?
  答案是权力。
  现在中国的格局,唯一的出路就是废除农村,进行圈地运动。
  这样能拿到中国的土地。
  这些土地进行拍卖,滋生大群农场主、工业主。
  废除用地限制,卖出去的地,国家就不能轻易插手,不然农场主、工业主手中没有了所有权、经营权,啥也干不了。
  农场主、工业主发展高科技农业、工业,雇佣员工,在农场周边建造楼房安置员工家属。
  国家卖爵位给这些农场主、工业主,让他们取得统治这块土地的法理。
  那些无法安置的人聚在城市,作为政府直辖人口,从事各种商贸活动。
  • ty_周燕青是我哥: 举报  2023-03-18 21:35:39 广东  评论

    你的想法很危险!至少有2个问题:1、就操作来说,需要强大的有效需求作为实施的动力:2、没有提及农民的补偿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
  • ty_周燕青是我哥: 举报  2023-03-18 21:37:19 广东  评论

    按照你的想法,就是最恶劣的胡折腾!第一,因为没有有效需求故而落实措施得好处只是自欺欺人;第二,不顾及民生其结果是社会动荡
剩余 3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7 13:04:20 湖南
  @欧阳宆 2023-03-17 12:43:16
  楼主你思维逻辑混乱。
  从古到今从来不缺粮食,不缺土地,不缺人口。
  你知道缺啥吗?
  答案是权力。
  现在中国的格局,唯一的出路就是废除农村,进行圈地运动。
  这样能拿到中国的土地。
  这些土地进行拍卖,滋生大群农场主、工业主。
  废除用地限制,卖出去的地,国家就不能轻易插手,不然农场主、工业主手中没有了所有权、经营权,啥也干不了。
  农场主、工业主发展高科技农业、工业,雇佣员工,......
  -----------------------------
  你敢这样干,就算你是皇上也会被拉下马。
作者:隗巧凡 时间:2023-03-17 13:39:58 湖北
  中国14亿人口还是比较多的,城市化还是要走的。至于怎么走,走好不好,我就不知道了。也该把农村去掉。搞农牧业不需要那么多人。美国叫农场主。我们叫农村,农村人口众多,都是一亩三分地,能干什么了,种金子吗,金子也多了啥。所以说还是要把大量人口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去。
我要评论
作者:南海珊瑚礁1 时间:2023-03-17 13:45:55 天津
  人老了,什么也记不住。大概在十几年前,国务院有个什么中心,好像是发展研究中心,里面有个郑副主任,叫什么名字忘了,是河南唐河县人。
  他在人民网做客,我出于好奇心,验证是不是提前安排好的网友提问,所以我也在网上提问。
  一提问收不住了。
  郑副主任不错,我俩说了很长时间,其中说到城镇化。
  我的观点是城镇化要化得住,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住房,扎下跟,不然修个自行车,擦个皮鞋,当个保姆,卖个菜,捡捡垃圾等,收入不稳定,不能在城镇化得住。
  郑副主任给我讲了城镇化的比例,讲了土地财政比例,这在当时都没公开。
  第二天早上,我打开人民网,发现给我封网24小时。
  我乐喷了。
我要评论
作者:隗巧凡 时间:2023-03-17 13:56:20 湖北
  我们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作者:隗巧凡 时间:2023-03-17 14:01:08 湖北
  我们中国有几亿农民,很多人只是挂了头衔,实际从来就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即使我们这些70,80年也很少,只是小时候帮爸爸妈妈做过一些农活。
作者:ty_老猫皮皮 时间:2023-03-17 15:51:13 河北
  @隗巧凡 2023-03-17 14:01:08
  我们中国有几亿农民,很多人只是挂了头衔,实际从来就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即使我们这些70,80年也很少,只是小时候帮爸爸妈妈做过一些农活。
  -----------------------------
  农村的事儿就别说了,好多都走了型。比如小岗村,立的典型吧?值得这样吗?去看看历史,解放几十年,合作化几十年,他们几乎没交过一年公粮,每年都是吃公家的返销粮。分田到户后也就是第一年老天赏脸,历史没有的风调雨顺,丰收了一次,自己的粮食够吃了,以后就没有以后了。他们村不缺地,是平原。立这么一个典型,是让全国都不交公粮吗?要是这样早就该完蛋了吧。
  • 南海珊瑚礁1: 举报  2023-03-17 17:19:04 天津  评论

