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探微]汉民族男女成人礼——冠礼/笄礼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0 23:20:00 陕西 点击:33891 回复:386
脱水 打赏 看楼主 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上页 1 2 3 4 下页  到页 
我们现代是“训狗”,其余的革命了。

打赏

0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举报 | 楼主 | 埋红包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0 23:22:13 陕西
  冠(笄)礼举礼方位示意图
  
  因为古人有很强的秩序意识,对方位也赋予了尊卑等级的意义。


作者:绿叶002004 时间:2005-10-30 23:25:18 湖南
  多余!
  
  由学校组织,家长参加,搞个成人仪式。然后由老师、长辈取个字就可以了。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0 23:26:58 陕西
  红木发笄
  
  笄:簪钗的“鼻祖”;首部简单称为笄,否则就是簪了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0 23:29:31 陕西
  作者:绿叶002004 回复日期:2005-10-30 23:25:18 
    多余!
    
    由学校组织,家长参加,搞个成人仪式。然后由老师、长辈取个字就可以了。
  ============================================================
  
  现在有这种想法的应该是大多数。呵呵……
  
  我写出来也没有想过要被人接受,有心人就好了
作者:绿叶002004 时间:2005-10-30 23:32:59 湖南
  楼主可以自己试一下。如果过了年龄,那就补办一个吧。然后把照片发上来,让天涯的MM都学一学。
作者:忠恕 时间:2005-10-30 23:33:40 美国
  顶一下
作者:随便想想 时间:2005-10-30 23:41:10 湖南
  绝对支持
  能把仪式简化一下就更好了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0 23:44:44 陕西
  男子成人礼——冠礼
  
  一 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本上在此时举行;同时也考虑到现实情况——由于我们现在大多数高中生毕业的年龄在18岁,这基本是一个人生的分界点,“18岁成人”不仅符合时代特点和法律要求,也结合了当代青年人身体发育成长的规律,因此我们建议:举行冠礼的时间,最好在行礼者18岁生日前后。当然,一些已过18岁的年轻同胞,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冠礼的实践愿望,虽然已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成人仪式”,但也可以参加冠礼活动。不过,宜在20岁之前而不宜过晚。
  
  冠礼的日期,古人是通过“筮日”即用占筮的方式加以确定。此当弃之不用。我们建议,具体日期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单独举礼时,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各家庭根据具体情况酌定)考虑到成人者基本为有上学时间安排的中学生,我们建议,举礼日可向学校请假一天(或半天),而学校也应该给假一日以方便孩子们在家举行冠礼。(期待这能成为一种传统)
  
  ·集体举行冠礼时,宜定在有文化内涵及纪念性意义的日子。比如国庆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女儿节(特别适合女孩子行笄礼)、黄帝诞辰日、孔子诞辰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等。
  
  二 冠礼的地点
  
  古时冠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考虑到现实情况,我们建议,单独举礼时,可在家庭及附近的开阔地带。集体举礼时,可在学校广场、学校大厅、公共文化场所(尤以文庙等处为佳)等地。尤其是单独举礼时,因为现实居住条件的制约,应该灵活处理。如果有单独的庭院的,可在家里的庭院中进行。如果是住高层楼房的,在家居面积很大的条件下,可以把客厅专门腾空,做适当的布置后举行。否则,居住面积不大的话,还是最好到小区广场、草坪等比较开阔的地点举行。当然,也可以暂借一些公共文化场所的厅堂等进行。为了其神圣性,必须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场合.
  
  古时行冠礼有所谓“阶”的讲究,有司(捧冠的人,也称执事)依次排开,正宾在为冠者“三加”时需要依次走下不同的“阶”。曾有实践者,在院落地面上划出房子及阶型,我们认为其实可以不必过于拘泥。只要掌握大致的方位讲究,有司依次托盘捧冠站好就可以了。
  
