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面目:既不励志,也不小资,更没文化的禅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07:36:00 北京 点击:150513 回复:4910
脱水 打赏 看楼主 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上页 1 2 350 下页  到页 
[《隐公元年》先中断一些日子吧,拿个轻松的东西打个穿插]
    
    
    
    序之一:八戒说禅,胜似唐僧
    
    
    
    猪八戒的所谓八戒,其实是有个来由的。
    
    佛门戒律无数,最基本的有五戒、有十戒,还有一种不大正式的情况:把十戒小小地打个折,除掉其中“不许积蓄金银财宝”那条,再把“中午以后不许吃饭”这条算作吃斋,于是,戒律就还剩下八条,这就叫“八关斋戒”,简称“八戒”。
    
    这种戒律是针对那些想临时体验一下出家生活的善男信女们特别准备的,持戒的最短期限只要一昼夜就够,哪天要想再过出家瘾还可以接着持戒,次数不限。所以《西游记》里用“八戒”来作老猪的法号,暗喻讥讽,真是恰如其分。
    
    我这番谈禅论佛,也是八戒之身,临时作几天善男信女,一颗心还常在西天和高老庄之间摇摇摆摆。
    
    当然,八戒说禅也有格外的好处,有劳动人民的朴实语言,也有无产阶级的朴素哲理,总之,尽量想让知其然的人能知其所以然,说的都是能让普通人一听就懂的话,如果换了唐僧主讲,博士以下学历的人都要被拒之门外了。
    
    
    
    本文从《坛经》入手,在梳理禅宗思想渊源的时候难免会由禅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学理纷争与中国佛教的传承演变——许多人认为禅宗是完全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其实并不尽然,禅宗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印度佛教、乃至印度外道那里找到源头的。连带对一些许多人都知其然的东西——比如“风动幡动”、“空即是色”,也会尽量讲出个所以然来,毕竟这些说法既不是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也不是不合逻辑的信口空谈,而是有着一些比较复杂的佛学背景的。
    
    也会澄清一些对佛教的常见误解,比如善恶有报、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天堂地狱……对了,有坐禅习惯的朋友最好别受什么影响,因为文中有很多篇幅都是讲坐禅有害的——天地良心,这话绝对不是我说的,而是慧能大师说的,禅宗别看名为禅宗,其实是最反对坐禅的。
    
    文中还会用到一些心理学知识帮助分析,但大家可别以为我能猜出那些古人的心思——不但我做不到,所有严肃的心理学家都做不到。
    
    
    
    还得说说,这个题材写起来是最容易招人骂的,所以动笔之先,很有必要找一顶大帽子来戴。
    
    《坛经》是佛教经典里惟一一部以“经”来称呼的中国僧人的作品,禅宗六祖慧能也是至今依然响当当的一位传奇人物。然而,当初胡适从新见的敦煌资料小心求证,得出结论说早期的禅宗史其实是慧能弟子神会编造出来的一部伪史,慧能的六祖身份也是被神会连蒙带骗地硬捧出来的,至于《坛经》本身,反映的也并非原汁原味的慧能思想,而是神会及其门徒们自己搞出来的。胡适的一连串相关文章不但挑战了许多人的常识,更挑战了许多人的信心,可想而知地引来了连篇累牍的批评。
    
    作为当时佛门的一位顶尖高手,印顺大师也开始奋笔批胡,但他的批评是这样开始的:“胡适所作的论断,是应用考证的,有所依据的。我们不同意他的结论,但不能用禅理的如何高深,对中国文化如何贡献,更不能作人身攻讦。惟一可以纠正胡适论断的,是考据。检查他引用的一切证据,有没有误解、曲解,更应从敦煌本《坛经》自身,举出不是神会所作的充分证明。唯有这样,才能将《坛经》是神会或神会一派所造的结论根本推翻。”
    
    当然,我这里写的并非什么考据文章,而是一篇通俗小文,而所谓通俗,只是说不像以前写的《春秋大义》和《隐公元年》那样详注出处和引文而已,并不意味着信口开河。所以,希望那些跃跃欲试要开骂的人能多以印顺大师为榜样。不胜感谢。^_^
    
  
  =========================================================
  =========================================================
    
  序之二:既不励志,也不小资,更没文化的禅
    
    
    
    不励志:如果溯本求源、考察一下核心概念,就会发现:别说作为佛门之一支的禅宗,整个佛教的根本主旨就是厌世的——赵朴初就曾经坦言过这个会令许多人不快的说法。其实佛陀时代和佛陀之前的时代,印度五花八门的宗教派别基本上都是厌世主义的,都说世界是幻象,人生是苦海,这是大时代的风气使然,后来佛教到中国以后,入世精神越来越重,及至现在,人们讲佛谈禅又一变而成为人生励志了,书店里卖一些现代版的佛经禅话常常会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快乐人生》这类书摆在一起,这一样是时代大风气使然。在宗教的种种要素之中,教义往往是最不重要的。
    
    
    
    不小资:佛教史上讲的禅宗,一般是指慧能创立的所谓南宗禅,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和“风动幡动”的那个,虽然随着禅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士大夫被吸引了进去,但南宗禅本来就是一支“农民禅”——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修行法门是自证自悟的小农心态,也不提倡钻研经典。当然,我用“小农”这个词绝对不是贬义,相反,比起同时代风风光光的那些占有良田千顷、奴婢无数、完全靠人供养的寺院僧伽来说,禅宗的自食其力精神只能让人产生敬意。
    
    但不管怎么说,农民禅毕竟是农民本色,这样的禅宗其实一点儿“禅意”都没有,往红酒里兑雪碧那是后来的事。“禅宗作为宗教的团体,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禅宗是农民的佛教。”——这些难听的话绝对不是我说的,我举报,这都是任继愈说的。
    
    
    
    没文化:禅宗真正意义上的祖师爷慧能,也就是《坛经》(或称《六祖坛经》)的主人公,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文盲。他本着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对传统佛典任意曲解和发挥,完全不顾文本的原始涵义,还常常会以毫无根据、空穴来风式的佛学理论攻击其他佛教宗派的根正苗红的精微义理,从不惮以文盲的身份挑战同时代的佛学大师。
    
