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2月22日,由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拍卖的6000万股海南椰岛股份开展二轮竞拍。
这批股份原由北京东方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由于实控人冯彪质押股份后无法偿还借款被执行拍卖,这批股权共分为8个拍卖标的,每个标的750万股,起拍价9037.5万元。
经过三百多次竞买叫价,此次6000万股海南椰岛股份的竞买人分别为海南信唐贸易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全德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胡彦斌、韩莉莉、钟革、张宇。拍卖结果显示,海南信唐与全德能源分别拿下1500万股,其余4人则各拍下750万股。
至此,东方君盛所持海南椰岛股份缩减至350.45万股,持股比例为0.78%。
而原第二大股东海口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将以13.46%的股份“被动”成为海南椰岛第一大股东。
此次海南椰岛的股权拍卖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这批股份被拍卖后,会导致第一大股东直接易主,因此引起市场多方猜测。
此次拍卖之前,东方君盛持有海南椰岛14.17%的股份,而第二大股东、海口市国资委下属的海口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约13.46%,两者差距很小。
随着实控人冯彪股份被拍卖,实控人出现缺位,海南椰岛经营基本面趋向恶化,内部管理也存有巨大失控风险,企业发展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可能再度面临退市危机!
上一次类似的退市“生死局”发生在2018年。
在2016、2017年连续两年亏损,且2018年上半年亏损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已经戴帽的ST椰岛最终是国资公司出手,通过卖楼让海口另一家国企接盘才扭亏为盈,保“壳”成功。
如今,历史似乎要再度重演!
国资公司如今被动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国资公司如何抉择?会不会再度出于相救呢?冯彪又会甘心这样出局吗?他又将以什么样的“姿势”出局?
有着70年历史海南椰岛又将何去何从?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沦落的?
套用当年海航接管组负责人顾刚的一句话“这么好的一个集团怎么就走到了今天呢?”
当年顾总团队拯救海航时说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一问惊天下”!
同样是海南的知名企业,海南椰岛如今也步当年海航之后尘:股权质押被拍卖、内部人控制、资不抵债、员工朝不保夕……为什么就没人关注了呢?
作为事实上已是“第一大股东”的海口国资不应该继续“被动”下去,更不能“躺平”,而应该像当年省委省政府全力拯救海航那样拯救海南椰岛,毕竟海南的知名品牌不多了。
中国资本市场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一“资本玩家”是很难做好企业实体经营的,这个是由“资本的逻辑和玩家的基因”所决定的。
同样地,上市公司的运营也不是国资委简单委派一个政府官员可以胜任与驾驭的。
这两点结论其实在海南椰岛这几十年兴衰历程上已经真真切切都得到了验证,其代价与教训都是巨大的,希望将来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七十年海口老企业能否重归正轨?
三十年前1.2亿都没卖的知名本地品牌能否再创辉煌?
上市二十三年的海口国资唯一上市公司能否“根留海囗”?
今年正好是椰岛企业创办七十年,理论上离百年企业还差三十年!
海南椰岛在等待新的“主人”,也在等待一次“重生”。
经历了国营小厂,管理层创业,改制上市,国资委派,民企控盘等起起落落的几个阶段,老梁和椰岛的老员工们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股权架构,什么样的公司治理结构才是最适合海南椰岛?什么样的团队才能让椰岛走出困境?
作为椰岛公司兴衰历史的见证人,老梁这些老员工应该是很有发言权的!
他们当然也是有话要说的一一解决椰岛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找到真正懂椰岛懂经营的带头人和团队。
在这一点上,椰岛应该回头向曾经是一墙之隔的兄弟企业——椰树集团学习,关于这个话题,后续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