  三 冠礼的参加人员
  
  参照古礼要求,结合时代实际,我们建议组织以下人员参加冠礼(当然,也未必需要过于拘泥,可根据实际情况酌定)。这是单独举礼时的人员,若是集体冠礼,可酌情增加规模。
  
  ①冠者1人(就是举行成人仪式的成年者本人)
  ②主人2人(按照古代的宗族制度,必须由宗子等男性宗亲长辈担任,一方面严格的宗族制度在今天并没有普遍流传;另外,主人只限定于男性宗亲,本身具有一定历史观念的局限,所以,当今作为主人的,冠者的父母双亲比较合适。)
  ③正宾1人 (就是为冠者担任加冠的德高望重的那个人)
  对即将成年的男孩子,必须强调其作为男性的社会角色,正宾必须符合德高望重的要求,才可作为及冠者的人生向导和社会楷模。其威严的祖父、父亲等男性长辈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儒家文化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以,请德高望重的师长担此责任也是不贰之选。)
  ④赞者1人(就是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也协助冠者梳发、更衣等,可选择师长、兄姊、好友等适当人选)
  ⑤有司3人(即为冠者托盘准备所加之冠的人,可选择好友、兄弟姐妹等适当人选)
  ⑥客人若干(可邀请师长亲友等若干人观礼)
  
  四 冠礼所需的服饰及摆放方法
  
  宜遵循古制,以周制、汉制、唐制、明制为宜,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建议以明制为标准范本。建议准备以下汉服以行冠礼:
  (具体名词无法详细解释,请参考天汉网有关汉服知识帖)
  
  童子服:即未行礼之前换上的汉服。叫做采衣。这种衣服以缁布为衣,而饰以锦边,锦一般用朱红色。穿采履。可以暂穿普通的布鞋。正式举礼之前,孩子脱去平常的衣服沐浴后换上童子服。
  
  “初加”所用:幅巾、深衣、大带、纳履。考虑到汉式鞋子复兴的实际,在整个冠礼过程中,可以一直穿布鞋而不必更换。准备一件直裾深衣,一条普通大带。
  
  “再加”所用:帽子、襕衫、革带、系鞋。
  
  “三加”所用:幞头、公服、革带、纳靴。
  
  考虑到现实情况和同胞的各种实际困难,我们可以暂时不必拘泥于那么多,我们设计了最简化版本的冠礼所需服饰清单(简化版冠笄之礼的具体操作详见第五部分)
  
  中衣1件(代替童子服),比较好的深衣1件(举礼过程中可不更换),自制软裹幞头1个或可系带的小巾1个(因为没有那么多冠可加了,所以奉冠的有司可撤减为一人),布鞋1双。
  
  衣服的摆放方位:公服、襕衫、深衣,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
  
  将要加的冠,由三位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幞头、帽、巾。
  
  除冠者外,其它包括主人在内的参礼人员,有汉服最好,没有也可以着日常服装,但应注意庄重和整洁。忌披头散发、穿脱鞋、短裤等装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应穿APEC会议装、中山装、旗袍等衣服。
  
  五 冠礼所需的其它物品准备
  
  基本同笄礼,故略。
  
  六 冠礼中所用到的常用行礼动作
  
  ①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②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七 冠礼仪程中的取“字”问题
  
  先民姓氏文化中的表“字”风俗,这也是冠礼中很重要的仪式程序之一。
  
  姓、名、字、号,是汉民族文化中完整的姓名结构,先民中许多历史名人都有神采飞扬的“字”与“号”。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呼吁,恢复国人取字的风俗,并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论述了其积极价值。我们建议,举行冠礼的家庭,不妨尝试给孩子取一个意韵隽永、有励志作用的格调高雅的“字”,至少,它会给孩子们的一生带来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有百益而无一害。
  
  具体的起法,研究传统姓名文化的人士皆指出,表“字”重在激励人生,重在鞭策与鼓励之情。取字者,在传统冠礼的设计中,多被赋予了德高望重的主宾,我们建议,冠者父母亲若有意给孩子取字,不妨先行和正宾商议,倾听其意见后加以确定,然后在正式举礼时由主宾亲自授予冠者,此程序古礼称为“字冠者”。
  
