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庚子年末,海南省又换了当家人,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百姓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新人新气象,更上一层楼。
海南建自贸港已有二年,有关自贸港的建设发展,电视、报纸宣传媒体发表不少,各方面取得的成果可圈可点,许多大投资项目开工屡有见报,可喜可贺。
本人是土生土长的岛住居民,不是经济学专家,也不是什么学者教授,乃一皆草民,对经济建设没有什么研究,从平民的视角看海南,有那么几点想法,给海南的当家人聊聊,也算是街谈巷议的一番别论。
一、海南受宠冠名不少
1988年4月13日经中央批准海南建省,成为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2010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海南成为国际旅游岛。
2018年4月13日中央决定海南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海南自贸港方案。
这些名头可都是国内唯一的,最显耀的顶戴花翎。可见中央对海南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视。海南搞得怎么样,这是中央对海南当家人的期待,也是海南百姓的期待。当家人重任在肩啊!
二、当家要知家底才能管好家
管好一个家,就看当家人。这个道理谁都明白。经济发展靠的是产业,海南的产业怎么样,当家的要不了解家底,就不能管好这个家。大当家的要掌握全省的家底,小当家的要知道本市县的底细。这样才能根据本家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家的优势,提出如何发展的方向。抓好主要支柱,大力支持辅助产业,各方面能均衡发展,经济就会整体上台阶。不知各位当家的是否都知道自家的底呢?
三、降低物价是海南人民的期盼
多年以来,海南的物价成为老百姓的热议,每当海南冠带顶戴花翎,物价就随之而涨,房地产涨的更快。海南的物价只涨不降,成为海南人民的心痛。有的价格让人难以理解,本地产的蔬菜、水果价格比运到内地的价格还高。在海南6、7元钱一斤的蔬菜比起一线城市的还高,每年冬季还有大量的瓜菜运往内地。海南的物价高不是本地人说,就是内地的,说起海南都离不开这个话题。物价高、工资低,靠什么吸引人才,靠什么引来金凤凰?如何治好这个痛,都没见哪一届当家人采取什么措施,提出什么办法来解决。当家的不知柴米油盐贵,怎么能当这个家?当家的知道柴米油盐贵,又怎么当好这个家呢?都说海南家难当,是啊,不难要你来做甚?老百姓还是那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海南的物价高,究其原因到底在哪,不深入基层调查,不摸清底细,怎么能解决?一、二元钱的菜转了几手,到了市场怎么不升到几元以上?幼儿园一个学期的学费比上大学的学费还高,原因何在?物价部门起到职能作用了没有?该管的要管,要严管。不能什么都是市场调节,放任自由,那纯粹是懒政的不作为。只要解决了物价的问题所在,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四、海南的种类补贴谁来说得清
海南的种类补贴有很多项目,有种植的、养殖的,渔船柴油的,大棚蔬菜的,购置农机的等等,种类繁多。这些补贴是否都真正落到实处,是否对农业及各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百姓是无从知晓。但其中有一项“渔船柴油补贴”百姓是比较清楚的,也是常议的。对渔船的补贴是按发动机马力大小来补贴多与少,且必须是登记办了牌证的,没牌证的不给补贴。可那些有了牌证又拿了补贴的,有相当部分的渔船是不出海捕捞作业,坐等白拿补贴也够一年吃喝拉撒的生活费,这种不劳而获的补贴有意义吗?能促进经济发展吗?另一方面,发证机关停止发放牌证,那些想买船出海作业的却因停发牌证而不能买船,真正想做事的却不能做,这叫什么事嘛?这不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吗?还怎么搞发展经济。诺诺的问一句:海南的渔船到了多的不能再多了吗?没有生产力怎么发展经济?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必须彻底改变。
补贴本是国家为了更好地鼓励发展生产,却演变成个人谋利的工具,这样的闹剧,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海南的补贴是一个什么样的秘密,谁来说得清。
五、本地的品牌谁来扶持
海南的种类品牌虽然不多,但有不少却是久负盛名。诸如万宁市的东山羊、和乐蟹,琼海市的加积鸭,澄迈县的白莲鹅,文昌市的鸡,定安县的牛等等......,其他类的省略,这些都是大有可为的项目,是长期的消费类产品,政府应该在这些项目上大力扶持,使其成为规模化养殖。而现在只靠一些个体的散养,供应量不足,价格始高不低,永远都成不了大气候。如此下去,品牌就会衰落,品种就会断绝,没有了品种,盛名也就不在。不要小看了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民以食为天,别忘了,品牌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保护品牌,就是保护经济,保护品种品牌绝不可忽视。
六、农垦天地大有作为
在海南,农垦是一个最大的企业,农场多,土地资源丰富,各种条件占尽海南的天时地利,可称是海南的半壁江山,那里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种植、养殖,各种轻工、食品业加工,大规模的畜牧养殖业都可以在各个农场建立基地,这些都是最有可开发性的,抓好半壁江山的开发,海南的经济就能上一半。基础经济的发展,本地经济就上去了,何愁物价降不下来。可现在海南的农垦,成了什么样,农垦的出路在哪里,当家的知道吗?