    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小岗村的症结不是分田到户,而是支部起不到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起不到模范先锋作用,农民一盘散沙,自私自利。 改革开放前如果全国都这样躺在国家身上,国家早就完蛋了。
  • 正目观天下: 举报  2023-03-18 16:59:44 湖南  评论

    吹小岗村者满腔热血,听众忍俊不禁。特色党为了达到自身的目标,厚颜无耻。
我要评论
作者:老小百姓 时间:2023-03-17 17:11:47 重庆
  @正目观天下 2023-03-16 09:54:50
  22年12月,中央发布了一则改变城镇化命运的战略纲要。这则纲要字不多,但重点却不少。首先他要求21个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其次,9大中型城市停止无序扩张,最后,提出了要重点培育中小城市,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其实,不仅是这则纲要,今年以来,国家已经发布了3份文件,都提到了疏解大城市问题。如此可见,“城市病”的普遍发生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改变盲目扩张的城市化方式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
  中国传统思维要讲究一个平衡,农村与城市发展也一样讲究平衡,也就是说城镇化要有一个限值,有一个度。过度城镇化,城市的无序扩张也有弊端!农村人口过多养不活,全都到城市里后也不行,最好是城镇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扩张,搞乡村振兴也要人、要人才、要资金,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也是必需的!
作者:隗巧凡 时间:2023-03-17 18:42:23 湖北
  零散村湾不利于发展,还浪费资源。可以改为最小单位的乡村小镇。
我要评论
作者:隗巧凡 时间:2023-03-17 18:45:54 湖北
  可以更好的融入第二和第三产业。更好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
我要评论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7 19:43:39 湖南
  中国现在地方债务达60多万亿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一些被西方思维方式僵尸化的专家学者公知,还是大谈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来应对债务问题。看看焦头烂额的美国吧,西方现代经济学用烂了的就是金融手段,加息降息,很少提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衔接和比例。
  美国就是玩金融发家的,但是全球也只有美国能玩得风生水起,阿尔巴尼亚全民玩传销,结果国家破产了。
剩余 1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作者:楠溪一棵葱白 时间:2023-03-18 03:51:04 浙江
  ??一个。文章指出了农村根本问题所在,不是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有生活喜好,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清静。现在国家号召振兴乡村,提倡生活方式自由,城市居民可以到农村去住 ,去体验生活,农村人可以到城市感受喧哗,人性所致,这才是王道!
我要评论
作者:u_111368121 时间:2023-03-18 09:04:47 浙江
  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件”),正式明确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在随后召开的全国房地产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更是强调,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作者说:朱镕基就任总理后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土地财政启动。
  到底是哪个错的?到底是谁将房地产提升为国家支柱产业?
  我之前有看过视频,是朱镕基总理说,讲房地产作为国家支付产业将是罪人!是不可将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 我看的是朱总理90年代末的演讲。
  那到底是谁?作者,有证据吗?
作者:u_111368121 时间:2023-03-18 09:05:50 浙江
  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件”),正式明确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在随后召开的全国房地产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更是强调,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作者说:朱镕基就任总理后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土地财政启动。
  到底是哪个错的?到底是谁将房地产提升为国家支柱产业?
  我之前有看过视频,是朱镕基总理说,将房地产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将是罪人!是不可将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 我看的是朱总理90年代末的演讲。
  那到底是谁?作者,有证据吗?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8 13:28:44 湖南
  @u_111368121 2023-03-18 09:05:50
  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件”),正式明确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在随后召开的全国房地产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更是强调,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作者说:朱镕基就任总理后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土地财政启动。
  到底是哪个错的?到底是谁将房地产提升为国家支柱产业?
  我之前有看过视频,是朱镕基总理说,将房地产作为......
  -----------------------------
  王石谈朱镕基(凤凰网)
  总理又问,如果金融市场开放,房地产行业还不能成为支柱产业吗?我还回答,不能。总理再问,消费信贷放开,还不行?我说,两年内不行。事后觉得自己太傻了,按理说,总理问问题,我应该顺着说,但我却一直说不能。
  后来,总理斩钉截铁说道,我两年内一定要把住宅行业促成支柱产业。我就说,既然总理说行,就一定能行。所有人都哄堂大笑了。这是我最得意的一次经历,有段时间,我茶余饭后还跟人分享这个故事。
  • u_111368121: 举报  2023-03-19 13:20:41 浙江  评论

