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英区的石山镇,不管是美社村还是美富村,名字里透着美,村子里也藏着美。据讲解员介绍,在这些村落,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平时不管家里有人没人,院落大门都可以放心开着,到访的游客也可以随意进院拍照参观,真正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这些村落,家家传家风,户户有家训,村村有村规,当地乡村人居环境的治理,主要靠的不是行政干预,更多是村民的自觉;在这些村落,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有丘浚兴建施茶亭,有迈宝献水吕洞宾……故事或许仅仅是故事,传递的却总是真善美的理念。

在龙华区的昌学村,则至今流传着晚清时期该村吴恒谦、吴恒升“兄弟同科,捐资助学”的佳话,崇文尚教的文风生生不息。现在,这里更是“悄悄”聚集了众多国内顶尖的漫画创作者,老村面貌焕然一新,动漫元素随处可见,新兴产业潜力迸发,真正成为既有崇学忠孝文化历史传承,又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和美”乡村。
“和美”这个词最近提的比较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也是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
“美丽”已经基本实现,“和美”则主要是突出“和”。单纯的美丽,可以靠外在的点缀修饰,是可以用钱砸出来的。“和美”则需要更多的历史积淀,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是把中国传统的和文化纳入其中,提醒人们不仅要形式美,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翻看我们中国几千年有据可查的历史,劣币驱逐良币、小人战胜君子的情况比比皆是,也正因这样,重拾敬畏感悟、淬炼思想信仰的“和”才变得弥足珍贵。海口奋力打造的和美乡村蓝图,树立的和美乡村典范,也正是体现内在的和谐、内在的美,更强调乡村主体村民的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是在“内”个“和”上下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