    禅宗那个鼎鼎大名的口号“不立文字”大约就和慧能的文化程度有关。汤用彤曾举了四个例子来证实“禅宗史传之妄”,首先就把所谓“秘密相传,不立文字”给击破了,更推测说是慧能一系的后学们给自己争正统,因为慧能是文盲,这才量身定做了这个“不立文字”的传说。(尽管对这个说法我觉得还有商量的余地。)
    
    
    
    还有几句嘱咐:标题里的“面目”一词是截自“本来面目”,这个我们常用的成语正是出自《坛经》的,是慧能前辈的话,原本是指每个人都有的真实心性,这一心性也就是真如佛性,禅宗讲“顿悟成佛”便是要在当下的一念之间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一念之间”这个词也是从佛经来的)那么,我将要讲的,将会是怎样的本来面目呢?或者,到底会是本来面目还是面目全非呢?这就要交由各位自行判断了。
    
    在正文里,我会主要从佛学和历史这两个角度来切入《坛经》文本,关注的是禅宗的本来面目和来龙去脉——它的思想来自哪里,又在反对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照例是喜欢搞清楚“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该怎样”这类的问题也照例与我无关。
    
    所以,大家既不可能从我这里感悟到什么《禅意人生》,也不可能欣赏到《禅是一枝花》,冬尼娅们就不要看了,欢迎和保尔·柯察金一样的无产阶级工农兵多多捧场。^_^
    
  
  
  
  
  
  

打赏

2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举报 | 楼主 | 埋红包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作者:煮酒醉青莲 时间:2007-11-05 07:41:20 辽宁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作者:煮酒醉青莲 时间:2007-11-05 07:55:13 辽宁
  序看完了,期待正文~~~
作者:商山4 时间:2007-11-05 08:36:42 广东
  先占位子。
作者:赵王2000 时间:2007-11-05 08:40:36 天涯网友
  偶像又出新作了,坐等!!
作者:庄大后生 时间:2007-11-05 09:00:30 安徽
  拉拉拉~~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作者:conan007 时间:2007-11-05 09:25:14 江苏
  跌出了前五,不过幸好还是前十~
作者:回归于魔 时间:2007-11-05 09:48:03 湖北
  新贴占座。。
作者:文渊 时间:2007-11-05 09:49:36 北京
   呵呵!还赶得上.
  
   仔细阅读,用心体会
作者:回归于魔 时间:2007-11-05 09:50:39 湖北
  居然是前十。。。广告位出租 。。
作者:回归于魔 时间:2007-11-05 09:53:27 湖北
  居然前十,广告位出租。。。
  顺便问下好熊,,除了孟子12,周易江湖,春秋大义和隐公元年都出书了么?另外请老熊做全套。。。。
  Sorry,口误,,买全套能签名否?
作者:回归于魔 时间:2007-11-05 09:56:56 湖北
  居然前十,广告位出租。。。
  顺便问下好熊,,除了孟子12,周易江湖,春秋大义和隐公元年都出书了么?另外请老熊做全套。。。。
  Sorry,口误,,买全套能签名否?
作者:conan007 时间:2007-11-05 09:59:06 江苏
  帮风风、陶他爹、坏熊、南山、伊祁、稼轩、玫瑰占位置~~~~~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10:06:34 北京
  回归于魔:
  
  谢谢,《春秋大义》在等纸呢,最近迎接奥运会,整顿污染,纸厂关了很多,出版社没有纸~
  《隐公元年》还没写完呢~
  
  不签名,呵呵。现在所有写完的书里,只有一个《春秋大义》是我比较满意的,所以不鼓励大家看我以前那几本~
作者:稼轩之友 时间:2007-11-05 10:11:57 广东
  感谢conan妹妹,还是亲自占位置好。
作者:稼轩之友 时间:2007-11-05 10:16:05 广东
  顺便坐个沙发!回归于魔老兄估常在风月场所混,一张口就要做全套。
作者:yaofuns 时间:2007-11-05 10:32:47 江苏
  新熊迷也来顶一下!呵呵
作者:杜垣 时间:2007-11-05 10:36:50 美国
  20多年前,钱锺书的管锥编出版不久,钱老的名气远非如日中天之际,我曾对友人们赞赏钱老的学问是“学贯中西,博大精深”。
  
  20多年后,我想以16个字评价熊逸:
  
  “学贯中西,识通古今,深入浅出,博大精深”
  
作者:伊祁放勋 时间:2007-11-05 11:13:38 上海
  抓紧占个好位子听课!
作者:大金砖 时间:2007-11-05 11:13:43 香港
  呱唧呱唧,农民来报道,前排就坐。楼上也是高人啊
作者:千金散去 时间:2007-11-05 11:17:37 江西
  
  南宗禅本来就是一支“农民禅”——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修行法门是自证自悟的小农心态,也不提倡钻研经典。当然,我用“小农”这个词绝对不是贬义,相反,比起同时代风风光光的那些占有良田千顷、奴婢无数、完全靠人供养的寺院僧伽来说,禅宗的自食其力精神只能让人产生敬意。
      
  但不管怎么说,农民禅毕竟是农民本色,这样的禅宗其实一点儿“禅意”都没有,往红酒里兑雪碧那是后来的事。“禅宗作为宗教的团体,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禅宗是农民的佛教。”——这些难听的话绝对不是我说的,我举报,这都是任继愈说的。
  
  。。。
  
  呃,怪怪滴题目。。。看到这段忍不住又要逗小熊宝宝哭一哭啦,活活。。。小熊同学,你你你就是个农民熊。。。当然,我用“农民熊”这个词绝对不是贬义,相反,比起同时代风风光光的那些完全靠人供养滴国宝熊来说,农民熊的自食其力精神只能让人产生敬意。
  
