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海口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调整省外来(返)海口人员疫情防控政策的通告”,也就是下面这一条。

我逐字数了数,不算温馨提示部分,不算标点符号,真正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即日起,对省外来(返)海口人员不再实施分类管控。”正好20个字。
正所谓“字数越少,事情越大”。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这是一种顺势而为。一方面,北方已天寒地冻,渴望来海南享受温暖的游客犹如遇见奶瓶的婴儿,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岛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也已焦躁不安,你看人家广州深圳,你看人家上海杭州,都已经不查核酸了,作为改革开放新标杆的海南自贸港,此时不“解”,更待何时?
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新冠病毒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但目前看,这是一种理想和奢望。我们都清楚,“对省外来(返)海口人员不再实施分类管控”可能意味着什么。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海口通报的新增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几乎都是省外输入或在隔离管控中发现的。但是,我们还是做出了不再“分类管控”的决定,因为,除此之外又能怎么做呢?海南以外的多个省市已经做了诸如不再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防疫政策调整,海南也好,海口也罢,必然不能独善其身。力求完全拒病毒于宝岛之外,能堵得住么?隔离酒店都不够住的。如果再继续下去,企业完全复工复产如何实现?人民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年内的经济目标还要不要完成?一切的一切,也都在紧逼着我们。
至于海口不再“分类管控”之后,疫情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只能说,我不知道。不但我不知道,我估计很多专业人士也是懵懵懂懂。有人说,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人们的应对能力在增强,防控措施继续放宽势在必行,新华社12月5日还发表了题为《优化防控措施 树立抗疫自信》的时评,似乎为此做舆论支撑;也有人说,病毒对于人体的威胁还存在,尤其对于抵抗力弱的人群,现在谈放开为时过早。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抗疫三年,我们人类对这个病毒依旧还是一知半解。病毒从哪里来的,不清楚;病毒到底有多么大的危害,不确定;怎么去有效杀灭这个病毒,不知道。当然,这也算是正常状态,世界充满了未知,人类在宇宙万物当中,也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

电影《地心引力》剧照
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然做出了选择。就像昨天我重新温习的那部科幻电影《地心引力》一样,女主角在最后说“现在只剩下了两个结局,要么我成为一个传奇回到地球,要么在十分钟后化为灰烬。无论哪种结局,我都已经做好准备,坦然面对。”
是啊,我们都已经做好准备,坦然面对。我们希望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相信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来源:三点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