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满晴川,端阳日里浴芳兰——端午节复兴方案[已扎口]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4-30 21:28:00 陕西 点击:29578 回复:503
脱水 打赏 看楼主 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上页 1 2 36 下页  到页 
作者:天风环珮(溪山琴况) 蒹葭从风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 欧阳修 《渔家傲》
  
   五月五日端午,上古的夏至之日,颛顼及殷商古历中尝黍之日的新年,龙图腾传人的祭祀之日,三闾大夫愤而投江的纪念……说来又是一个悠长的故事了。而这些来龙去脉带着祖先们抑或悲壮抑或平和的忧思与情怀,渐渐淡漠在几千年的长风里,不经意间只流落下粽子的记忆。就在我们的传统节日日渐苍白干瘪之时,东亚某国又当仁不让地在这个古老的华夏节日名称内注入本国文化的内容,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推向世界——端午的命运,若干年后会是另一个上巳么?
   —— 题 记
  
  (注:三月三上巳节是如今消失的中国传统节日,曾引入日本,在华夏上巳节的风俗文化基础上注入其本国内容,最终繁荣成为日本五大节日之一的“桃花节/女儿节”)
  
  


打赏

0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举报 | 楼主 | 埋红包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4-30 21:30:27 陕西
  一 端午溯源
  
  端午之名,端,正也,始也。本为五月的第一个五日。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如将一年比一天,岁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或许就是后来“五”渐渐通为“午”的原因了,故端五又即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的丰富,起源的纷纭。
  
  除汉族外,还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等约28个民族庆祝这个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还在欢度端午佳节。
  
  多年来媒体、教科书等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总是只强调它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结果,在相当长的年月里,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同许多传统佳节一样,端午正逐渐失去其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如今鲜有人了解: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才是这个节日的第一大内容。
  
  端午溯源与传说
  
  1.上古夏至节
  闻一多考证,端午之源应该是华夏上古的“夏至节”。而夏至之节是殷历的新年。殷人以“大火(火星)星昏见南中”的夏历五月为岁首,正是种黍和收麦之月。殷历一月即相当于夏历(今又叫农历、阴历)五月。上古以“夏至”(坤日)与“冬至”(乾日)为一年的两大节日。可见这个日子的隆重了。
  
  西周至汉代,从周历、太初历到三统历,历法运算日益精密,夏至不再确定于五月初五,夏至遂与端午分为两个节日。但直到晋代,五月五日仍称“地祗节”。《道藏·岁书》:“五月五日为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2.华夏祭龙日
  华夏民族是龙图腾的崇拜者,闻一多云:“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端午本是祭龙的日子。古时五月江河涨水,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操纵水的龙的身上,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和行舟安全。据闻一多考证,当初有5个以龙为图腾的部落一起择定吉日,以五月的第五个日子为祭祀日。华夏民族的数字崇拜为“1、3、5、7、9”,且叠日为吉日,如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阳)。总之,祭龙习俗为这一典型华夏传统佳节中最早且不可或缺的信仰成分。
  
  3.贤孝投江传说
  端午节的投江传说有三个。
  
  广为人知的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故事。楚怀王三十年(西元前299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后扣其为质,使之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不愿屈服的屈原再次被逐,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西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都,屈原悲愤难当,遂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身殉自己的政治理想。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馆长刘石林认为,屈原选择这一天投江,其一是因为端午是古代水乡的祭龙节日,是楚人最看重的一个吉日。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摄提贞于盂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他为自己生于寅年寅月寅日的吉日而自豪,最终也选择—个吉日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去吊唁。渔夫们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人们将饭团、鸡蛋等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而不去啮咬屈大夫的身体。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而划船江面则发展成为龙舟竞渡。
  
  第二个传说则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西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其弃楚投吴,助吴伐楚,子胥掘墓鞭尸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之子夫差继位后,对其忠言骨鲠颇有厌恶,直至最后信谗而将其赐死。子胥在死前请邻人在其死后将其双目挖出悬于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遂自刎。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其尸裹以革,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传说子胥含冤而死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是为端午节。
  
  《会稽典录》则记浙人之俗,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为救父而投江:“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为纪念曹娥,乃称端午为“女儿节”。
  