  先热热身。。。飘过
  
作者:山里的空气 时间:2007-11-05 11:39:31 河南
  同意楼上的:)
  等着品读。。。
作者:山里的空气 时间:2007-11-05 11:41:07 河南
  晕,怎么打个字的功夫楼上变成广告了!
  =========================================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2007-11-5 10:36:50 
    20多年前,钱锺书的管锥编出版不久,钱老的名气远非如日中天之际,我曾对友人们赞赏钱老的学问是“学贯中西,博大精深”。
    
    20多年后,我想以16个字评价熊逸:
    
    “学贯中西,识通古今,深入浅出,博大精深
  ====================================================
  同意这个楼上的!!
作者:ddrose 时间:2007-11-05 11:41:37 北京
  好熊真是自绝于“需要用文化来励志”的大众读者呀,叹叹叹~~
作者:love_dawn 时间:2007-11-05 12:56:17 广东
  我倒,前10名都没排上~~
作者:eastime 时间:2007-11-05 13:02:51 广东
  好熊很准时~
  
作者:jimkangyi 时间:2007-11-05 13:08:27 广东
  康氏记号1978.
作者:conan007 时间:2007-11-05 13:22:16 江苏
  沙发!激动!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13:48:22 北京
  作者:ddrose 回复日期:2007-11-5 11:41:37 
    好熊真是自绝于“需要用文化来励志”的大众读者呀,叹叹叹~~
  ==================================================
  我也仿《南方周末》给自己想个口号好了:让无力者无望,让悲观者自杀~ ^-^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13:51:09 北京
  杜垣:
  
  谢谢前辈勉励~
  我离钱老先生还有十万八千里呢,争取有生之年能赶上他一点~ ^-^
作者:mabolang 时间:2007-11-05 14:00:41 浙江
  长久没来,一来就碰上好熊出新东西,
作者:mabolang 时间:2007-11-05 14:02:56 浙江
  搞什么?话没说完就发出去了,不过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东西.
作者:离离草亭 时间:2007-11-05 14:40:19 江苏
  好看极了,超喜欢:))
作者:望于江湖 时间:2007-11-05 15:03:09 北京
  很久很久以前,曾邀天涯最有才的好熊先生到在下楼里坐坐,但一直没有回音,想必是先生为满足粉丝们的期待而忙于埋头苦干。看看到这里来的朋友,只有"山里的空气"胆子最大,不怕我盖的楼倒塌。
作者:mp_sxj 时间:2007-11-05 15:24:45 河北
  “顿宗又分临济宗、洞曹宗等等”,貌似应该是曹洞宗吧,曹指曹溪,洞指的创立者良价住在瑞州洞山。我看到的一本书上是如此解释的。到底是否如此,请好熊答疑解惑.
作者:ddrose 时间:2007-11-05 15:26:29 北京
  最后要说的是,慧能的禅法应该算是佛门万千法门中迅速成佛的第一捷径,我的介绍也会格外的通俗易懂,所以我估计大家看完以后,一百个人里大约能有三十人可以立地成佛了,另外那七十人再多看两遍应该也能成佛。试想在不久的将来,大街上、超市里,你身边来来往往的全是活生生的佛,这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啊。
  
  
  抢佛学院和寺院的生意,不厚道~
作者:伊祁放勋 时间:2007-11-05 15:29:18 上海
  有更新,顶贴~
  问诸位好!
作者:南山逸士 时间:2007-11-05 16:02:55 陕西
  当然,由于比大家起步早,我现在已经是佛了。——嗯,自己说自己是佛好像不是回事,要不这样吧,我自己没说,这是我的朋友南山逸士说的,听他的名号就很有信誉,佛教里有个南山律宗,还有个有号称“南宗正脉”的广西南山寺,好像和他都有渊源。当然,即便南山逸士矢口否认,说他从没有说过好熊已经成佛这种话,那我也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虽然他嘴上没说,但心里已经说了。我们之间的交流正是禅宗所谓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_^
  ==========================================================
  食指一竖,成佛无路~~
  
作者:太平小丫鬟 时间:2007-11-05 16:10:28 北京
  占个位置 期待正文
作者:锐圆 时间:2007-11-05 16:10:31 重庆
  劳模熊,不服不行!
作者:南山逸士 时间:2007-11-05 16:11:29 陕西
  一个多月不见踪影,怎称劳模熊?充其量和沙梨熊一样称为无尾熊~
作者:至道不繁 时间:2007-11-05 16:11:51 广东
  跟进好熊的步伐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17:14:40 北京
  作者:mp_sxj 回复日期:2007-11-5 15:24:45 
    “顿宗又分临济宗、洞曹宗等等”,貌似应该是曹洞宗吧,曹指曹溪,洞指的创立者良价住在瑞州洞山。我看到的一本书上是如此解释的。到底是否如此,请好熊答疑解惑.
  ============================================
  谢谢,是我的笔误~
  曹洞宗得名有两说,一种是你说的这个,另一个是说曹是曹山本寂,是洞山良价的学生,所以这一派本该叫曹洞宗,但是曹字有祖师爷曹溪的光环,不能靠后放,所以倒过来叫曹洞宗~
  
  
  老朋友们一个个都出现拉,还是在组织里的感觉好呀~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17:16:09 北京
  望于江湖:
  
  近来忙着成佛,怠慢之处还望莫怪~ ^-^
作者:南山逸士 时间:2007-11-05 17:23:07 陕西
  成佛可是人生第一等大事,凡人只忙着吃饭交配,未顾及成佛事宜。且自身昏昏,何况普渡众生使人昭昭者乎~
作者:南山逸士 时间:2007-11-05 17:28:47 陕西
  和老熊打个机锋如何?
  问:“何为本帖意?”
作者:奉命巡山 时间:2007-11-05 17:51:04 江苏
  先看看
作者:陶陶他爹 时间:2007-11-05 17:53:38 广东
  记号先
作者:mp_sxj 时间:2007-11-05 18:12:48 河北
  谢谢好熊的答疑,呵呵。总觉得南宗禅打个机锋就能顿悟有些不靠谱,有些骗人骗己的感觉——我的心里比较阴暗啊,总往坏处想……,等好熊的大作更新。
作者:陶陶他爹 时间:2007-11-05 18:33:49 广东
  快写快写,俺要成佛,哈哈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18:59:38 北京
  南山逸士 & mp_sxj :
  
