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花生和酒。开始说说一个真实案例吧。
8月底我在广州增城朱村这边认购一套房子。当时就是纯粹过去看看,没想着要定下来。但是看到现场氛围浓烈,上有横幅大写着“买在学校官宣前,即将涨价5%”,下有海报展示“公立小学9月开学,即将涨价5%,倒计时3天”;中间有楼盘销售拿出内部聊天记录,写有“9月1日系统正式上调5%面价,谁没跟客户讲清楚客户闹事谁走人”等字样。于是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出现了。我头脑一热,当天下定了。。。
想着现在不买,过后再来,就要涨价5%了,140万,就是七万块啊。一年收入了。
但是买入后,发现入坑了,房价不升反降,而且一降就是百分之十。哦噢,两年收入没了。想维权申诉怎么办???
百度一通,发现该楼盘不简单啊。
该楼盘之前也是因宣传问题被行政处罚过,第一个是在2019年初因为宣传多个朱村第一,违反广告法被处罚23万。
第二个是2020年因为公立学校还没落地就大肆宣传,省级公立名校、双语幼儿园等即将交付运营,涨价在即。不过这事闹大了,业主集体维权,闹到上了广东新闻DV现场,这个就情节严重了,重罚130万。
(短视频平台可搜:广州业主冲着省级公立学校买房,没想到得到普通村校)
所以,看到了吗。即使证据确凿的举报,也就罚个二十来万。那个能量大点的闹到上了新闻的,也就罚130万。但是平常百姓,连充分举证的证据都比较难收集,更别奢想能闹到上新闻了。所以,违法成本就是二十来万。并且是多方取证的情况下才能成功。
而平常的单个人举报的结果是怎样呢。以我为例,结果就是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