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河边、桥边,实景就是比绿幕和搭景有辽阔感、生机感,演员在这样的实景里也更自如、更贴近人物。
比如,赵盼儿还不知道被抛弃,想关了铺子去京城找未婚夫,说着很随意地踢了下脚底的小石子。
人物此刻的娇羞、喜悦都不用推特写,跟着环境,很自然就带出来了。和前面顾千帆喂鸭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南风景呈现的辽阔、洒脱,和之后东京的繁华、拥挤,也形成对比,呼应人物的生存状况。

另外就是世俗实感,人物都活在特定世俗规范下。
比如“贱籍”问题。赵盼儿虽然已经脱籍,但生怕被别人知晓,影响未婚夫的仕途。
宋引章也是贱籍,违反律法私奔,赵盼儿千方百计帮她骗到休书,证明是被掠拐,才免了私出钱塘的罪名。
还有男女的地位问题,三娘的丈夫看上去惧内,其实一纸休书就能让三娘无家可归。
士农工商,等级森严,宋朝尤其重文,名声有时胜过权势。欧阳正经考了探花,殿试时却以道家经书谄媚皇帝,被封了“宫观官”,叫士大夫看不起,高家直接悔婚。
《梦华录》里的戏剧冲突,不是硬写,人物困境也不是胡来,往往都是由当时特定的世俗规范延伸而来。
往小了说,符合大致时代背景,让观众相信,也多了点观剧趣味。往大了说,不管哪个时代,普通人都在世俗规范中挣扎。
背景设定在古代,故事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