  顿悟本来不是靠机锋的,机锋流行是后来的事~
  绝大多数机锋无论字面上在说什么,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什么意思呢?以后会讲到的~ ^-^
  
  怎样应对别人的机锋呢?只要你所答非所问,任何答案都是对的~ ^-^
作者:虎来了 时间:2007-11-05 19:00:29 福建
  佛和上帝,真主。。。一样,用理性杀死了一千遍,还会从人的希望中重生。
  佛不是陕西的华南虎,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要不要的问题。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19:21:29 北京
  作者:陶陶他爹 回复日期:2007-11-5 18:33:49 
    快写快写,俺要成佛,哈哈
  ==========================================
  还有更简单的办法:给我汇1000元,我给你发给成佛资格证书(盖钢印)~ ^-^
作者:南山逸士 时间:2007-11-05 19:24:54 陕西
  显然好熊所答即所问。对牛弹琴,与熊参禅。对花啜茶,不如回家~
作者:ambition136 时间:2007-11-05 19:30:47 广东
  好熊之前的文章都很精彩,希望本文会写得更好!只是禅宗很多地方并不象好熊讲的吧?希望能多研究一下再写吧,不是搬出一些权威的文章就能说明问题,权威不代表观点正确。另:禅和励志有关系吗?我着文字相了,如有冒犯请见谅,楼主继续....
作者:yang1216 时间:2007-11-05 19:38:28 北京
  南山:庭前柏树子.
作者:mp_sxj 时间:2007-11-05 19:43:46 河北
  顶南山……
作者:djcaizn 时间:2007-11-05 19:43:59 山东
  好熊,我在大义序里发言让你讲讲佛学,只是一相情愿,你却真的帮我如愿了,开心
  
  
  虽然等的花儿都谢了,看到你出关,总算是花谢凝果,没有白等。兴奋之时先顶在看
  
  武林至尊,CONAN负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好熊不出,谁与争锋。
作者:V罗杰V 时间:2007-11-05 19:44:34 四川
  熊哥说:那些经典,成书过程往往是累积型的。
  
  忽然在想,如今网络连载,由后人相传,历经多年转帖,修饰充实,慢慢积淀,出版社给钱也不卖,三审三教作废,是否可成就经典之作?
  
作者:love_dawn 时间:2007-11-05 19:58:02 广东
  好多熟悉的面孔~~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20:15:56 北京
  作者:ambition136 回复日期:2007-11-5 19:30:47 
    好熊之前的文章都很精彩,希望本文会写得更好!只是禅宗很多地方并不象好熊讲的吧?希望能多研究一下再写吧,不是搬出一些权威的文章就能说明问题,权威不代表观点正确。另:禅和励志有关系吗?我着文字相了,如有冒犯请见谅,楼主继续....
  =========================================================
  谢谢~
  从凡人的角度讲,请多提宝贵意见~
  从修行者的角度讲,呵呵,按慧能的标准,你这不叫“着文字相”,而该叫做起分别心,是为边见,这是解脱成佛的障碍呀~ ^-^
  
  
  V罗杰V:
  有些经典是积累型的,但不是所有积累型的都会成为经典呀~
作者:能仁寂寞 时间:2007-11-05 20:20:34 辽宁
  一动念觉得,汉地禅宗和宁玛大圆满极其相似,那些不落文字便传衣钵的禅宗诗僧们,和藏地坐在山巅俯视虚空的疯狂瑜伽士们,都是常在、永在、不在,唯一,不动,全知的宇宙从各处透出光来,体察它自身不生不灭本体的眼睛啊。
  
  一个僧人嫉妒的咒骂说:
  “你们这些大圆满法的家伙,不修禅,如何调伏心性呢”
  瑜伽士说。“我又何曾散乱?”
  
  僧问:“如何是解脱?”师曰:“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
  
作者:木鱼之木 时间:2007-11-05 20:28:19 上海
  呵呵,好熊出山,又贴新帖,先顶后看
作者:煮酒醉青莲 时间:2007-11-05 20:37:49 辽宁
  居然有这许多要成佛的人....
  
  再做个记号~~
作者:潇水9 时间:2007-11-05 20:38:00 北京
  
  祝贺好熊进军佛教领域。
作者:南山逸士 时间:2007-11-05 20:50:25 陕西
  作者:潇水9 回复日期:2007-11-5 20:38:00 
    
    祝贺好熊进军佛教领域。
  
  ====================================
  好熊最多是进军佛学领域~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5 21:04:01 北京
  作者:djcaizn 回复日期:2007-11-5 19:43:59 
    好熊,我在大义序里发言让你讲讲佛学,只是一相情愿,你却真的帮我如愿了,开心~
  ==========================================
  看,我都说我已经成佛了吧。只要你诚心祈祷,我就会显灵的~ ^-^
作者:木鱼之木 时间:2007-11-05 21:12:22 上海
  呵呵,逮住好熊佛
作者:南山逸士 时间:2007-11-05 21:17:53 陕西
  莫向外求哦~
作者:清逸梦晨 时间:2007-11-05 21:40:32 湖南
  我倒,呵佛骂祖,老兄倒的确是深受禅宗影响
作者:Longser 时间:2007-11-05 22:21:45 天津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2007-11-5 21:04:01 
    作者:djcaizn 回复日期:2007-11-5 19:43:59 
      好熊,我在大义序里发言让你讲讲佛学,只是一相情愿,你却真的帮我如愿了,开心~
    ==========================================
    看,我都说我已经成佛了吧。只要你诚心祈祷,我就会显灵的~ ^-^
   有些经典是积累型的,但不是所有积累型的都会成为经典呀~
  -----------------------------
  有些佛会显灵的,但不是所有显灵的都是佛呀~
  
  --------------------
作者:mp_sxj 时间:2007-11-05 22:31:23 河北
  憨态可掬的熊成佛了会是什么佛?大肚弥勒佛?呵呵。
作者:mp_sxj 时间:2007-11-05 22:34:30 河北
  憨态可掬的熊会是啥佛呢?大肚弥勒佛?呵呵
作者:高手很多 时间:2007-11-05 23:14:27 山东
  顶一个,赞一个.喜之于熊思.
作者:ydfzj 时间:2007-11-05 23:23:50 江西
  又贴新帖,先顶后看
  
作者:西原平 时间:2007-11-05 23:29:32 广东
  快开始进正文吧
作者:benjour 时间:2007-11-05 23:42:36 北京
  我怎么听说戒疤是梁武帝发明的?
  
