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阶段·新格局·新理念下的海南文旅市场展望
海南的文旅发展已经迈入了“十四五”规划的新阶段,并在国家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理念指导下,同时具有国际旅游岛、海南自贸港等新的发展战略平台,那海南未来的文旅产业发展前景会怎样呢?
政策扶持力度大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明确海南要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战略定位,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随后各项政策文件密集出台,迄今已发布78项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
国家政策的扶持,是海南下一步文旅发展的最大的利好,我个人十分看好下一步海南文旅的发展。
目标和定位更高
2020年12月,海南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对海南未来的文旅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期待。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内,还是社会各界,对海南文旅的发展期待都很大,但我认为,海南目前要做扎实的只有两件事,那就是一心一意做好文旅,第二件事就是自贸港,把这两件事做好,海南就足够成功了。
海南未来的文旅产业发展有哪些机会
现在海南规划了很多旅游的关联产业,包括免税购物、康养、文化、体育等等,采用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可以与文旅关联,“旅游+”也不能乱加,我们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把文旅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但是文旅与其他产业之间其实应该是有逻辑关系的,跟文旅不发生逻辑关系的产业很难存活,同时,有很多产业,本身不适合在海南发展,即使引进来了,也很难在海南生根发芽。所以对海南的文旅产业发展来说,不能盲目自大,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发展。下面我来分析一下文旅在各个业态的发展具体情况和机会。
旅游+ 免税购物
我认为这是海南文旅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我们先来谈谈旅游加免税购物给海南带来的一些利好。我首先谈谈香港吧,我们大家都知道,在香港的疫情和动乱之前,每一年我们内地到香港旅游的人数以及消费的金额是非常巨大的。香港作为全球知名的免税购物港,仅内地游客一年在香港购物金额就高达近700亿元,这个数字是多么庞大。
我们现在谈到去香港旅游,虽说是旅游,实际上是购物,最多我们去看看香港的一些街景、海浪。那么,海南也有海浪啊,如果拿海南的环境和香港相比,明显是海南的更优。那么如果海南开放了免税购物,那些人就不仅仅是去购物,我们还可以去海南旅游,比如我们去海南的免税店购物,去了商场之后,我们还可以到周边的沙滩去走走,吹一下海风,享受一下周围的风土人情。所以说,开放免税购物的政策对于海南来说是相当好的,香港因为动乱和疫情,以及涉及一些国际形势的问题,再和海南的资源环境一对比,明显是海南的环境更占优势一些。海南的旅游与免税购物的结合,将会给海南带来巨大的发展利好。
旅游+ 康养
海南大力发展康养旅游正逢其时,有基础、有条件、更有优势。
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日益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海南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随着国家及海南对自贸岛健康服务业的支持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医疗旅游政策的落地,康养、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更是迎来黄金期。
未来,海南应在培育康养项目的基础上推进业态融合,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拓宽康养旅游产业链,打造复合型、多维度、跨业态的康养旅游产品,为消费者打造多元化体验。
海南还应发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示范区示范作用,继续引进顶级医疗及养老项目,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医学及养老人才,建立海南自贸港医疗健康旅游指导标准,推进康养旅游市场的规范化运营。
旅游+ 文化
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当仁不让的大旗,海南的文化旅游仍是待挖掘的宝藏。
海南旅游的吸引力不能再局限于碧海蓝天、椰风海韵,而是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通过文化加持为海南旅游注入新生机,丰富旅游新内涵。
海南文化体系包含但不限于黎族苗族文化、海洋文化(南海文化、海洋渔耕文化)、热带山地雨林文化、热带山水田园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对于这些文化体系的旅游产品开发,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浅表型、观光型的跟风开发,而是急需转型为体验型、复合型、差异化开发,以满足日益增多的从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的旅游需求。
旅游+地产
近年来,一方面海南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不断,决心“去房地产化”,这实质上是与中国式“投资+投机”的房地产一刀两断。另一方面,海南“10种鼓励类房地产”,因为海南自由贸易港要继续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离不开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科技地产、医疗地产、物流地产、工业地产等产业类地产。
所以,旅游地产实际上也是海南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的“抓力点”,让海南的房地产不再局限于居住,未来海南房地产商必须由传统产业思维调整为升维发展逻辑,将房地产与与旅游、医疗、教育、大健康、体育等产业跨界融合,实现项目功能定位的优化,完成传统地产开发商到城市服务商的角色转换。
当然,海南的文旅地产发展,不能打着文旅的旗号,结果只是圈地,做地产,不做产业,这在海南是没有未来的,这也是海南这么多年在房地产政策方面反反复复的原因。
旅游+体育
体育运动的体验性将为深度游带来新契机。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和个性化旅游体验的追求,体育旅游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体育旅游业正在成为海南拉动消费的新热点。
未来,海南应该在海南三大赛(海帆赛、环岛赛、海南高尔夫公开赛)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国际大赛“落户”,打造海南体育旅游金名片,提升海南知名度。同时,要多举办以市民游客为主要参与主体的接地气的大型比赛,侧重吸引游客参与并消费,让体育真正有机融入本地旅游发展。
另外,海南未来应该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供给,大力推广体育旅游产品、线路,满足游客愈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深入挖掘美丽琼岛“体育+旅游”的市场潜力和社会效益。
4、海南要做出哪些改变?
优化营商环境
很多人跟我说过,海南的营商环境不尽如人意,也有很多文章披露过海南营商环境的需要大量改进,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想,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是什么?除了政策宽松、税收优惠、服务周到,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诚信,从我们当地的政府,到我们的海岛的居民,诚信能不能最好,这是改善海南营商环境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完善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管理政策
现在我们国内的很多富人把资产转移到国外去,跑到国外去买房,为什么不把他们留在海南。
我觉得现在海南对房地产的限制过多,我认为不应该是限制,而是我们要强调,你要在海南做房地产,你必须做好什么?比如说我们做文旅地产,或者要做康养地产,你必须制定好标准,制定体系,而不是限制开发,限制购买。
海南最初是以土地财政发展起来的,现在限制房地产的发展,而其他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尤其是文旅地产,更需要房地产的带动,那么现在一刀切,对海南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一个很大冲击。
所以现在海南要做的,是改变过去完全依赖土地财政的这样一个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房地产用地出让与文旅产业用地出让进行捆绑,降低资本的投资成本,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通过土地政策的杠杆作用,产业得到发展了,财政收入增加了,这才是海南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的长远之计。
当然,房地产如何发展,如何与文旅结合,这需要兼顾本地居民的民生,我认为可以实行分类管理的方式,既保障岛内居民的居住利益,又有序推动岛外居民的度假地产市场发展。
今天我讲的就是这些,这都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也不一定正确。如有不足和错误请大家给予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