  八 关于举礼前的沐浴
  
  古时行冠礼及其它仪礼,提前沐浴斋戒大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清爽和卫生固然是讲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借此表达对文化传统的敬意、塑造仪式的神圣性和庄重感。试想,形容邋遢蓬头垢面的孩子,即使穿上美丽的成人礼服,也没有多少庄重和神圣可言。冠礼前的沐浴,原则上,每个参礼及观礼者都应做好,尤其是冠者、主人、正宾、赞者、有司等主礼人员,重点是冠者和正宾。冠者沐浴更衣,可表达对成长的期待、对神圣仪礼的敬畏,正宾神清气爽举止得当,可体现对主人盛情邀请的尊敬和感谢、对冠者成年庄严时刻的尊重。尤其是作为冠者的孩子,都是青春活泼的少年,常喜运动,爱出汗,更要悉心沐浴更衣,做到干净、得体。依据传统,举礼时冠者需要着袜正坐于席上,预先搞好卫生,也可以避免可能产生的不雅及尴尬。
  
  九 冠礼的仪程
  
  基本同笄礼,惟有所加元服不同,分别为:幞头、帽、巾。程序略。
  
  十 仪式中礼辞的撰写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冠礼赞辞,一种是冠者誓词。可以参考海内外公祭黄帝孔子等所写礼辞,结合举礼学校特点,由教师和学生自行撰写。格式上宜采用诗经式的四言诗文。
  
  附参考赞辞: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年礼祭中华民族列祖列宗文》
  公元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维 公元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率全体董事及教职员工生,为办理高中部二三年级学生成年礼大典,谨以香花供果,敢昭告我中华民族,列祖列宗大位之前曰:
  
  维我中华,东亚之光,炎黄世胄,鸿图大同;四维八德,卫道充充,诗礼教化,温馨融融;圣人制礼,正俗易风,士冠揖射,传世隆弸;庠序之义,兴学树人,交流两岸,文化同功;潢涌福地,四水归堂,巍峨黉宇,巨擘辉煌;台商子弟,天伦圆梦,进学受教,儒道为重;遵古礼行,仪节典范,诗书义理,实践於兹;吉时令节,遵礼为之,殷殷学子,伏祈佑之。
  
  十一 关于集体冠礼的设想:
  
  集体版冠礼程序(看了前不久的祭孔大典,综合现状,compromise后的结果)
  
  1 集体冠礼开始:全体肃静。乐队肃静。司仪宣布集体冠礼开始。
  
  2 冠者入场:司仪宣布冠者入场。此时全体起立。冠者列队入场,按预先安排位置正立于自己的席位前。
  
  3 奏国歌:全体肃立,乐队演奏国歌。司仪宣布后观礼者集体坐下。
  
  4 冠者就位:司仪宣布,请冠者就位。冠者脱鞋,正坐于自己的席子上。鞋子整齐地摆放在席边一侧,注意与前后左右的人保持适当距离。
  
  5 领导致辞:这一项恐怕是省不掉的。可由司仪宣布后,请领导致辞。
  
  6 教师代表致辞:这一项恐怕也省不掉。
  
  7 学生家长代表致辞:同上
  
  8 冠礼学生代表致辞:同上,晕。当代中国人不懂礼仪,但就喜欢致辞。
  
  9 向黄帝像及国旗鲜花,鞠躬:最好由冠礼学生代表来做。乐队奏乐,有司协助,向黄帝像及国旗献鲜花、奉果品,三鞠躬。
  
  10 诵加冠赞辞:演奏古乐,请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诵念赞辞。
  
  11 加冠:在赞辞和音乐声中,正宾与赞者一同,依次为冠者带上方巾,赞者为其正冠整理。这个过程耗时会很长。
  
  12 冠者饮醴酒:冠者集体持醴酒,象征性地饮些。持饭,吃一点。这个程序主要表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敬意
  
  13 冠者诵誓词:在司仪带领下,冠者集体举右手诵读誓词。
  
  14 冠者向黄帝像及国旗集体行拜礼:冠者敛容正坐,集体面向黄帝像及国旗行拜礼一次。
  
  15 礼成:司仪宣布,礼成。乐队奏较欢快的古乐。观礼者集体有序退场。冠者最后退场。
  
  至此,集体冠礼结束。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0 23:47:36 陕西
  作者:绿叶002004 回复日期:2005-10-30 23:32:59 
    楼主可以自己试一下。如果过了年龄,那就补办一个吧。然后把照片发上来,让天涯的MM都学一学。
  ============================================================
  
  我已经24了,唉,过了年龄了,就不要装嫩了。不过我和朋友们会组织这样的活动,找一个小点的MM,尽力吧,到时候一定会发照片来的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0 23:56:18 陕西
  作者:忠恕 回复日期:2005-10-30 23:33:40 
    顶一下
  
  -----------------------------------------------------------
  谢谢忠恕哥哥。^_^
  
  你还在那边吗?最近可好?
  