  禅宗不算是第一捷径,至少还要顿悟才行呢,净土更快,念阿弥陀佛就行了,哈哈。
作者:太平小丫鬟 时间:2007-11-05 23:57:46 北京
  新的一天 从看好熊的文章开始......
  快点写正文吧
作者:太平小丫鬟 时间:2007-11-05 23:58:55 北京
  晕~~~ 天涯的服务器还是昨天
作者:太平小丫鬟 时间:2007-11-06 00:45:57 北京
  看完了 回去睡觉
作者:形胜在吴头楚尾 时间:2007-11-06 02:20:29 美国
  好熊能否举个例子,佛经的版本有类似问题的?
  
   
  
  ========
  
     翻译经典会出问题,本土经典一样问题重重。现在我要讲的这部《坛经》,版本众多,其中有不同人的不同抄写,也有不同时代人的不同窜改,错别字自然更是少不了的。种种说法互相出入、互相矛盾,莫衷一是。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拿到好几份北京旅游图,有的把颐和园画在北城,有的把颐和园画在南城,有的干脆就没有颐和园,你还会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拔脚就走么?
作者:形胜在吴头楚尾 时间:2007-11-06 02:37:16 美国
  佛经对佛本身的意思反复进行了多种阐说.这其中是有冗余的.这么多的冗余,要想真正篡改佛的本意倒是真的不容易.问题是,就算不篡改,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得?
  
  历代佛学大家,从事校勘的也很多,版本传承的问题固然是存在的,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心经汉译,鳩摩羅什的版本,就作观世音.而鳩摩羅什其先本婆罗门贵族,精通梵文.
  
  
作者:形胜在吴头楚尾 时间:2007-11-06 02:40:32 美国
  ========
  
  心經 版本
  
  《心經》是所有佛經中被翻譯最多次,譯成最多種語文,也是最常被念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二種本子。廣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至今仍不斷有新的譯本,以下列出部分重要版本。
  
  [編輯] 梵文本
  
  日本法隆寺貝葉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梵文本《心經》,原本現收藏於東京博物館。此本原為迦葉尊者手寫,後由菩提達摩傳給慧思禪師,再經由小野妹子於推古天皇十七年(西元609年)傳入日本[2]。淨嚴和尚於1694年以梵文悉曇體手寫抄錄。穆勒(Max Muller)於1884年轉寫成天城體及羅馬拼音,傳至歐美國家。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訂梵文本。
  
  巴黎,菲爾(H. L. Feer)校訂之梵文本。原本現藏於法國巴黎帝國圖書館,Catalogue No.967,為梵藏漢蒙滿五本對照本,其梵文為蘭札(lan-dza)字體
  
  [編輯] 漢譯本
  維基文庫中與本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中國歷史上,至宋朝為止,可考的至少有11次漢譯,現存9本。
  
   * 《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 吳·支謙譯 缺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 (402-413年)略本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玄奘譯 (649年)略本 存
   * 《般若波羅蜜多那經》 唐·菩提流志譯 (693年)缺
   * 《摩訶般若髓心經》 唐·實叉難陀譯(695-710年)缺
   * 《佛說波羅蜜多心經》 唐·義淨譯 (695-713年)略本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 唐·法月譯(初譯) (738年)廣本 存
   *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法月譯(重譯) (738年)廣本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般若共利言等譯 (790年)廣本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智慧輪譯 (847-859年)廣本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法成譯 (敦煌石室本)廣本 存
   *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宋·施護譯 (980-1000年)廣本 存
  
  其中以玄奘法師漢譯本流通最廣,共260字。其譯本內容約有20處與今日所見的梵文本不同。日本通行的漢譯本共262字,比中國通行本多了2字,即「遠離一切顛倒夢想」中的「一切」。
  
  唐·義淨漢譯本,在咒語後有一段不同一般譯本、獨有的流通分,描述讀經的功效[3]。有些學者認為此版本可能是玄奘漢譯本的誤用,因此《大正藏》未收錄,但日本存有此本的抄本。
  
  依藏文本漢譯的有:
  
   * 《大內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清康熙據西藏番字舊本譯。依此版本,雍正皇帝御製《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藏滿蒙漢對照版,雍正元年十二月初八日製成。
   * 1948年貢噶呼圖克圖於上海依藏文本作漢譯本《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
  
  1994年方廣錩依《敦煌遺書》的《心經》異本作修訂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4]。
  
  
  
  [編輯] 藏文本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中,有兩種明顯不同的譯本。其一是由印度堪布無垢友(梵Vimalamitra)及譯師寶車(藏Rin chen sde)比丘所翻譯,經名《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歸入續部。另一版本,經名《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者佚名,歸入般若部。均為廣本。
  
  敦煌藏文文獻中,有第三種藏譯本,經名《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略本,收錄在《敦煌大藏經》中,有20種抄本,內容大致相同
作者:形胜在吴头楚尾 时间:2007-11-06 02:43:26 美国
  要说有版本问题,可比拟的例子可能也是,一个地图上面标着颐和园,另外一个标着夏宫.
作者:形胜在吴头楚尾 时间:2007-11-06 02:52:05 美国
  帮你改一个字.
  
  所以对一般老百姓来讲,眼界越窄就越容易他信,眼界越宽就越容易糊涂。
  
  ===============
  所以对一般老百姓来讲,眼界越窄就越容易自信,眼界越宽就越容易糊涂。
作者:形胜在吴头楚尾 时间:2007-11-06 02:55:11 美国
  如果光就学术而非信仰言,佛学不光是研究佛的原教旨的,后来的龙树,无着,世亲,乃至慧能,都应该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跟佛的原教不会完全一样.
作者:形胜在吴头楚尾 时间:2007-11-06 02:58:06 美国
  航天飞机是到月球的最迅速的捷径,可是有几个人能坐的起?
  据说有几个富人交几百万美元坐了.
  
