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回忆炒股经历:
2007年年初开了股票账户,开始了我的炒股生涯。开始入市资金很少,但基本也都是亏损状态,上证从2250点涨到6124点,期间基本没赚,但6124点跌到1800多点的时候亏损居然达到了65%之多,这还是很多补仓都是在6124点下跌到1800点之间进行的,好在资金不多,总共也就入市20几万吧,损失也就10几万吧,感觉就是糊里糊涂的大牛市就结束了,稀里哗啦的就跌倒1800多点了。由于亏损太大,只能卧倒装死,只少量补仓,不割肉。
2010年的时候,手头有了近8万的现金,刚好那时有新股申购,而且是现金申购,这时手上的股票仍处于深套之中。于是就开始申购新股,当是新股是有破发情况的,申购之前要做足功课,明显有破发迹象的就放弃申购。就这样坚持打新一直到2015年股灾停发新股为止。从2010打新开始,一直到2015年,这期间一旦有现金进账就赶快投入打新,有时候连一个月的工资也要急忙放进账户当中。后来还办了一张信用贷款卡,年息6.85%,也套出来投入打新当中。2015年年初还跟网友学会了融资融券业务,利用手头股票市值抵押融资套现,通过一卖一买套现的资金用来申购新股,最多的时候能套现200多万现金,大大增加了中签几率。期间打新基本都是赚钱的,个别股票会亏损,但亏损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少部分股票不亏不赚,大部分新股都是赚钱的。比如太空板业和日出东方亏损,齐翔腾达不赚钱,海南橡胶赚钱,股灾前的美康生物、博济医药、先导股份更是大赚特赚。
2014年下半年,A股从2000点涨到了3100多点,这半年很多个股尤其中小个股基本都解套并且很多都开始赚钱了,我也一样,全部解套,并且还有了盈利。然后2015年上半年大盘继续上涨,账户继续稳步盈利。
时间来到了2015年6月19号,这天A股暴跌,跌幅达6.4%,凭个人直觉(只是直觉,没技术分析)这波人工牛市结束了,因此当天全部清仓,打算落袋为安,后观其效。回忆到这里一阵心痛,痛在我清仓后一同事提醒说,难道你不打新了,好像提醒的对啊,于是这天收盘前又买入大约12万的市值,这次买的是像中石化这种大盘股,认为相对比较安全,可是后面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A股暴跌,发生了第一轮股灾,中石化等大盘股同样暴跌,12万元市值连续几天时间跌掉60%多,几天以后趁大盘反弹,余下的5万市值全部割肉清仓,成功的躲掉后面的第二轮股灾和第三轮股灾。
继续回忆,清仓后的日子是枯燥而无聊的,由于清仓后资金全部进入了楼市(后面再讲买房的故事),A股账户和银行账户都空无一文,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后面买房借的)。因此从2015年年中到2017年4月之间基本都是在强制储蓄来还外债,这期间换手机都用的1000多块钱的小米手机,以前至少都是买3000多的三星手机。
2017年4月份,实在耐不住寂寞,就从银行信用贷款卡上套出10万元现金,进入了股市,一方面用于市值打新,这一波持股很短,小赚了10点不到,感觉行情不太好,就又清仓退出,还掉了信用贷款。这一波除了稍有盈利,还中了一只新股,赚了3万多元,比较庆幸。
接下来又是清仓后的枯燥和无聊,到了2018年下半年,提前还掉了银行贷款70万(买S市商铺的商业贷款,利率上浮20%,很不划算)和其他外债30万后,感觉一身轻松啊,好日子又要来了!
还掉外债和银行贷款后,很快手上就又有结余了,陆续开始进入股市,2019年开通科创板,继续申购新股,遗憾的是,至今未中一只新股,反而市值还有20%多的亏损。截至今日,还亏损约15%,市值接近30万。
从2010年打新开始就养成了股市记账的习惯,哪只股赚多少,哪只股亏多少,都记录在案。连哪只新股用的融资套现的成本都记录下来,作为打新成本进行核算。在此也建议股友们也养成记账的习惯。由于打新过程中是不断增资的,还有新股赚的钱也在其中滚动,所以无法精确计算打新的收益率,但是凭心而论,每年打新收益20%应该是有的,这里每年是指有新股申购年份,停发新股基本就买银行理财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