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司机乘客停车休息充电加油的场所,在这个满足出行需求的重要补给站里,餐饮、零售是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速服务区一般不走“回头路”的特性,也给一些“消费陷阱”滋生了空间。“红牛”饮料司机朋友们都不陌生,需要提神醒脑的时候,在服务区的超市里随手买一瓶,是稀松平常的事儿,但您买的“红牛”真的是您以为的“红牛”吗?
“我是经常送货的人,我也经常买红牛,那天我在服务区里买了一瓶红牛,喝了感觉好像有点不对,是不是包装换了。”王先生是一名货车司机,日常工作便是来往各市县之间送货,有时开车觉得疲惫了,便会买一瓶提神饮料,去年的一天,王先生在琼海和文昌交界处的一个服务区价格标签写着“红牛”的货架上,拿了一瓶红牛,付费8元后便驾车离开,等喝完饮料后他留意到,这瓶“红牛”和他之前购买的“红牛”看起来有些不一样。所以,驾驶一段时间过后,在另一个高速服务区的超市,他留心观察了一下。

“在别的服务区我也看到,有两个“红牛”在那里,价格也都是一样的,我是觉得是不是假的,我就打了12345。”接到举报线索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发现这款“能量专家”红牛维他命运动饮料,其商品外包装上使用的商标标识、图案、中文、外文词语、包装等元素均与红牛饮料的包装相似,这是“红牛”厂家的产品吗?执法人员的心里也打了个问号,随即,执法人员联系具有鉴定资格的深圳普盛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对两款饮料进行了鉴定,并出具了《鉴定书》。
“它这里明显带有“红牛”字样,会严重误导消费者以为这个就是“红牛”产品。整个的罐体跟正品“红牛”长得非常得相像,等于是“傍名牌”,我们这边给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局出示的鉴定文书上面,也是这样子如实地表述。”深圳普盛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法务维权经理黄智说道。
执法人员经过查询后发现,“红牛”商标、“Red Bull”商标及对顶牛图形商标、罐体3D立体商标均属于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所有。而这款“能量专家”饮料是由四川一家简阳嘉欣食品公司生产的。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执法人员并没有急于查处,而是进一步对全省的服务区进行了暗中模点,发现销售涉嫌侵权红牛注册商标的饮料的服务区经营主体竟高达20家。

“初步确定了在七个市县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存在这种情况的。回来我们开了一个部署大会,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派出了七个工作组,前往七个市县。在控制现场以后,于同一天同时开展执法行动。”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符毅向记者介绍道。
根据已掌握的线索,省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局派出7支执法队伍,分别奔赴文昌、琼海、屯昌、陵水、儋州、琼中、乐东7市县,联合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组成20个办案小组,分别对高速公路两旁服务区的20家商业主体进行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