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空经济区已有顺丰、圆通、菜鸟、邮政、京东等7家仓储物流企业落地;中州航空迁址江东新区,成为海南自贸港第一家全货运航司,金鹿公务、华龙航空、晋祥航空等公务机头部企业集聚美兰机场发展,覆盖公务机运营、维修、地面服务全产业;引入跨境电商企业32家,美兰机场国际货站顺利完成跨境电商“9610”出口首单业务,国内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傲基科技完成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9710”“9810”业务,并完成“9710”及“9810”出口退税业务及德国海外仓申请。
在江东新区的产城逻辑中,我们看到了清晰的发展思路,产业优先,不急于造城,适当留白,给未来更好的选择。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打基础,也就是规划先行、基建先行、公共配套先行。
规划先行。江东新区搭建了“1+6+13+16”规划体系,即1个总规、6个重点片区规划、13个重点专项规划及16项前期研究。目前,《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6个片区规划及部分专项规划已经完成。
基建先行。江东新区路网建设可谓有目共睹,文明东过江隧道在市民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建成通车,创造了江东速度,新建成的白驹大道,道路之宽阔、景观之优美,令人感慨。江东新区共规划新建道路共630公里,目前完工、在建和年内计划新开工道路260公里,占总规划里程的41%。
一组数据也可以从侧面印证江东新区在基建投入上是非常大手笔。2022年1-10月,江东新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303亿元,占海口全市三分之一,占全省重点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公共配套先行。城市的发展,政府最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公共服务配套——建学校、建医院、建公园,其他的交给市场来完成。学校方面,除了有桂林洋大学城(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琼台师范学院等高校已入驻),北师大附属学校、新琼小学、哈罗国际学校、枫叶学校、寰岛实验学校等已陆续建成。医院方面,海南省中医院已基本完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正在建设中。公园方面,已建成迈雅河、道孟河、芙蓉河三大湿地公园和江东大道、白驹大道、琼山大道等城市绿廊。
如果我们一定要描绘一下江东新区的发展阶段,那么,2020年前就是谋划、规划的准备阶段,2020-2025年,是大规模基建、公共配套建设、招商引资的产业初起阶段,2025年封关后,则将迎来产业大发展、城市勃兴的阶段。
可能大家都在期待2025年后的新阶段,笔者个人认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滨江东路和南渡江滨江公园的建设。这意味着,在江东新区的“一港双心”中,依托美兰空港的临空经济区、滨海的总部经济区已基本成型的前提下,滨江的国际活力新城将成为江东新区皇冠上那颗耀眼的明珠。
这就是江东新区的产城逻辑,产业优先、以产兴城。抛弃过去的路径依赖,走一条全新的路殊为不易,最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我们希望,这一回,我们将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