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福寿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那山下的巴扎,就是实实在在的红尘俗世。巴扎里人声鼎沸,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贩云集于此,从周边各个乡镇赶来的村民们络绎不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巴扎”是维吾尔语集市、市场的意思。与城里的商场不同,在这里,农家院落的蔬菜、水果、牲口、木器等,永远是巴扎上的“主角”。
巴扎按照不同日期轮流出现在各个乡镇、农场之间。只要巴扎天到来,村口道路上就会出现各家各户的交通工具,向同一方向奔腾而去的壮观景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赶巴扎是驴车,21世纪,慢慢地变成了摩托车、电动车、敞篷的三轮,如今则有了小卧车。不过不管什么车,车上的孩子们都是兴奋地手舞足蹈,大人们也热烈地讨论着游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