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再改,继续控制增长率,还是维持
1988年4月,“行政院”通过再次修订的《纲领》,以及修订后的《方案》,把目标延至2000年,人口自然成长率降至8‰,同时在第一条的措辞上进行了些微更动:
原条款:加强人口教育, 缓和人口成长。
修订后:继续实施人口教育,推行家庭计划, 以缓和人口成长。
修订后的条文彻底根除了专家“国家控制生育”的念头,明确“家庭计划”,并为政策转型埋下伏笔。紧接着1988年6月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政策政纲案”,提出“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 重视优生保健, 提高人口素质, 维持适当人口增长率, 实施区域计划, 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它使“控制人口增长率”的位置从第一变成了第二, 而且提法也由“缓和”变成“维持”。
由于国民党当局在人口政策上对“第二”和“第三”向来有“大说小干”或“只说不干”的传统, ,这就强烈地暗示刚刚通过的《纲领》修改稿有不合理的地方, 表露出当局打算将人口政策从消灭增长率移转到保护增长率。
因而这提法上的变化引起舆论界和人口学界的关注,有专家担心“如此修正可能对民众有误导作用, 才刚开始下降的人口增长很容易迅速反弹”
为此, 内政部长吴伯雄矢口否认二者有不同, 并表示,“2000年人口白然增长率降至8‰的目标不会变”。
但令人口专家郁闷的是从1989年开始, 家庭计划的宣导口号被改为“两个恰恰好, 一个嫌太少”。好在令专家们欣慰的是,仍将完成增长率控制的预期目标,台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68年的23.43‰大幅下降至1991年的10‰。
1991年统计,育龄妇女平均总和生育率由1981年的2.455个下降至1.7个, 已经低于人口的替代水平。
只是面对1992年台湾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6.7%的比重,专家们再三作出的养老不成问题的保证,让当局感到怀疑,所以未到预定的2000年,就提前再改《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