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个DNA鉴定师,从事这个行当已经将近十年,从事这个行当的原因很简单,算是子承母业吧,2002年5月国家将DNA亲子鉴定等项目向第三方鉴定机构开放,第二年我母亲就从事了这个行业,是中国最早的一批DNA鉴定师。
我2007年法医学专业毕业后,也到了母亲所在鉴定机构上班,这十年里,遇到无数匪夷所思的事情,从一开始的惊讶万分,到后来的,很多比电视剧里还精彩的情节在我眼前上演着。
一个数据,十年里,经我手的委托有一万余件,每年“排除”结果一直都维持在26%~29%之间。这意味着,每4个来做亲子鉴定的,就有一个是“非亲生”的鉴定结果,可以不夸张的说,这十年里,有两千余个家庭因为我手中那小小的一纸鉴定书,濒临破裂。
每次聚会,都会有朋友问我,那些网上流传的一个女孩子带着两个男朋友来做亲子鉴定,最后发现都不是的,居然还有第四者的狗血情节,到底是真是假?
我笑笑说确实有,看着他们满脸不可思议的神情,我想说的是,我见到过的,还有比这更狗血无数倍的情节。
简单说一个我认为比较奇葩的吧,那是四年的一个事情了,委托人是一个女孩子,因为给我印象很深刻,她的资料我现在还记得,年龄二十三岁,挺漂亮的,有点像赵薇,眼睛大,睫毛长,皮肤白,不过个子不高,一米六不到,看上去挺娇小可爱的。
女孩子性格挺大大咧咧地,直接问我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需要什么东西才能够做亲子鉴定,我告诉她头发,指甲,血液都行,如果不方便,含唾沫的烟蒂,吃过的口香糖也可以。过了几天,她就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和两小束头发过来了,小孩子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和她很像,给他一个小球就玩得很开心,非常乖。
几天后结果出来,狗血的是女孩子带来的两束头发都不是小孩父亲的,说实话那时候我和女孩子都有点傻眼,但是又不好多问,毕竟这是她的隐私。
过了大概两周吧,这女孩子又来了,还是带了一束头发。经过鉴定比对,这个正是孩子的亲生父亲。结果一出来,这女孩子不相信,再三确认后,当场就哭了,我和安慰其他委托人一样去安慰她,结果她一个问题让我目瞪口呆:医生,表兄妹算是近亲吗?生的小孩以后真的会有缺陷吗?
一个DNA鉴定师很多时候也扮演了一个心理辅导师的角色,我惊讶之余也费了蛮多心思安慰她,并建议她带小孩去大医院检查一下,预防万一,女孩子哭哭啼啼走了。
可惜的是本文不是小说,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她,不知道结果如何。
总之,这种狗血的情节我十年从业生涯里还遇到过很多,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每天上班回来无聊就八一八,这个号是个新号,也别猜也别人肉我了,熟悉我的朋友见了也别说出来,毕竟涉及到一些隐私,大家看看就行了。
-----------------------------------------------
距离《DNA鉴定师手记》第一本出版已经过去了快半年的时间,前些日子出版社告诉我第二部也要准备付印了。
当时很云淡风轻,觉得出版不过尔尔,毕竟咱也是有过畅销书(谁敢说不畅销)的人,这事情不能太激动!
可是放下电话还是忍不住开心,毕竟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一本本带有纸墨香的精美书籍,大概是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最高的褒奖了。
本来想立刻来和朋友们分享喜悦,但是突然发生一些事情让我心力交瘁,直到现在才有机会来表达。
看着我们一起维护的帖子涨到了三千多万点击,实体书也销往全国,也有一些朋友会在生活中调侃我:“大宝现在都是作家了!”
不过“作家”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变化,一样的工作,一样的回家吃饭睡觉。可能变了的就是多了一些牵挂,想着自己还有东西要写。
连小谢都经常催我:稿子写了么,快去看看你的帖子,又有人催更。每到这时,我才觉得生活充满了不可思议!
一开始只是想来说说自己的一些经历,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职业,而不是提起亲子鉴定,就觉得很高大上很神秘。其实我们也和普通人一样,都是一份工作,只不过会比一般的工作接触更多人,更多事情,因而更加珍惜爱情和生活的可贵。
在这里衷心感谢所有关注、支持并给予帮助的朋友们!如果没有你们,我大概是没有什么信心写完这么多文字的。
至于《DNA鉴定师手记》本身,也要和大家汇报下目前的状况,第一本已经销往全国,销量还挺可观;第二本付印,这个月也能上市。目前已有多家影视公司与天涯商洽影视改编事宜,不知道它会不会在荧屏上与大家相遇,我自己也满怀期待!
为了回馈广大用户,本次预售福利更多,更精彩!
DNA鉴定师手记第三部现已出版,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送上宣传海报,欢迎大家转发!

关注天涯文学微信公众号,回复DNA也可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