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
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0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080.36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099.04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3129.54亿元,增长7.5%。
二、海南省产业分析。海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岛屿经济体,经济落后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2019年,海南三次产业结构为20.1:20.6:59.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5%左右。与全国相比,海南省第一产业占比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模式,而海南省呈现“三一二”模式。
(一)关于第一第二产业。表面上海南省产业结构跨越了工业化社会阶段,由以农业为主的低层次阶段直接跳转至高层次的服务化阶段,实际上海南省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
农业比重仍居高位,工业发展并不理想。第二产业未能取代第一产业,因此支撑第三产业的基础薄弱,发展乏力。海南省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占比过重,落后于全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中国大部分省份发展起来都是靠工业,如广东、江苏、浙江,都是中国工业强省。陕西、江西、广西等经济规模不是很大的省份,主导产业也是工业,占GDP比重在40%以上。
海南省没有发展工业的条件。原料和产品市场在岛外,物流成本极高。
2019年海南省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只有20.06%,在大陆地区省市来说这个数字肯定属于倒数第一。即使是上海、北京,这个比重也能达到30%。唯一的一个海南汽车品牌——海马现在也是半死不活。
(二)关于第三产业。没有工业,海南省的经济支柱,最终落在房地产和旅游业上。其中,最核心的还是房地产。2019年,海南旅游总收入1057.8亿元,全国排名倒数第四位。旅游业由于消费高,游客往返路途成本高,服务质量差,也竞争不过东南亚等国家。

2018年海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1700亿左右。房地产销售收入超过了2000亿元。也就是说整个海南省卖的日用消费品,还不如卖的房子多。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方对房地产依赖程度。海南省经济过多依赖房地产,海南省已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2018年这个比重是34%,就高居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安徽省多出了12个百分点。而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的中位数是在13%左右。
海南省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被国家授予最多名头,但发展效益最少的地方。继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之后,在浦东新区之前,海南在1988年就被国家列为特区。2010年,海南再次被国家定位为国际旅游岛,2020年确定为自由贸易港。
近十年海南的经济虽然跟全国同步、有较大幅增长,但其对房地产的严重依赖,说明这种经济增速或发展模式是很难持续的。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海南GDP的35%是房地产,是全国平均的两倍多。而在海南房地产的鼎盛时期,即2015到2017年,房地产在GDP中的占比曾高达45%。
更让人担心的是,海南的住房一大半是外省人购买,空置率畸高。据统计,旅游淡季时空置率达到80%以上,而旺季时也有60%左右。
如何打破海南这种对房地产的畸形依赖,同时发现新的增长点,是海南发展的核心问题。
海南岛处于中国的边陲,与大陆隔海相望,与经济发达地区路途遥远,必须通过航空或海运才能到达,交通非常不便。
因此,即使中央给了海南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海南经济发展也会很困难。
声明:图片和统计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