  
  
  ========
  
  作者:ddrose 回复日期:2007-11-5 15:26:29 
  
    最后要说的是,慧能的禅法应该算是佛门万千法门中迅速成佛的第一捷径,我的介绍也会格外的通俗易懂,所以我估计大家看完以后,一百个人里大约能有三十人可以立地成佛了,另外那七十人再多看两遍应该也能成佛。试想在不久的将来,大街上、超市里,你身边来来往往的全是活生生的佛,这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啊。
    
    
    抢佛学院和寺院的生意,不厚道~
作者:形胜在吴头楚尾 时间:2007-11-06 03:18:21 美国
  唐朝有个官员请教高僧如何能够长寿,和尚说要戒酒,戒色,修炼,官云"那我还要长寿作甚"
  
  又比如,葵花宝典,开宗明义,"称霸江湖,挥剑自宫",试问几个人能做到?请记住那些伟大的名字的,林远图,林平之,岳不群.
  
  好熊本意是好的,犹如西方人文主义兴起时,耶教一时成为众矢之的.非灭神权,无以立人本也.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劣迹斑斑"的教会,"漏洞百出"的教义还是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好熊的做法,很像当初毛对地主的做法,只要是地主,就要打倒.完全不管这个地主的具体事迹.实际上,多少地主本身是对周围的社区具有良性作用的.
  
  小时吃饭的时候,有时将饭粒掉在桌上,大人会说,当心雷打头.如是者数次,乃变得乖巧而再不会饭粒掉在桌上.长大了知道这都是骗小孩的把戏,但是这个把戏起码教会了我不要浪费粮食.
  
  现在大了,知道了"道理",破除了"迷信",到外面吃饭,有时吃不完就扔了,知道雷公不会打我的头,知道这是我自己的消费,但是这难道就是正确的行为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不信神鬼,破除了迷信的中国人掌握后,破除的是中国人思想中道德的"锁链",得到的是一个人人毫无顾忌追求自己眼前利益最大化的"鬼蜮"社会.
  
  
作者:djcaizn 时间:2007-11-06 04:34:43 山东
  作者:mp_sxj 回复日期:2007-11-5 22:34:30 
    憨态可掬的熊会是啥佛呢?大肚弥勒佛?呵呵
  
  
  
  帮你补个图,可爱的熊
  
  
        ┴┬┴┬/ ̄\_/ ̄\
        ┬┴┬┴▏  ▏▔▔▔▔\
        ┴┬┴/\ /      ﹨
        ┬┴∕       /   )
        ┴┬▏        ●  ▏
        ┬┴▏           ▔█◤
        ┴◢██◣       \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   ∕      \  /\
        ┬┴┬┴┬┴\    \_     ﹨/  ﹨
        ┴┬┴┬┴┬┴ \___\     ﹨/▔\﹨/▔
作者:潜水不是罪 时间:2007-11-06 04:56:04 湖南
  呵呵,这贴子居然能给小红花~,斑竹什么水平啊
  
  另建议楼主以后讲点你懂的东西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6 07:51:01 北京
  作者:ddrose 回复日期:2007-11-5 15:26:29 
  ……抢佛学院和寺院的生意,不厚道~
  ===============================================
  我是度人成佛的,佛学院是致力于政治稳定的,寺院忙着赚钱,目的不同,不冲突的~ ^-^
  
  
  
  作者:benjour 回复日期:2007-11-5 23:42:36 
  ……禅宗不算是第一捷径,至少还要顿悟才行呢,净土更快,念阿弥陀佛就行了,哈哈。
  =======================================
  阿弥陀佛要念一辈子,顿悟只在一瞬间~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6 07:57:23 北京
  ========================================================================================================================================================================================
  [更新]
  
  
    第一篇 行历
    
    
    
    一
    
    
    
    [[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余人,韶州刺史韦据及诸官寮三十余人,儒士三十余人,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刺史遂令门人僧法海集记,流行后代,与学道者,承此宗旨,递相传授,有所依约,以为禀承,说此《坛经》。]]
    
    
    
    
    
    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
    
    
    
    开篇是讲《坛经》的缘起。慧能大师在韶州大梵寺讲法授戒,韶州市长韦据让慧能的学生法海整理听讲笔记,以使慧能的宗旨可以在以后代代相传的时候有个依据。
    
    但是,事情才一开始,就难免令人起疑:许多人都知道,禅宗不是讲究“不立文字”么?为什么韦据和法海他们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搞一个会议纪要呢?——这事情越想就越让人觉得矛盾:如果我要学禅,该不该去读《坛经》呢?如果读了,那么,按照“不立文字”的标准来衡量,我显然是在缘木求鱼,可如果不读《坛经》,只是找个老师来接受口传心授,我又怎么知道老师教的就是正确的呢?
    
    确实,在慧能之后,尤其到了宋代,禅宗的文字越来越多,像著名的那些《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五灯会元》之类的东西真没少写,很反讽的是,如果不是借助于这些文字,我们又该从哪里来了解禅宗呢?
    
    铃木大拙曾经作过一个很诡辩式的调和之论:“不立文字”当然是对的,但是,要理解“不立文字”,就必然需要很多文字。
    
    铃木前辈这个说法当初真把我给唬住了,后来有一天突然想到: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还可以说:戒酒当然是应该的,但要真正理解戒酒的意义,就需要喝很多酒;或者,戒色当然是应该的,但要真正理解戒色的意义,就需要荒淫无度?!
    
    这道理细想一想倒也不错:只有酗过酒的人才知道酒的危害,只有纵欲过度的人才更容易体会到“女人不过如此”的真理。是的,对于一个爱吃苹果的人来说,戒掉苹果瘾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狂吃苹果以至于吃伤,下半辈子只要一想起苹果就立刻呕吐。——骇人的是,这个逻辑曾经真的成为某些佛门宗派的修行理论。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不立文字”,那语言要不要立?假如唐朝时候就有录音、录像设备,慧能会不会拒绝呢?
    