  4. 石榴悬门避黄巢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杀人放火,百姓闻之逃难。五月间,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路遇一妇人携子疾走。见她怀抱一个大点的男孩,牵着的却是幼小的。黄巢很奇怪,遂下马询问。妇人答:黄巢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孩子,保全叔叔的骨肉。结果这还有一丝天良的寇盗听后颇为感动,就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石榴花。为了遵守承诺黄巢只得领兵离去,全城得以幸免。此后端午,门上悬挂石榴花的习俗也流传下来。
  
  综上所述,端午节起源于上古的“夏至节”,殷商之岁首日。端午食粽的风俗,来源于上古于新年日以新麦、新黍祭祀祖神;龙舟竞渡与龙图腾崇拜祭祀有关。后来随历史之变迁,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事迹因都死于“五月五日”而有所增附,逐渐丰富了这个古老的华夏传统节日。
  
  
  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4-30 21:31:26 陕西
  二 端午之节物风俗
  
  (一)禳解祛除之俗
  
  五月正值“恶月”,蚊虫孳生,病邪流行,故禳解灾邪是端午节第一大主题,由此衍生了各种趋避恶晦的节俗,如洒扫庭院、悬戴药草、兰汤祓禊、佩戴香囊、饮雄黄酒、吃五毒饼、游百病等。华夏民族向来讲究清洁,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1.采药草、悬艾蒲、斗百草
  端午插戴花草来源已久。艾草、菖蒲和石榴花是最常用的应景药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旧时端午,家家户户都会采些艾草、菖蒲悬于门上。认为它们可以驱虫邪。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针灸里有种灸法,也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灼烧。
  
  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俗。后来发展成为插花艺术。
  
  2.沐兰汤、佩香囊、缠彩缕
  以夏至/端午为岁首之俗,今日早已不见于中原。但礼失而求诸野。在少数民族中,则至今仍可见此俗遗风。
  
  端午洗浴兰汤是华夏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沐浴。
  
  香囊用五色丝或碎布制成,内填香料及中草药,佩于胸前。既是长辈对晚辈的爱心,也是少女赠与心上人的信物,如今也亦发展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绳结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五色丝,又名长命缕、续命缕等,以丝线系结祈福,就是近年流行世界的所谓“中国结”的起源。
  
  3 健人、豆娘、艾虎、画额
  
  健人 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
  
  豆娘 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除佩饰艾虎以外,端午节还有用雄黄酒为小儿在额头画“王”的风习,称画额,其意也在于借虎辟邪。
  
  
  4 刺五毒、刻桃印、剪纸葫芦、挂镜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燕京岁时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
  
  至今民间仍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4-30 21:32:11 陕西
  (二)端阳食饮之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粽子是端午食俗中的主角了。据载,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或楝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正式被定为端午节食品。南北朝时出现杂粽,即米中掺肉、栗、枣、豆等,此时粽子还用作礼品。唐代的粽子用米,讲究“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时有“果品粽”,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的楼台亭阁、木车牛马,宋代粽子成为一种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用了苇叶,附加料也更加丰富多彩。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另外的端午应景食品还有咸蛋、五毒饼和时令鲜果,不过,远不如粽子的知名度遍及大江南北。五毒饼是印有“五毒”图案的饼,民间认为,吃了五毒饼,可驱五毒。
  
  (三) 端午祭祀之俗
  
  端午祭祀,源于祭龙之俗,屈子事后亦有内容的增加,龙舟、投粽,都有祭祀之意。历代也修建了屈子祠等祭祀建筑,除此之外,端午节民间还有祭祀瘟神,迎鬼船等活动。江南有些地方因为水浅,不能进行龙舟竞渡,所以在五月初五这天,用纸扎成旱船,带着去登高、游街,称为“迎鬼船”。
  
  (四)游艺娱乐之俗
  
  
  端午龙舟竞渡之俗,传说起源于越王勾践于五月五日检阅水军。《事物纪原》引《楚传》:竞渡“起于越王勾践。”《荆楚岁时记》则说其俗也是来自祭祀屈原。有人综合,认为龙舟竞渡“因勾践以为成风,拯屈原而为俗也。”
  
