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美女的背面是骷髅 随时随地无所住
这一品的标题叫妙行无住分。这里的,意思是修行。如何修行佛法?应无所住。禅宗里有个著名的布袋和尚,有人向他问道,他就把布袋放下,也不说话。放下,放下,就是就是布施,什么职称啊,什么论文啊,什么证书啊,什么个人简历啊,什么奖励啊,一切丢开。过去的成绩属于过去,过去也就过去了,不在记在心上。真放下就可以成道。佛说这就是法门。你老抗着个布袋,能不累吗?你老背着荣誉,你放下吗?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还有,佛说,须菩提,我告诉你,修菩萨道,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在布施当中修行,秘诀就是“应无所住”,不要被好听的声音、夸奖你的话迷惑,什么你是了不得的作家啦,你出了多少本书啦,你在网上多么有名啦,你的身价多少啦,那都是虚的。还记得吗?《黑客帝国》里那个尼奥终于看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一直生活于其中的“真实世界”原来只是电脑创造出来的虚像,这个虚像才是“实像”。
还记得的故事吗?贾瑞因为调戏凤姐不成,倒添了一身病,吃了几十斤药也不见效。此时来了一个跛足道人,取出一面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即风月宝鉴给贾瑞,并告诉贾瑞,这镜子专给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的,并且告诫他,“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但贾瑞不听劝告,照了正面,结果一命呜乎。贾代儒夫妇却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代儒正命人打算把这镜子烧了时,镜内哭到:“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结果跛足道人到来,抢了宝镜,飘然离去。
风月宝鉴的正面,是风月繁华、温柔富贵、儿女情长,而风月宝鉴的背面,则是白骨粼粼。凤姐是美,可这个女人碰不得啊。天下美女多的是,你以为你看到真的是美女吗?你看了美女的背面没有?那是一堆骷髅啊!
你的作品发在网上,想方设法地提高点击率,一旦被斑主飘红,兴奋不已,我告诉你,这些,这一切都是虚幻、是虚拟的,即使变成了书,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东西,如果你为此“住”了,那你就是糊涂虫了,是不悟。俗话说,你还当真了?真把自己当回事了?禅说,“没有”就是“有”,“有”就是“没有”。
同样道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香味触,这些感觉,也都是靠不住的,都不能住。你看看《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在这一回的开头:
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 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
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 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东府蓉大奶奶秦可卿在临死之前,给凤姐托梦说:“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 ?”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
秦可卿一向和凤姐交好,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亦善”吧,所以,她在托梦凤姐,说一旦将来家族败落,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鲜花着锦之盛,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秦氏说,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过后诸芳尽, 各自须寻各自门。
秦可卿到底是什么身份?怎么看得那么清楚?那是红学家们争论的事,我们不去凑热闹了。我们只看事实,事实证明,树倒猢狲散,秦可卿的话后来一一应验。所谓的繁华,不过一场春梦而已。最终的最终,三春过后诸芳尽, 各自须寻各自门。
檀香味也好,冷香丸也好,一旦你觉得很舒服,那就住香了,应该放下。西游记里面说,妖怪一闻就知道这里有人味,那么,妖怪就非要吃不可了。声香味触,这些感觉,这些表象,实在都是靠不住的。佛说,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在败落之前,贾家还有一件大喜事。到底是什么事呢?秦可卿说,天机不可泄漏。真正第一等经是没有文字的,不需要语言的,用语言说出来的,已经不是最棒的经了。你看,世界上真正的智者干脆一辈子不写一个字。佛陀就没有写过一个字,孔子也是不写字的,他的“论语”那都是弟子记的。老子被逼无奈,才留下5000字,然后飘然而去。
《西游记》里,历经81难,终于到了西天的唐僧,见到了如来佛,说要取经。佛叫大徒弟迦叶尊者来,说迦叶,你把图书馆的门打开,把最上等的佛经拿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去吧。唐僧终于拿到了经书,孙悟空打开一看,这是什么经呀?迦叶简直是骗人嘛,因为佛经上一个字都没有,只是白纸。孙悟空嚷起来,说要找佛评理去。佛把迦叶尊者叫来,问他怎么回事。迦叶说,不是您说的吗?给他们最上等的经!我就拿无字真经喽。佛说算了,他们不懂的,还是拿有字的给他换一下,先拿那个差一点的吧。真正最上等的经典,就是一张白纸,就像空无的心一样,一个字都不须要,本来空嘛!
可是,对于一般人而言,无字真经,他们看不懂啦,只好看有字的。他们的境界不到嘛。“菩萨于法,应无所住”,真正修行的人,就是这样。此心不在女人上,不在名利上,不在香车上,不在官位了,也不在空上,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念念皆空,随时丢,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帮了人家,给别人捐款了,捐了就捐了,过后就忘,心中不存。布施的时候,不要住相,否则那就是住相布施。老板表扬你,你不高兴,批评你,也不悲伤。有人骂你“你算个屁?”屁就屁吧,不生气,不着相,处处行于布施,包括身体在内,统统放下,随时随地无所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