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玻恩出生于德国东部工商业和文化名城布雷斯劳(二战后划给波兰,改名叫弗罗茨瓦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布雷斯劳大学的生理学教授。1901年起,玻恩先后在布雷斯劳大学、海德堡大学和瑞士的苏黎士大学求学,1905年进入当时的欧洲大陆最牛学府哥廷根大学师从世界一流数学大师、物理学家希尔伯特和闵可夫斯基(Minkowski),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去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1909年回到哥廷根大学物理系执教,后来又到过柏林大学与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并肩工作并与二位结下深厚友谊。除了量子力学外,玻恩在晶体理论、光学上均有重大建树,晚年醉心于研究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
1921年玻恩担任哥廷根大学物理系主任,把哥廷根建成了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足以匹敌玻尔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使哥廷根在成为全世界的数学圣地之后又成为全世界的物理学圣地。实际上,所谓的“哥本哈根解释”,其核心内容并不是哥本哈根的玻尔的解释,而是哥廷根的玻恩的解释。在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中,玻恩始终都是一位核心人物。当然,在20世纪科学界的大师当中,他的低调也是排第一的──这个第一,似乎没见有人去跟他争抢。曾经跟玻恩有过合作的控制论创始人维纳(Wiener)对玻恩有个评价:“玻恩总是镇定自若,温文尔雅,……在所有的学者中,他是最谦恭不过的了。”玻恩一生沉醉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和杰出人才的培养,他思想极具开放性,讲课富有吸引力,待人充满亲合力,所以,他的合作者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鲜有人能与之相比。

年轻时的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