  
  =============================================================
  作者:随便想想 回复日期:2005-10-30 23:41:10 
    绝对支持
    能把仪式简化一下就更好了
  ------------------------------------------------------------
  谢谢!看到日本、韩国那些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成人礼照片,我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特别是看了那篇《中国没有华夏,华夏不在中国》的文章后,更是难过。我们当今总说自己是“礼仪之邦”,但看起来更像个“利益之帮”。我想,重新挖掘民族的礼仪传统不会没有用的吧?
  
  我发的时候还很忐忑呢,因为刚刚有人打击过我,说我吃饱了撑的。寒~~~~
  
  至于简化,自己才疏学浅不敢唐突,私自简化也是一家之言,恐怕误人子弟,还是尽量复原吧——然后由大家见仁见智地说说看法。
  
作者:桌面高手 时间:2005-10-31 00:31:50 上海
  沙发
作者:影瞳 时间:2005-10-31 09:35:26 山东
  感觉不大现实
作者:轩辕醉 时间:2005-10-31 09:40:11 上海
  这个好,以后某有了儿女,也要一步步把礼复原走一遍。
  回楼上的,不过生活中的事,有心就能做的,有什么不现实的
作者:逸然飞 时间:2005-10-31 09:53:52 广东
  严重支持中,并建议将此提案提交国务院和人大!
作者:jnssas 时间:2005-10-31 10:08:26 上海
  历史的臭裹脚布又拿出来晾晒?
作者:年方及笄 时间:2005-10-31 10:09:40 广东
  
  
  现在才知道我的ID来历。呼呼。
作者:韩赵魏楚燕齐秦 时间:2005-10-31 10:13:45 北京
  可以不行礼 但要做好人 有品德
  看看现在的小丫头吧 其实都是家长的过错
  在这个超女泛滥的时代 LZ的愿望难实现啊
作者:老潭苍虬 时间:2005-10-31 10:22:08 浙江
  我们在高中时代已经举行过成人礼了,也就是很多人排列成整整齐齐的队伍,举手向国旗宣誓。都是人家说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有点象入团时的感觉,没有新意,不过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应该是3月18日。不过,总是举行过了这种仪式,没缺了这道程序已经很好了。别的地方就不知道怎么样了。
作者:好汉AAA 时间:2005-10-31 10:43:32 北京
  做好人 有品德
  


作者:tsekimyu 时间:2005-10-31 10:49:08 广东
  支持楼主!
作者:待到凌云 时间:2005-10-31 11:22:55 江苏
  支持楼主,中国人丢掉的文化太多了.
  都要成文化沙漠了
作者: 时间:2005-10-31 11:37:08 上海
  作者:jnssas 回复日期:2005-10-31 10:10:27 
    楼主的建议如果被采纳,我们伟大的教育部又找到一个向学生收费的发财好机会!!!
  
  
  --------------------顶这个!
  
  不管出发点是好是坏,总会被用来捞钱。最后都要变坏!
  
  
作者:招福 时间:2005-10-31 11:37:17 广西
  不错,仪式代表一种郑重其事的态度,让参与者更直观地明白成人代表着人生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也从此再不能以年幼无知来搪塞自己
作者:柳絮因风起 时间:2005-10-31 11:40:36 广东
  有些礼仪日本人还保留着
作者:石上流清泉 时间:2005-10-31 11:43:52 美国
  好帖子中看到了几只疯狗,遗憾
作者:年少子弟江湖老 时间:2005-10-31 11:46:01 江苏
  特意登陆来顶你
作者:h_anane 时间:2005-10-31 11:56:18 湖北
  汗~
  我只知道农历三月初三是吃煮鸡蛋的节日,没想到居然是女儿节
作者:银鞍霜雪 时间:2005-10-31 11:57:08 四川
  有意思。
作者:夏虫语冰钦 时间:2005-10-31 12:09:26 广东
  楼主的建议很好
作者:伏特罢了 时间:2005-10-31 12:14:31 江苏
  希望能够恢复一些我们民族的习俗,那时一些好的东西啊!
  
