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观
释卦名:这个卦名的写法跟通行本是一样的,然而“观”字是个多音多意词,所以在卦名中,它是一个名词而不是大家所常以为的动词,读作“灌”,意思是门阙,《尔雅》释“观”字说:“观谓之阙”,《说文》曰:“阙,门观也。”当然,这个阙不是普通的门,它又有一个名字叫做“象魏”。《广雅》曰:“阙谓之象魏”。象魏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水经注》里引《周官》说:“太宰以正月悬治法于象魏。”(《周礼》的原文里是这么说的:“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通俗来讲,象魏就是古时候用来张榜公示法令的门阙,它的功能就是给万民观看,以起宣传教化的作用。《彖传》的作者很明显知道卦名中的“观”指的就是象魏,所以他在解释《观》卦时开门见山就说“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句中所谓的“大观”显然是一个名词,而“大观在上”,正是说悬挂法令的观阙高大巍峨,须仰视才见之意,——当然,这个句子中的第二个“观”字同样也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观察”之意,它的意思应该是“展示、垂范”,比如《周礼 冬官》有“嘉量既成,以观四国”,这里面的“观”字也是示范,展示给人看之意。“中正以观天下”就是说在象魏上悬挂中正之法象给天下人观看。,《彖传》后面接着又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意思也是差不多的。
《大象传》的作者看来也是知道《观》这一卦讲的是象魏,所以他说“《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意思是先王之所以要巡察四方(省方),乃是要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来教化百姓。(“观民”的意思不是观察民情。“观”字在此句中同样不是“观察”而是表示“示范”。)
释文字:观,又称象魏,即古时候教化万民,悬挂法令的门阙。《尔雅 释宫》曰:“观谓之阙”,郭璞注云:“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赏析:《观》的上卦为巽卦,有号令之象(巽有号令之象,如《姤》之下卦为巽,《大象传》即曰:“《姤》,后以施命诰四方。”);上互艮卦,为门阙之象;下卦坤,为众人之象,故全卦有法令高悬于门阙之上,百姓在下仰头观看之象。《观》又象一个大号的艮卦,艮为门,故《观》有大门之象。如图所示,正因为《观》的卦象长得象个观,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