  另外,端午娱俗一度还有秋千、马球(击鞠)、斗百草等。“击鞠”又称“击毬”或“打毬”,即骑在马上持棍打球的运动,这项活动,在唐宋时期非常盛行。
  
  绘画:唐人击鞠图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4-30 21:37:50 陕西
  端午节是极有特色的华夏传统节日,是我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日渐流失,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民族节日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原本文化内涵深厚、节日民俗丰富多彩的端午节,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只留下了一颗粽子。我们的端午,究竟还能不能留住?这是摆在亿万中国人面前的一道严肃的民族文化问题。
  
  端午节我们已经不会过了。与此同时,东亚的邻国却向我们展示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更切实有效的努力。去年11月24日,韩国将其“江陵端午祭”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江陵端午祭”与我国的端午节并非一回事,但是,邻国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作为,值得我们反思。上巳节曾经也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但悄然消失在华夏大地,却在东邻日本生根繁荣,填入新的内容,发展成为日本五大节日之一的桃花节/女儿节。韩国、日本能保护好传统的节日文化,为什么我们中国保护不好?
  
  我们不赞成为了“挽回大国面子”而在韩国申遗之后匆忙将我们的端午也去申报世界遗产。端午申遗并非关键,关键是,端午节是否能真正重新回归华夏人民的生活,关键是,中国人以后怎么过端午。端午节,能否以纯正的文化品位、适应时代的节日形态真正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节庆生活价值,能否成为一个古老而鲜活的民族节日。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些人大代表代言民间意愿,已经提交了将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法定的法律议案,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已指日可待。但是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即使端午节放假一天,又该怎么过?难道还是吃一颗粽子了事?
  
  
作者:都说是马甲了 时间:2006-04-30 21:59:16 贵州
  支持一个。。。
  恢复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身体力行~~~
作者:bcb0401 时间:2006-04-30 22:03:25 湖南
  我老家那里不用复兴。龙船是年年划的。
作者:琉璃锺 时间:2006-05-01 03:13:52 山东
  端午节是否能真正重新回归华夏人民的生活?
  这个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作者:杨相 时间:2006-05-01 03:24:08 广东
  顶起
作者:牡丹不香 时间:2006-05-01 05:53:05 美国
  看了楼主几个帖子,楼主你太伟大了!!!
作者:三张DV 时间:2006-05-01 06:34:10 湖南
  绝对支持
作者:waterhand 时间:2006-05-01 10:42:28 湖北
  坚决支持,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作者:月夜听荷 时间:2006-05-01 12:35:41 江苏
  倒,没坐到妹妹的沙发。快赔我一个来。
作者:月夜听荷 时间:2006-05-01 12:37:48 江苏
  越是经济发展快的地方,传统的东西丢掉的越多。在某些地方,端午节还不如叫成粽子节来得更直接些。
作者:yzuwater 时间:2006-05-01 13:35:01 江苏
  只要给放假就行……
作者:大马士革菜刀1 时间:2006-05-01 13:36:21 广东
  如果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能放假的话,相信能对回归传统起很大作用。基本上现在放假的都是西方的节日。
作者:yanwuhuan 时间:2006-05-01 15:11:38 福建
  只要zf在那些传统节日放法定假日,聪明的商家自然会追溯节日的传统意义来吸引顾客
作者:招福 时间:2006-05-01 23:41:24 广西
  漂亮漂亮,文好图也好。
  从风MM再努把力,把传统节日都写写,出本书送我如何?
作者:爱若流星 时间:2006-05-01 23:47:11 福建
  恩,我觉得像端午,冬至这些节日可以放假,或者举行一些庆祝活动
作者:月夜听荷 时间:2006-05-01 23:49:32 江苏
  招福MM好主意。从风小妹,如何?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04 12:57:17 陕西
  谢谢招福姐姐... 传统节日只能拣大的写了,不然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十多个。先粗枝大叶写写好了。不过我可没信心出书,实在不行我到时候用A4打印订起来送给姐姐嘛 ^_^
作者:小窗容膝 时间:2006-05-04 13:58:15 天津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04 20:18:17 陕西
  谢谢楼上苏学士的粉丝 ^_^
作者:江上苇 时间:2006-05-04 20:20:27 广东
  下一个貌似是儿童节了吧?俺好久没过了,想起来都口水嘀嗒……
作者:小窗容膝 时间:2006-05-04 20:25:38 天津
  我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还要在手心、脚心抹雄黄酒,说是辟蛇。现在恐怕没有这样做的了。
作者:江上苇 时间:2006-05-04 20:27:32 广东
  钢筋混凝土的大森林里,还有蛇?蛇是嘛东西?
作者:夷梦 时间:2006-05-06 00:39:41 重庆
  各位,如今端午节已经不是我们的东西了。韩国端午申遗已经通过。我们的端午节已经丢了。
  哭~~~~~~~~~~~~~~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06 20:20:03 陕西
  作者:夷梦 回复日期:2006-5-6 00:39:41 
    各位,如今端午节已经不是我们的东西了。韩国端午申遗已经通过。我们的端午节已经丢了。
    哭~~~~~~~~~~~~~~
  
