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云志》
轧戏轧到坑里去了,算她倒霉。
2016年,《老九门》
客串一把,顺了两块饼,美滋滋。
2016年,主演电影《女汉子真爱公式》
证明了两件事:1、跨界没那么容易。2、是时候和张翰老兄做切割了。
2016年,《蜀山》
承接花千骨最后的妖神角色,转型开始,慢慢摈弃“外表甜美,内心坚强”这个形象,开始往扮猪吃老虎的腹黑形象上靠,争取取得一种反差效果,打破审美疲劳,吸引观众眼球。
然鹅并不成功,这不奇怪,本来就处于爆发过后的疲劳期,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下再转型,难度太大。
但是没办法,真金白银换来的人气,现在又被挥霍着去换真金白银。
2016年,《胭脂》
量身打造的转型之作。
1、剧本简洁,主要就是两对男女,剧情紧紧围绕赵丽颖女士的角色;
2、题材改变,尽快从古偶仙侠剧中脱身出来;
3、找来了娱乐圈演技参照坐标陆毅先生,衡量赵丽颖女士的实力,判断转型的进程。
不知道赵丽颖女士这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新贵在面对陆毅先生这种过气的天皇巨星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努力了十几年,终于可以和你喝一杯咖啡?
还是,时代已经变啦!现在该是我们这拨人的天下了?
但想什么不重要,事实证明这个看似不怎么样的分水岭,迈不过。
迈不过陆毅先生,很好,那么你就是“偶像剧里的好演技”,不是“好演技”。
于是赵丽颖女士突然就处于一种危险而不安的环境中。
1、继续转型?实力似乎还不够,人又处于疲劳期,万一角色崩了被对手吊打,这么多年兢兢业业才获得大家认可的“偶像剧好演技”一定会被竞争对手黑成死狗。
2、把以前的老形象重新立起来,继续混古偶仙侠?吃瓜群众早就审美疲劳了。
怎么办?继去年爆红之后,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呢!
谢天谢地,她没有硬着头皮去走其中任何一条路,而是——
休息了。
上上综艺,做做节目,与颖宝们互动互动,从风口浪尖上撤下来,维持维持人气就好。
无比正确的选择,有高人,TMD肯定有高人。
一直到2017年初,《乘风破浪》
电影嘛,本就不是擅长的,吃瓜群众心理预期很低,万一发挥不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发挥好了,可以大书特书一笔,以小博大。
果然,结果喜人,又开拓了一种新形象。
再次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