    ——如果这问题不是我问的,而是别人来问我的,我会按照禅宗历代祖师打机锋的风格这样回答:“今天天气哈哈哈”,或者诗意一些地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或者什么话都不说,只是高深莫测地伸出一根食指。但既然问题是我自己问的,还是老实一些,按照普通人的逻辑好了。汤用彤曾举了四个例子来证实“禅宗史传之妄”,首先就把所谓“秘密相传,不立文字”给击破了,更推测说是慧能一系的后学们给自己争正统,因为慧能是文盲,这才量身定做了这个“不立文字”的传说。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仅仅按照慧能的一贯教导来看,所谓“不立文字”也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不写文字或不留文字,而是不拘泥于文字、不执着于文字。我们现在有个常用的成语叫“一知半解”,这就是从禅宗来的,原话是“一知二解”,意思是说拘泥于文字的知解琐碎而肤浅,不好不好。
    
    所以呢,韦据让法海作的会议纪要可以记、也可以不记,大家可以读、也可以不读,读的时候也犯不上死较真(像我这样)。
    
    我自己恰好像是一个反面典型,但是,如果不是这样较真的话,恐怕又想不通这个“不该较真”的道理,也会把“不立文字”作简单的字面理解了。
    
    这是不是很辨证呢?是不是很像《老子》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感觉呢?《坛经》成书的过程是不是也像是传说中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被关尹逼着而写下五千言呢?——这些问题如果汇总起来,如果再追问一步,就很容易变成这样一个新问题:这到底还是佛教么?!
    
    的确,这样一想,禅宗的确不像佛教。麻天祥有过这样一个论断:“禅宗之禅,是中国僧人和学者,借助创造性翻译,而实现的创造性思维。它建立的基础是中国的庄、老,而不是印度的佛教和婆罗门。是借佛教之躯,而赋庄、老之魂。它不是一种信仰,而是建立在对自心体认基础上的辨证思维。”一言以蔽之,则是:“禅宗思想是大众化的老庄哲学。”
    
    这说法有些过激,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禅宗的佛学传统,而这些佛学传统有些又可以追溯到古印度的一些流行思想,但麻先生这么说也不是全无道理。话说回来,关于“不立文字”《坛经》明确载有慧能的观点——慧能说:“有些人提倡不立文字,真要这样的话人就别说话好了,因为说话也就是在使用文字嘛。”看来“不立文字”居然是这位禅宗祖师爷明确反对的,呵呵,那我就放心大胆地写下去了。
    
    
    
    对“不立文字”还有一种解释,这是慧能的徒孙马祖道一说的——慧能一系的禅宗真正宗风大振就是在马祖道一的时候。马祖说:“我们禅宗人士但凡说点儿什么,走的都是提婆老前辈的路线。”
    
    提婆是谁呢?他是一位印度高僧,是大宗师龙树的高徒。这师徒俩都是学问精深、能言善辩的人,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四处出击,寻找各种所谓“外道”去辩论,当然,这些外道也包括佛教内部的不同宗派。印度的宗教界历来都有辩难的传统,比我们中国的百家争鸣还要热闹和激烈得多。他们不但互相著书立说攻击对手,还常常短兵相接、当场较量。理越辩越明,所以印度的宗教思想和哲学思想都那么发达。当时的情形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世界一样,无数山头、无数宗派,高手行迹遍天下,半年之间连败多少派的宗师,挑了多少个山头,正邪不两立,一战定输赢,等等等等……反正你把武侠小说里的练功和决斗替换成修行和辩论就行了。
    
    龙树这一辈子,雪山访名师,龙宫得宝藏(这都是真的),遍阅经典,加之天资极高,出世之后打遍天下无敌手,威震当世。提婆本来也是个高手,久闻龙树大名,找上门去要和龙树单挑,结果发现龙树高出自己太多,于是便拜在了龙树门下。
    
    这位提婆潜心学艺,进境一日千里,这一天听说某地佛教衰弱、外道盛行,就向师父请命,要下山去荡平外道。龙树知道敌人势大,高手如云,对徒弟不大放心,但看徒弟执意要去,也不好挫了他的热情。于是,龙树先把提婆留了几天,在这几天里龙树施展各派武功与提婆过招,眼看着无论是少林金刚指还是武当太极剑都收拾提婆不下,这才放心让提婆下山。
    
    提婆这一去,就好像张无忌现身光明顶,六大派无论多少高手全都败在了他的手下。这只是提婆战斗生涯的开始,在辩论一途上,他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龙树的杀伤力更大,所过之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提婆就算著书,也全是进手招数,像什么《破华山气宗》、《破大理一阳指》、《破全真剑法》……这就有点儿奇怪了,一般人著书都是有破有立,就算破敌无数的龙树也多有自己的立论,而提婆却只破不立,就像一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大侠把各门各派的武功都破了一个遍,却从来没有创立过自己的独门武功,也不开山立派。提婆的一生就遵循着这样的两大原则,一是“只破不立”,二是“不立自宗”。
    
    话说回来,马祖道一所谓的走提婆老前辈的路线,说的就是这个“只破不立”,也就是说,禅宗讲“不立文字”,这个“立”是和“破”相对而言的那个“立”。大家都知道禅宗有着多如牛毛的机锋棒喝,还有烧佛像的、骂佛祖的,这种种稀奇古怪的招式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破”。他们不会直接告诉弟子佛法是怎么回事,也就是不作“立”论,却常以荒谬怪诞的方式来“破”掉弟子们的错误认识。——这就是“不立文字”的马祖版解释。
    
    当然,这种教学方法都是慧能的徒子徒孙们搞出来的,慧能讲话还是规规矩矩、有破有立,说的大多都是能让普通人听懂的话。
    
    
    
    
    
    举一反三,旁敲侧击
    
    
    