    你这啥证据?我查到的证据是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件”)。这个时候并不是朱总理在位。并且我看过朱总理斥责房地产的视频
  • 正目观天下: 举报  2023-03-20 12:58:11 湖南  评论

    医改、教改、国企改、房改,哪样不是他搞的?始作俑者是他,搞出问题来了骂街也是他,说到底,还是水平太差,谋事不周。
我要评论
作者:一口井123 时间:2023-03-18 19:44:32 上海
  中国人均耕地一亩多一点,你要想农民靠那么点土地致富振兴!
  • 兰亭明月66: 举报  2023-03-18 20:26:17 云南  评论

    谁说农民就一定要靠那点土地种粮食,山水田林湖草沙可用资源多的是,农村本就该是百业兴旺,人为的都给进了城
  • 正目观天下: 举报  2023-03-18 21:09:41 湖南  评论

    工业化需要人,工厂多的沿海地带根据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化是正确的,为什么工业没有增扩张、甚至还在萎缩的小县城也要跟风?这不是大跃进吗?说白了,有人想搞钱,想做大家族,想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不准农民散养副业也是想垄断行业,做几大家族。 历史的倒退。
我要评论
作者:ty_时尚猎人 时间:2023-03-18 20:57:35 浙江
  提高收入,激发挖掘内需,提高产品质量、美誉度、竞争力才是王道。国人都买自己生产的产品,并且能以高质量、高舒适度的产品征服世界,不相信经济活不起来。如果每个老板都是不顾质量挣快钱、不研究人性生产过时大家不喜欢的产品,不管是城市化,还是回到农村都是白搭。
我要评论
作者:华山论剑88888 时间:2023-03-18 21:37:53 广西
  很好的帖子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8 21:44:57 湖南
  @ty_时尚猎人 2023-03-18 20:57:35
  提高收入,激发挖掘内需,提高产品质量、美誉度、竞争力才是王道。国人都买自己生产的产品,并且能以高质量、高舒适度的产品征服世界,不相信经济活不起来。如果每个老板都是不顾质量挣快钱、不研究人性生产过时大家不喜欢的产品,不管是城市化,还是回到农村都是白搭。
  -----------------------------
  要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也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贸往来,自我封闭会被淘汰。
作者:ty_周燕青是我哥 时间:2023-03-19 07:08:46 广东
  老爷太牛逼了,凡人太弱小了!所以不要再建议了,到时候凡人吃瘪受罪啊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19 09:43:57 湖南
  @ty_周燕青是我哥 2023-03-19 07:08:46
  老爷太牛逼了,凡人太弱小了!所以不要再建议了,到时候凡人吃瘪受罪啊
  -----------------------------
  做人做事,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无愧于天地良心。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这些东西在历史检验中能过硬。
  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娃,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房地产做支柱产业,造不如买,国退民进等,时间越长发现其越荒谬。
  不看群众脸色,不顾群众感受,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判。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都是自找的。
我要评论
作者:ty_周云211 时间:2023-03-19 10:39:11 广东
  这位砸总英明决定张口就来,这都什么年代了,是来搞笑的吗?砸总,怎么说也是老总啊。。。
作者:异向思维两面看 时间:2023-03-19 16:34:48 四川
  去城市化,现在不可能,这与我们的国家发展背道而驰。
