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院,大医为民。
众所周知,医院不是衙门也不是寺庙,更不能建在荒郊野外。毕竟医院重临床,重实操,如果没有病人,医院和医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因此,医院必须要走进百姓,贴近百姓,这样才能更好服务百姓!
所以,老百姓在哪里医院就要开在哪里!
要以人民为中心,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医院的设立与搬迀都是不可轻率决策的大事!
尤其是一个“百年老院”搬迀大事不但涉及一个城市不可多得的医疗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问题!
而且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百姓方便就医和公平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作为老海口人,大家都知道,龙华路是海口中心老城区,从早到晚车水马龙。
全国有许多龙华路,但龙华路上有个省人民医院的恐怕只有我们海口市了!
据2020年11月的人口普查统计,海口市龙华区常住人口为797684,接近80万。
这是海口市人口最稠密,老海口街区最多,老海口人最多的一个区域。
有的老海口人生于斯,长于斯,祖祖辈辈几代人都长期生活这里!
一百多年以来,不管世事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春夏秋冬,哪怕是春节,龙华路上的海南省人民医院为周围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都是一天没有间断过!
作为海南最早的三甲医院,周围百姓早也习惯了省人民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为什么现在要把这个优质医疗资源搬走或者置换呢?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有关龙华路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即将迁走并置换成另一家医院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海南省人民医院不少老职工和周围居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并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民情民意。
作为龙华区排名第一的优质医疗资源,存续还是搬迁,不能采用简单思维!
既要尊重历史,也要尊重现实,更要尊重民意!而且,还要有合法程序,透明公开,依法公示!
现如今的龙华路省人民医院门诊部(龙华院区)已然成为海南岛历史最悠久的不可移动的医疗历史文物,是否搬迁不仅仅是海南省人民医院内部的事,也不仅仅是海南省医疗卫生健康系统内部的事!
它涉及到方圆数以十万计老百姓便捷就医的民生大事!同时涉及到保护历史文物不被消失的大事!历史文物古迹不可再生!
每一个人,无论生老病死都是免不了要和医院打交道。
可以说,每一个人一生都离不开医院!
因此,人们选择栖居之地时,附近有没有好的医疗资源,特别是看病是否方便?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据了解,光省人民医院龙华门诊部所在的滨海街道办常住人口都接近十万人,不但包括博义,盐灶,八灶等老社区,还涵盖了滨海新村,水产码头,得胜沙,骑楼等邻近区域,甚至辐射到国贸,海府路,海甸岛等外围地区,同时还涉及海口一中,九小,八中,二十小以及港湾实验小学等众多中小学校师生医疗保障的问题。

此外,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光绿地盐灶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安置房就达7499套。
令人费解的是,难道有关部门在决策搬迁龙华路省人民医院门诊部时,没有注意到周边如此庞大的住户包括众多学校师生的医疗需求吗?涉及众多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为什么不公示?不征求一下当地老百姓的意见呢?
“以人民中心”不是一句囗号,必须落在具体的事情上!
一枝一叶总关情,百姓利益无小事!
作为难得的一家“百年老院”,作为海南百年医疗文化文物启航与承载之地,作为方便市民就医,公正分配优质医疗资源的三甲医院,龙华路省人民医院是否有必要搬迀的问题就是一块“试金石”,广大百姓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