  -----------------------------------------------
  
  实际,韩国申报的端午祭和我们的端午节并非一回事,更像我们的上巳节流传到日本后发展成了桃花节/女儿节,赋予了新的内涵。虽说不是原创,也不完全算转贴。
作者:我是周星痴 时间:2006-05-15 16:02:08 河北
  韩国申请的江陵端午祭,不是端午节本身.
  依我看,大家都行动起来,比单单说话要有用.只是,哎,假期啊……
作者:xiaogou55 时间:2006-05-15 16:45:13 黑龙江
  哈哈,我端午节的生日呢?
作者:5851 时间:2006-05-15 16:50:55 福建
  支持啊
作者:玉儿的 时间:2006-05-15 17:10:07 福建
  作者:yanwuhuan 回复日期:2006-5-1 15:11:38 
    只要zf在那些传统节日放法定假日,聪明的商家自然会追溯节日的传统意义来吸引顾客
  -------------
  有道理。
作者:江上苇 时间:2006-05-15 17:12:16 广东
  支持!
作者:等你在康桥 时间:2006-05-15 17:23:45 重庆
  支持!
作者:Hearafter 时间:2006-05-15 17:27:44 上海
  好贴,顶起来
  
作者:gygj110 时间:2006-05-15 17:36:00 广东
  楼主好伟大哦 ~ 呵呵` 支持下 顶了
作者:htq7856 时间:2006-05-15 17:52:08 广东
  支持
作者:橙汁灌黑洞 时间:2006-05-15 18:07:10 江苏
  顶之!
作者:橙汁灌黑洞 时间:2006-05-15 18:08:09 江苏
  反正我很喜欢吃粽子就是了~
作者:青盏 时间:2006-05-15 19:03:00 辽宁
  楼主是一厢情愿~
  当今中国不再具有古人那种悠然恬适的襟怀,
  相反几十年的所谓经济发展使得人的物欲极度膨胀。
  官倒们不是有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吗?
  现在中国人头脑一热什么都会变味的。
  如果真要把“端午节”搞起来,说不定是个什么样子。
  估计弄出一堆金粽子什么的~~反倒把好端端的民族文化糟塌了。
  
作者:黑妞520 时间:2006-05-15 19:06:06 河南
  我们的民俗!
  需要我们的保护!
作者:汇仁大宝 时间:2006-05-15 19:41:22 广东
  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
  我们这有赛龙舟,夺冠的话,乡里出钱请参加比赛的喝酒吃饭按摸~
作者:小窗容膝 时间:2006-05-15 19:55:25 天津
  取消五一长假,改为端午长假。
  
  取消十一长假,改为中秋长假(或者重阳)。
  
  这样既和春假、秋假符合,又合于传统。
作者:汇仁大宝 时间:2006-05-15 19:58:29 广东
  楼上所言甚是~
  明儿抽空给国务院下一整改通知书,让他们改改~
作者:金玉儿 时间:2006-05-15 20:24:06 北京
  好文章,留下看~
作者:青盏 时间:2006-05-15 21:19:53 辽宁
  作者:小窗容膝 回复日期:2006-5-15 19:55:25 
    取消五一长假,改为端午长假。
    