  但是反对再让政府部门来主办!
作者:shane_863 时间:2005-10-31 12:15:40 湖北
  一定要顶
作者:秋风无情 时间:2005-10-31 12:17:21 江苏
  民间自己组织~~~支持
作者:石上流清泉 时间:2005-10-31 12:24:01 美国
  凡事若政府插手,准坏事变味,所以,还是民间的好!
作者:这个那个 时间:2005-10-31 12:44:47 辽宁
  支持。
  
作者:木石子 时间:2005-10-31 12:54:02 上海
  真希望政府能更重视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
作者:Jinary 时间:2005-10-31 13:02:11 新加坡
  good
作者:琼晓 时间:2005-10-31 13:08:35 湖南
  俺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对搂主的文章都有些隔膜。最近我们寝室还在传统文化的根断在哪里的问题,重要的是,现在的小孩子,从很小就是双语教育了。他们对我们的传统很隔膜,包括我们八十年代,连楼主自己也说给有心人,给有心人啊。
  我们也许不能实现真的举行这样的礼仪,可是真的该时常进行心灵和精神上的传统教育了。否则我们就集体失根了。
作者:圆小刀 时间:2005-10-31 13:09:50 重庆
  未必要这么繁琐,但是强调成年后的责任感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鹰月泉天 时间:2005-10-31 13:23:37 上海
  楼主真是好厉害!有闲情,有逸致,爱思考,乐研究。
  佩服佩服!
  只是在这个浮躁和盲目追求快节奏的现在中国,很多亟待解决的传统道德继承……之类的都慢慢缺失,越来越多的人害怕承担责任,楼主的这个想法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仅仅是一个镜花水月的梦而已,过过嘴瘾了。
作者:殊-心慈 时间:2005-10-31 13:26:17 北京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作者:danteater 时间:2005-10-31 13:45:16 湖北
  好帖!民族的精髓一定不能丢!
作者:空白先生 时间:2005-10-31 14:11:28 四川
  礼仪中的文辞宜改为白话文,但应该合乎诗的韵味,朗朗上口,义理明白。
作者:和平DNVMQU 时间:2005-10-31 14:18:36 四川
  礼仪之邦无礼仪,这是现代中国的困惑,也是现代中国有识之士的困惑,看看日本,看看韩国,我们要思索的东西太多,把一些民族文化的精髓丢失了,可惜啊,怎样让新的礼仪既传承中华文明,又有所创新,这是中国教育者应当研究的问题,怎样实施,学校,家庭是场地,老师,家长,社会应合力。
作者:霹雳狂侠 时间:2005-10-31 14:22:24 江苏
  好文啊,不过想在现在中国这个利益之邦实现的话,很难。
作者:霹雳狂侠 时间:2005-10-31 14:23:55 江苏
  我们在高中时代已经举行过成人礼了,也就是很多人排列成整整齐齐的队伍,举手向国旗宣誓。都是人家说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有点象入团时的感觉,没有新意,不过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应该是3月18日。不过,总是举行过了这种仪式,没缺了这道程序已经很好了。别的地方就不知道怎么样了。
  
  --------------------------
  
  同感,学校举行那叫成人仪式,简直就是入团仪式科隆版
作者:灌水之心 时间:2005-10-31 14:51:15 美国
  好文,支持楼主。
  可惜中国没有什么民间组织。。。。
作者:冷色小溪 时间:2005-10-31 15:08:54 天津
  真的不错啊,但是如果让家庭来组织这个事情,恐怕很多家庭是没有这个能力做到的,不如兴起一个社会组织,以公益为目的大力倡导,提供仪式和服务,推动的力量一定会大很多。其实现在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很多女孩子会在自己18岁的时候拍一套照片,作为自己的青春的回忆。有这样的一个仪式一定会让她们更加喜欢的。
作者:忠恕 时间:2005-10-31 15:14:41 美国
  上首页了,好的很。
作者:忠恕 时间:2005-10-31 15:17:02 美国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5-10-30 23:56:18 
    作者:忠恕 回复日期:2005-10-30 23:33:40 
      顶一下
    
