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脑子里都产生很多灵感,像挤牛奶一样源源不断地出来。这应该说是好事,nice(奶思),但正像奶牛也有难受的时候,尤其是涨满了没及时挤出来,会影响内循环。与其让它们占用我个人的脑力存储空间,不如释放出来,成为公共资源,需者自取。
我平时多关注时事新闻,娱乐圈各种撕我一般不放在心上,懒得看。前段时间有个网友跟我说她喜欢看李雪琴,因为李雪琴战胜了抑郁,和她有共鸣。我鼓励她说进入放松状态挺好的。其实当时我不知道李雪琴是干啥的,只知道很火,直到最近关注了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才发现爱玩谐音梗的“雪国列车”CP组合。有一些谐音其实我们之前早就玩过了,当时我还有点担心,“谐音”又通“邪音”、“邪淫”等,玩多了可能自己会掉进去。那如何扭正谐音呢?我直觉它就像一个自成循环的螺旋体,是有内核的。妈呀,写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一只大大的蜗牛。
其实,谐音在汉语言和中华文化中早就有了,歇后语就是典型的谐音文化,一语双关。
谐音,可以是和谐之音,诙谐幽默,也可能是邪狭之音,它有多面性,是文化现象,深入探究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收获。
扭转谐音解密语: 男人和女人
语言被创造可能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或许还隐藏很多秘密。各语言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内在的关联,本文来探究man(男人)和woman(女人)。
woman= wo+man,“wo”是“我”,是自己;“man”一般指的是“男人”,也可以泛指“人”。两项合并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女人。可见,女人不仅要做好自己,她还需要另一半,一个完整的女人背后要有一个很man的人。如果一个男人对自己作为男人的身份认同感都很模糊,甚至不认为自己是人,那么他是不配拥有任何女人的,因为他只做自己,没有为女人成为完整的个体做出贡献。即使他强行与女人发生联系,最终也会因为他拥有的是一个不完整的残缺的人而使关系失败。
“woman”还通谐音“我们”,也就是说女人从来不是一个人孤立存在。她要称得上女人,就要有第二个人或更多人加进去,要么是儿女,要么是另一半,否则她就还是个女孩,或只是“阴性”。
再来看看"man"这个词。man=ma+n, "ma"是妈,"n"是"门",从妈妈的宫门里呱呱出来,就成为了人或男人。妈妈本身就是女人,可见,女人是每个人的必经之门。深谙此门道,才能称得上是男人,才够man,否则就只能是son(儿子),它又通谐音sun,是阳性(太阳)也是孙子。不是所有的阳性都可以称之为男人,怂样的男性就被叫做孙子。
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生成了人类human。human=hu+man,就是互相、彼此都是人。人时不时互相幽它一默,humor,互墨。humankind,本义是要人们友好相待。但毕竟是人类,做人就是累,一起拧巴起来就成了互慢啃,互相折腾慢慢走向死亡,一点都不kind,不忍看了。
这就是human being, 人类病: 有时候nice,有时候耐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