    禅宗“不立文字”的渊源究竟何在呢?前边汤用彤前辈讲到这是慧能徒子徒孙的伪造。伪造归伪造,这种思想在印度就早有渊源的。
    
    还是龙树和提婆师徒两个。佛教早有所谓“二谛”的说法,龙树在他著名的《中论》里以新的眼光审查旧说,说佛陀讲的话分为两类,一类是“俗谛”,一类是“真谛”(真谛这个常用词就是从这儿来的)。这一对概念各宗各派都有很复杂的解释,挂一漏万而言,所谓俗谛,就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是普通人可以靠着常识来理解的,是世俗真理;所谓真谛,是终极真理,更多地要依靠“现观”才能获得。——龙树说的“现观”,大体上就是神秘的直觉和般若智慧。俗谛并不是终极真理,真谛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就是佛法的真谛。
    
    那佛陀为什么还要讲俗谛呢?龙树解释说:俗谛是达到真谛的一个必要途径。按照逻辑语言来说,俗谛是达到真谛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所以龙树强调所谓“中道”,既不能偏重俗谛,也不能放弃俗谛直达真谛。——我们中国人可以用不偏不倚的“中庸”来理解“中道”,北宋的智圆和尚就说:儒家说的中庸就是龙树说的中道,名词不同,意思差不多。智圆甚至还以和尚的身份给自己起了个“中庸子”的别号。(顺便一说,龙树这种中道观对慧能的禅法是很有影响的,但这种影响应该是通过龙树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流行而间接地影响到慧能的,龙树的著作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中国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都捧龙树作自家的印度祖师爷,唐代中国佛教八大宗派里龙树一脉就占了一多半,流波所及,慧能自然也感受得到。八宗当中,又以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为最盛,时称禅宗为“教外别传”便是相对于被称为“教下三家”的天台宗、法相宗和华严宗。在这四大宗里,龙树一脉仍然占到一半。后来禅宗编造自家的西天谱系,也把龙树编进去了。)
    
    
    
    在真俗谛二谛的问题上,提婆比老师更进了一步,说俗谛是“假有”,真谛是“真有”,意思是:判断佛法的真假有一个好办法,凡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得出来的都是假的,反之则是真的。——这简直和“道可道,非常道”是从一个锅里烙出来的。
    
    好了,真谛既然是语言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怎么才能让别人理解呢?这就需要通过俗谛来作个中介,这个中介并不是真谛本身,所以是“假有”,等你通过这个中介到达真谛之后,就应该抛弃这个中介,不可把假有当作真有,这就像你通过中介公司租房子一样。
    
    再来打个比方吧,你想认识一个美女,对这个美女你只是听说过,却没见过。现在,这个美女就是你的终极目标,就是你的真谛、真有。你想知道这个美女到底长什么样,张三说她是卧蚕眉、丹凤眼,李四说她是大耳垂肩、双手过膝,但任何描述都不可能把那位美女的形象逼真地再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凡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得出来的都是假的”,或者“道可道,非常道”。
    
    你现在的难题是,只有先准确知道了这个美女的长相才能见到她。于是,你的导师给了你一套这个美女的写真集,这就比语言描述要靠谱多了——这套写真集就是所谓俗谛、假有,它们并非美女本身,却可以让你借它的帮助来认识美女。于是,你通过写真集了解清楚了这个美女的长相,觉得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于是见到了她,用你的体温去接触她,用你的真心去感受她(这个“接触”和“感受”就是龙树说的“现观”),最后你和她结了婚。——你这就是到达真谛了。但结婚以后就不能再天天对着那套写真集过日子了,而要天天陪着太太。——这就是提婆所谓的借助俗谛到达真谛之后就要抛开俗谛、忘记俗谛。
    
    所以,写真集只是权宜之计,是属于俗谛的,美女太太才是真谛。
    
    这么说来呢,我写的这些东西也是俗谛,试图描摹写真集而已,不可太当真的,不过,谁要是想反驳我,他说的话一样也是俗谛,当不得真。^_^
    
    
    
  真谛与俗谛、假有与真有,现观与中道,好多的专业名词和弯弯绕的复杂说理,后来发展下来,又演变出了种种复杂的说法。其实这套说法的核心观念换成我们中国话说大略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加上一个“得意忘言”、理学版的“中庸之道”,大体也就差不多了。——这也正体现着中印思想的一处重要差别,印度人毕竟是在枪林弹雨里冲杀出来的(“枪林弹雨”不止是在比喻的意义上用,龙树是被逼死的,提婆则死于外道的暗杀),所以非常重视思辩、逻辑,喜欢搞些复杂的理论体系,中国人在这方面就差些了。龙树和提婆这套道理到了中国这儿,虽然也被繁琐发展过一阵(比如三论宗、法相宗等等都有论说),但真正流行的还是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两句口号和慧能用手指来指月亮的一个小故事。
  
  
  
  
  
作者:千金散去 时间:2007-11-06 08:18:08 江西
  
  这么早哇。。。
  
作者:望于江湖 时间:2007-11-06 08:31:57 北京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2007-11-5 17:16:09 
    望于江湖:
    
    近来忙着成佛,怠慢之处还望莫怪~ ^-^
  --------------------------------------------------------
  不怪不怪,盼着好熊尽快成佛,以普渡众生……
  南无大慈大悲无尾好熊佛!
作者:conan007 时间:2007-11-06 08:53:19 江苏
  好熊早~~~~~~~~~~~~
作者:伊祁放勋 时间:2007-11-06 09:07:18 上海
  早起报道,可惜没车坐了。。。
作者:love_dawn 时间:2007-11-06 09:09:53 广东
  居然赶在"爱黎明~爱更新~"之前就更新了
楼主好熊熊逸 时间:2007-11-06 09:24:00 北京
  作者:望于江湖 回复日期:2007-11-6 8:31:57 
  ……不怪不怪,盼着好熊尽快成佛,以普渡众生……
  ===========================================
  谢谢鼓励,不过我早就成佛了,现在已经不食人间烟火,靠喝西北风为生~ ^-^
  
使用“←”“→”快捷翻页 上页 1 2 350 下页  到页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