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门
传统文化中讲的辩证和黑格尔讲的辩证不是一个概念。老黑的形而上与传统文化的形而上也不是一个概念。
而不知全面又何谈片面呢,或说如果如果不能全面,也就没有理由苛责片面表述啦。进一步说既然不能清晰表述又怎么有正确判断呢。。
现代哲学缺乏实用性,以西方哲学思维为基础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井底观天。
网摘: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非直接性的问仁,孔子回答问题的角度各异,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
语法也好字典也好,都是学习工具,当然不要被工具束缚。
比如孔子对仁字的用法。
1、樊迟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子贡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另有两次,间接提及。)
3、子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仲弓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5、宰我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6、司马牛
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7、原宪
(原宪问仁)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8、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