    -----------------------------------------------------------
    谢谢忠恕哥哥。^_^
    
    你还在那边吗?最近可好?
  -----------------------------------------------------------
  不用客气。还好,呵呵。
作者:windnet888 时间:2005-10-31 15:54:57 湖南
  不错,增长了见识.
作者:总怕情多累美人 时间:2005-10-31 16:29:24 山西
  谁这么多事,大家轻松一点就看 不惯啊?
  别和 我说这是在恢复中华文明,我觉得不在这个上面,大概也没有多少人觉得这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作者:真的好男 时间:2005-10-31 16:33:04 上海
  写的好!
  结婚后,妻子在姓名前加夫姓!
作者:酒精故事之海量 时间:2005-10-31 16:55:06 福建
  好文
作者:都市自由的孤魂 时间:2005-10-31 17:04:05 广东
  更应该注意的是成人礼的社会作用和精神作用,仪式不用单纯复古,但应该比现在的更引起社会和青年的重视,至少有个收据、发票什么的,不要大家跟着念几句口号就完行了。个人觉得宣传力度有待加强,这种成人礼也完全可以不让学校承办,社会承办更正式些,学校承办最容易流于形式。
作者:unionize 时间:2005-10-31 17:32:05 日本
  如果大家想感受汉风遗韵就去日本吧
作者:水融 时间:2005-10-31 17:51:30 陕西
  楼主挺有研究的,支持
作者:seeblue 时间:2005-10-31 17:53:54 广东
  赞成搞这个仪式,不过最好每个街区,村庄有自己的仪式场所,这样小范围公开比较实际,便于大家观摩,又节省场地,而且容易规范。举不举行让家长决定,举行的话就要认真按照仪式规范进行。我想天下家长都想让自己孩子长大的,这个仪式是一个很好的人生路标。
作者:天边的兰花草 时间:2005-10-31 17:57:40 日本
  好文章,可惜文化东渡,这些汉风遗韵中国再也看不到了。
作者:慈洵 时间:2005-10-31 17:59:06 上海
  支持民间搞这种活动~
  
  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让走入成年的少年人在此刻明确的知道自己未来应该要担负起成人的责任~很有必要~
作者:sunshineeveryday 时间:2005-10-31 18:02:57 江苏
  支持!
  强烈支持!
  
  现在的中国为什么群魔乱舞?不正之风盛行?
  传统缺位呀!!!
  强烈拥护中华传统归位!!!!!!!
  天下归心,驱除群魔!!!!!!!!!!!
作者:退回陌生33 时间:2005-10-31 18:08:32 云南
  规范化大锅饭后
作者:walliff 时间:2005-10-31 18:48:33 上海
  严重支持,恢复中华的礼仪!
作者:ggnew 时间:2005-10-31 18:49:36 黑龙江
  支持,仪式可简,但一定要庄重
作者:月影流光 时间:2005-10-31 19:15:25 山西
  我很喜欢,仪式很隆重,就是有点烦琐。应该简化一下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19:25:51 陕西
  谢谢大家关心 ^_^
  
  我的想法很直接,就是越来越感到,我们的“礼仪之邦”称呼应该改成“利益之帮”。楼上就有朋友说了,如果这个想法也有可能又给某部门创收了……很有可能啊。
  
  在当今中国人心里,“礼”的意识越来越退化,礼是“发乎心,合乎理”的东西,是表达方式的艺术化,是“寓教于美”的教化,是体现一个人或国家风范的途径……但是很多情况下都被当作“臭裹脚布”被忽视被唾弃……结果,人们行为不讲礼,内心上更不用说。中国人的信仰不在宗教信仰,一下子又没有伦理道德弱化,庄重意识浅薄,结果就是——在当今国人手里,没有什么是不能糟蹋的。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19:28:51 陕西
  简化也是应该的,毕竟是“复兴”礼仪文化,而不是“恢复”。毕竟,按照“礼”的内涵,讲的是“恰如其分”,而不是一味恭敬。我们需要在尊重文明传统、汲取既有文明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为传统冠/笄礼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不过,怎么简化......还是要谨慎的好。大家不妨见仁见智地说说
作者:橡树庄园 时间:2005-10-31 19:47:41 北京
  我觉得旗子用八卦旗好些.
  
