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flk 2016-04-19 02:44:52

-----------------------------
上面这些美食都是些当地的地方传统名吃,它是老雒阳食府对散落在民间的宫廷大宴、地方名吃和民族风味进行发掘拯救,去粗存精,推陈出新,形成的极具文化品位、地方特色的传统风味。
当地人说,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在这儿,给小伙伴们讲讲炸咸食的由来,如有不对之处,欢迎各位更正。
据说“咸食”是从“显食”一词演变而来的,它还与“洛阳王”吴佩孚有不解之缘。
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吴佩孚荣任直鲁豫巡阅使,被称为“大帅”。吴佩孚虎踞洛阳,在其最鼎盛时期,拥兵数十万,控制着当时的直隶、陕西、山东、河南、湖北等省。当时全国有18个省的督军、总督的代表机构设在洛阳,洛阳成为各方仰望的中心,被时人称为“西宫”。由于吴佩孚当时已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阀,洛阳实际上成了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按“贿选总统”曹锟所言:“只要洛阳打个喷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
1924年4月22日,吴佩孚五十寿辰时,全国各地来洛阳向他祝寿的达官显贵、文化名人及各国驻华使节有六七百人之多。在人声鼎沸、香气氤氲的盛大寿宴中,有一位名叫张显的地方官员将一个食盒放在吴佩孚的面前。吴佩孚打开食盒后,一盘黄灿灿的油炸食品跃入他的眼帘,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大帅起身亲尝数口后,顿感香味绕舌。当听说这是用萝卜做出的时候,大帅更是连连称奇,赞不绝口。张显解释说:“连年战火,百姓民不聊生,在下只有送此薄礼,还望大帅见谅。”大帅听后,似有所悟,点头称道。后来,人们便将这道美食称为“显食”以纪念这位体察百姓饥苦的地方官张显。民国后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思想的进步,“显食”被改称为“闲食”或“咸食”。 这道美食是选用洛阳当地的胡萝卜和白萝卜,切成条后加入香料、挂糊,入油锅炸制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