  1.建的房子卖给谁;2.没有房地产建设用什么来拉动经济;3.二线城市要超一线城市怎么实现;4.副部级省会城市怎样实现上升到正部级省会城市。
  看看现实是,副部级的二线省会城市都拼命的向周边扩展,把周边的市县镇纳入自己的辖区。土地越大,人口越多,GDP越高,实现超一线城市,就可能晋升为正部级城市了。(,一线城市就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就是二线城市,为什么有超一线城市的说法。利益---自悟。)
作者:ty_时尚猎人 时间:2023-03-19 20:43:40 浙江
  @ty_时尚猎人 2023-03-18 20:57:35
  提高收入,激发挖掘内需,提高产品质量、美誉度、竞争力才是王道。国人都买自己生产的产品,并且能以高质量、高舒适度的产品征服世界,不相信经济活不起来。如果每个老板都是不顾质量挣快钱、不研究人性生产过时大家不喜欢的产品,不管是城市化,还是回到农村都是白搭。
  -----------------------------
  @正目观天下 2023-03-18 21:44:57
  要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也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贸往来,自我封闭会被淘汰。
  -----------------------------
  没说要自我封闭,关键是要练好内功,既强身健体,也可对外打擂台,交流经验。就是练内功耗时耗力耗心,要有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就怕长久的投入,最后因政策变化而付之东流。挣快钱源于对未来惶恐不安。所以产业政策一定要充分论证,切不可朝令夕改,一定要考虑长远。
作者:yangyongchen2012 时间:2023-03-19 20:56:51 辽宁
  其实想想就好笑 其实城市发展就应该各有特色 均衡房展 适合种地的地方 腾出来 全部种粮食 作物 城市周边就是水果蔬菜养殖供养 一直都在瞎弄 没有个体系 农村人为啥进城? 谁愿意去? 还不是逼的 那时候上学学费都出不来 靠种地 只能在家 而今也是种地才能得几个钱? 我们一直亏待农民 而农民却是支柱 一切基础行业都是他们在抗 最后农民 农民工却成了别人瞧不起你的原因 都说风险 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 奉献到农民自己无路可走的地步 医疗养老 教育都是问题 真特么的搞笑 哈哈哈 没人在乎 没人在意 当年抗战的时候他妈的是农民不要工资 不要粮跟着干的 城市人都跟老将混呢 我一直在说资本报复 真的就是资本报复
楼主正目观天下 时间:2023-03-20 22:36:16 湖南
  @ty_时尚猎人 2023-03-18 20:57:35
  提高收入,激发挖掘内需,提高产品质量、美誉度、竞争力才是王道。国人都买自己生产的产品,并且能以高质量、高舒适度的产品征服世界,不相信经济活不起来。如果每个老板都是不顾质量挣快钱、不研究人性生产过时大家不喜欢的产品,不管是城市化,还是回到农村都是白搭。
  -----------------------------
  @正目观天下 2023-03-18 21:44:57
  要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也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贸往来,自我封闭会被淘汰。
  -----------------------------
  @ty_时尚猎人 2023-03-19 20:43:40
  没说要自我封闭,关键是要练好内功,既强身健体,也可对外打擂台,交流经验。就是练内功耗时耗力耗心,要有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就怕长久的投入,最后因政策变化而付之东流。挣快钱源于对未来惶恐不安。所以产业政策一定要充分论证,切不可朝令夕改,一定要考虑长远。
  -----------------------------
  高层过去一直有个错误认识,认为公的制养懒汉,私有制才能激发竞争积极性,所以芯片和操作系统这类国家战略技术交给几家民企去弄,寄望从他们的优胜者中挑选方案,结果数千亿基金被几家民企分了,芯片和操作系统不知在何处。
  清华紫光虽是国企,也是把项目分给利益攸关的民企。今天紫光头头被抓了。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