  
作者:suning2000 时间:2005-10-31 19:50:15 天津
  支持
作者:snow025 时间:2005-10-31 20:06:39 河北
  笄礼
  抱歉请教下,这个字正确发音是什么。音同即吗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20:27:30 陕西
  作者:snow025 回复日期:2005-10-31 20:06:39 
    笄礼
    抱歉请教下,这个字正确发音是什么。音同即吗
  …………………………………………
  对,ji(2)音同即 ^_^
  
  
作者:grandyguo 时间:2005-10-31 20:31:41 上海
  支持
作者:秋漾 时间:2005-10-31 20:42:35 北京
  挺长见识的,不得不佩服古人可以绞尽脑汁搞得如此复杂。有的时候形式化未必是坏事,有助于培养人的一种敬畏心理。但世道在变的,人心更再变,形式也是需要变变的。
作者:灵机二动 时间:2005-10-31 20:52:01 上海
  好文啊,一直以来都有这类恢复一些古礼的想法,可惜没有楼主如此具体而深入。不过这种不要和庙堂扯什么关系吧,那个啥领导致辞一节好晕啊。我觉得可以从民间的举动开始,当然前提是不把这个作为产业或者赢利去经营。我相信一切总是从细小开始的,但最重要是有开始。谁能说瀑布从来如此壮观,发源伊始,不也是那样微弱和渺小。
  支持。
作者:保鲜的味道 时间:2005-10-31 22:16:32 山东
  顶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22:19:25 陕西
  婚礼我也写了,可惜没多少关注,已经沉了。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27861&strItem=no05
作者:白云度 时间:2005-10-31 22:21:50 辽宁
  不用这么麻烦吧,太麻烦了啊。现在讲究效率的社会来这些似乎没太多的现实意义。前卫的小年轻们怕是拉都拉不过去啊。
作者:李方昌 时间:2005-10-31 22:36:02 广西
  好!要提案道“人大”,大家首先在网上签名吧!
作者:rotk 时间:2005-10-31 22:50:23 美国
  虽然是文化传统但是未免太复杂了一些。能否现代一些?比如送个套套什么的。让孩子们尽早告别性愚昧。一己之言,见笑见笑。
作者:壹心壹亿 时间:2005-10-31 22:52:44 云南
  有感
  顶
作者:月见如草 时间:2005-10-31 23:17:35 浙江
  虽然本人也推崇国粹,但觉得楼主所提及的并不是国粹.而是繁文缛节.顶多可以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观赏,却不宜作为盛典来真正推行.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23:30:16 陕西
  韩、日、中三国成人仪式对比
  
  韩国集体冠礼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23:31:28 陕西
  韩、日、中三国成人仪式对比
  
  韩国集体笄礼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23:32:06 陕西
  韩国集体笄礼 2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23:33:58 陕西
  韩、日、中三国成人仪式对比
  
  日本冠礼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23:35:40 陕西
  日本女子成人礼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23:36:44 陕西
  韩、日、中三国成人仪式对比
  
  中国孩子成人仪式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5-10-31 23:39:02 陕西
  韩、日、中三国成人仪式对比
  
  目前最流行的中国孩子成人仪式


作者:mars_zaya 时间:2005-10-31 23:49:12 广东
  国旗,这个比较古怪,不知古时候,放国旗的地方放的是什么东西啊
作者:tompiano 时间:2005-10-31 23:55:58 广东
  请教下,“竹开”这字怎么读啊?
作者:赤壁周郎 时间:2005-11-01 00:18:49 湖南
  放 国旗 就不合适了.
  在这个国旗之下,没有传统的~~~
作者:Lu啦啦 时间:2005-11-01 00:20:15 美国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5-10-31 20:27:30 
    作者:snow025 回复日期:2005-10-31 20:06:39 
      笄礼
      抱歉请教下,这个字正确发音是什么。音同即吗
    …………………………………………
    对,ji(2)音同即 ^_^
  
  ----------------------------
  楼主有心了
  纠正一下小小的错误
  笄:ji(阴平),也就是俗说的第一声,而不是“即”的阳平(第二声)音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使用“←”“→”快捷翻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到页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