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打造的和美乡村,重在“内”个“和”

楼主:阿林KB 时间:2023-03-08 11:30:15 海南 点击:345 回复:3
脱水 打赏 看楼主 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国内有个很知名的作家,名字叫阎连科。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多年以前,阎连科和朋友去新疆游玩,由于当地风景壮美,朋友拿的两台相机,放了一台在草地上,拿着另一台且拍且走,草地上的那台相机就遗忘了。第二天回来找相机,相机被人放在由好几块大石头垒起的台子上,这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更容易找到。阎连科不禁感慨,“这件事只能发生在新疆,而不会发生在中国其他任何地方,尤其是我自己的老家,河南。”

  讲这个段子,当然不是要搞地域歧视,黑我们的河南同胞,而是想说,多年以来我们虽然经历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提升和满足,人的心灵境界、思想情感却似乎并没有坚守住那份原始的纯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复杂了,诸如拾金不昧路不拾遗这样的善举,总感觉仅是出现在好人好事的宣传稿件中,离我们的生活却有着距离。

  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硕果仅存让我们惊喜万分。跟着#海口和美乡村入画来 采风团走访了海口周边的几个村落之后,我忽然发现,想要的珍惜与可贵,原来很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打赏

1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举报 | 楼主 | 埋红包
楼主发言:2次 发图:8张 | 添加到话题 |
楼主阿林KB 时间:2023-03-08 11:32:10 海南
  在秀英区的石山镇,不管是美社村还是美富村,名字里透着美,村子里也藏着美。据讲解员介绍,在这些村落,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平时不管家里有人没人,院落大门都可以放心开着,到访的游客也可以随意进院拍照参观,真正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这些村落,家家传家风,户户有家训,村村有村规,当地乡村人居环境的治理,主要靠的不是行政干预,更多是村民的自觉;在这些村落,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有丘浚兴建施茶亭,有迈宝献水吕洞宾……故事或许仅仅是故事,传递的却总是真善美的理念。

  

  

  

  

  在龙华区的昌学村,则至今流传着晚清时期该村吴恒谦、吴恒升“兄弟同科,捐资助学”的佳话,崇文尚教的文风生生不息。现在,这里更是“悄悄”聚集了众多国内顶尖的漫画创作者,老村面貌焕然一新,动漫元素随处可见,新兴产业潜力迸发,真正成为既有崇学忠孝文化历史传承,又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和美”乡村。

  “和美”这个词最近提的比较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也是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

  “美丽”已经基本实现,“和美”则主要是突出“和”。单纯的美丽,可以靠外在的点缀修饰,是可以用钱砸出来的。“和美”则需要更多的历史积淀,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是把中国传统的和文化纳入其中,提醒人们不仅要形式美,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翻看我们中国几千年有据可查的历史,劣币驱逐良币、小人战胜君子的情况比比皆是,也正因这样,重拾敬畏感悟、淬炼思想信仰的“和”才变得弥足珍贵。海口奋力打造的和美乡村蓝图,树立的和美乡村典范,也正是体现内在的和谐、内在的美,更强调乡村主体村民的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是在“内”个“和”上下功夫了。
作者:原来数字号 时间:2023-03-08 11:44:30 海南
  请解释3月6日的帖子为什么可以置顶。
作者:原来数字号 时间:2023-03-08 16:57:21 海南
  帖子可以暗箱操作置顶,难免让人想到用户的隐私和个人资料是否得到尊重和被保护。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