七、文体旅项目亟待开发
海南的地理、气候条件都是最适合开发体育类项目的,
近年来的环岛自行车赛、海上帆船赛、海钓、冲浪、沙滩排球等等,有了一些可喜的显露,可项目还是太少,还有待于增加别类。游泳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海南四面环海,淡水也很充裕,可以建最好的游泳、跳水场馆。每年冬季内地的游泳、跳水队都可以到海南来训练,把海南建成国家级的跳水、游泳基地,开展国际型的比赛。同时,还可以建足球基地,为国内的冬季训练提供最好的服务。其他项目还可以增加摩托车山地赛、汽车山地越野赛等等,文体类的许多项目都是有待开发的。对于国内冬季不能开展的体育类项目,海南都可以争取来办,海南有很多的高尔夫球场地都已衰落破败,无利经营,可以把这些地都利用起来,改建成体育类用地。各项目的比赛按时间顺序安排,争取每个月都有一个项目比赛,月月有赛事,就可以带动国内外体育爱好者的参与,来海南的游客才会逐渐增多。电视开辟体育专栏,每天不断播出,让人觉得海南就是体育赛事的一片天地。
在文化方面,海南有国际电影节,蓝天、大海、山林、河流,小刚公社影视城,海南的大海、岛屿,中部的山区,西部的森林,很多的自然风光都是拍摄影视的好场景。把在海南拍摄过的影视片汇成专集,通过电视大力推介,把拍摄影视需要的吸引过来,把海南塑造成影视拍摄的打卡地。海南现在有了本土的电影学院,应该早在这方面大作文章。海南有琼崖革命历史文化,有华侨文化,有黎、苗文化和许多历史人物文化都值得挖掘,这些都是可以创作出内容精彩的影视作品。通过文化节目和体育赛事,海南的名气就能得以提升,这样才更好地带动商业经济的发展。
在旅游业方面还可以开通海上客轮,环岛二天一夜的海上观光,这些都是旅游的好项目,非常能吸引游客。
八、着力建设现代化海港
海南四面环海,海洋运输是主要途径,许多产品都要通过船只运输。全省的海运港口要重新统一规划,根据运力需要,按东、南、西、北部分别建设几个大吨位的现代化集装箱货运港口,全面提高海运吞吐量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基础工程,为今后的海运发展做好前期准备,确保海运有序快捷畅通。
自贸港,自贸港,没有现代化的港口,还搞什么自贸港。为迎接海南新一轮的发展,广东都主动的把徐闻港扩建成大容量的港口了,邻家都主动把基础工程做好在先,而海南却还在无动于衷,难道还要一直坐等观望吗?
海南起步低,没有工业,经济基础底子薄,很多基础建设都有待于加强,不搞好基础建设,只一昧的寄托于那些高大上的项目,就可以发展海南的经济,那只是一厢情愿的好高骛远。俗话说高楼万丈平地起,还是踏踏实实的抓好基础经济,打牢基础经济才是真。
海南是国际旅游岛,旅游业模式简单,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旅游项目,都说旅游是世界上最难做的行业。国际旅游岛,怎么个国际,旅游岛游什么。这些都是需要细细考虑的。旅游是要有辅助链接的,玩、吃、住、行要形成一条链。要想做好旅游,还得重新审视、规划、创新,只有独步天下的才能吸引游客。种好梧桐树,才能招凤凰。
海南当家人无论怎么做,经济怎么搞,岛民必须有受益,只有岛民受益了的,才是老百姓认可的,才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才是被人民永远铭记的。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7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