    取消十一长假,改为中秋长假(或者重阳)。
    
    这样既和春假、秋假符合,又合于传统。
  
  
  作者:汇仁大宝 回复日期:2006-5-15 19:58:29 
    楼上所言甚是~
    明儿抽空给国务院下一整改通知书,让他们改改~
  
  ——————————————————————————————
  你们都忘了当初国家设立七拼八凑的七天长假是为了什么吗?
  促进旅游业发展啊!结果呢?你看看那些名山大川、古物遗迹都被糟塌成什么样子了。生态环境脆弱,文物古迹也一样脆弱,经不起这样啊!当我看到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还有俄罗斯和日本的博物馆馆藏的精美的中国文物时,我也知道几乎都是帝国列强从我们中华大地掠走的,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痛心的。可是这些国宝即使留在中国就会有更好的命运吗?这算是黑色幽默吗?让人肝肠寸断啊!
  你以为现在的政府真重视什么民族文化吗?还不是在唱高调,作秀。
  过节不见得就得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再放上几天大假。
  三五知己、把酒临风、兴致所尽,足矣~
作者:江上苇 时间:2006-05-15 21:27:57 广东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样的春游最有味道。
作者:泾川云 时间:2006-05-15 22:26:32 安徽
  文章虽好
  但:
  我既要吃粽子
  我还要放假
  很长——很长————的假
作者:华子_lau 时间:2006-05-16 02:00:16 福建
  没什么好说的,真TM丢人!
  上对不起列祖列宗
  下对不起子孙后代
作者:古越之美 时间:2006-05-16 06:29:07 广东
  
  文化的沿续,是传统的沿续,传统中有创新,创新中承传统!
  
作者:京京兰 时间:2006-05-16 08:24:01 上海
  我是觉得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扬。不要一天到晚装什么圣诞老人。我们的节日有着更多的丰富内涵。可惜呀~~
作者:招福 时间:2006-05-16 08:57:41 广西
  五月初五过端午。现在端午对我来说多了一重意义,那是我女儿出生的日子。她出生的时候正是赛龙舟的时候。所以她一定会非常了解什么叫中国传统的端午。
  古时曾有不养端午儿的风俗,孟尝君却正是一个端午儿。
作者:紫贝海风1 时间:2006-05-16 09:15:13 浙江
  端午节如果能成为法定节假日的话,最开心的那个应该是我,哈哈!
  刚好那天是我的生日,如果真能成为法定假日,那每年的生日都可以休息了.
作者:随风百年 时间:2006-05-16 09:42:16 上海
  3
作者:lixiaoming1813 时间:2006-05-16 12:42:12 湖北
  看了楼主的文章,获益匪浅,想不到端午还有这么多的含义啊
  支持楼主
作者:过斌 时间:2006-05-16 14:35:12 上海
  只是在我小的时候,家里还过端阳节,也就是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吃顿饭,当然有粽子和咸鸭蛋,大人们喝雄黄酒,在我们小孩子的额头上用雄黄写上个王字。小的时候过重阳节还能吃到重阳糕,现在也不见了。几大传统节日,就剩下端阳和中秋了,感觉好像是因为吃,才能够延续到现在。
作者:qigloria 时间:2006-05-16 15:01:32 北京
  老家在成都,小时候过端午节,那是非常隆重的,外婆在节日前几天就用各种各样的碎布做好一串串的挂饰,有彩棕、蝴蝶、拿金箍棒的孙悟空、桃心……里面塞了菖蒲根和桉叶,很香。到了端阳那天,早早的就要上市场买很多菖蒲、艾草等好多种香草,回来后一半挂在门口,一半熬水洗澡。中午要吃粽子、咸蛋、皮蛋、黄鳝、炒菡菜,喝雄黄酒。可能是家里有老人的原因吧,节日当天的规定动作挺多的,好多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周围的县市还有划龙舟比赛的。觉得小时候的端午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也是了解传统、了解历史的好机会。现在,就只有粽子了,很没意思。
  还有,我现在也不到三十岁哈,觉得不过端午节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如果现在全民开始提倡恢复传统,还不算晚。
作者:starlet728 时间:2006-05-16 15:33:51 浙江
  我倒觉得多此一举,假若有价值的传统文化都要复兴,那现代人可要忙得团团转了。时间就有这个好处,淘汰一些事物,新生一些事物,当然,并不是说新生的就好,淘汰的就不好,但是,这是自然规律,用在历史文化中也无不当之处。
作者:江上苇 时间:2006-05-16 16:44:59 广东
  同意前面有些同学的观点,放五一不如放清明,放十一不如放中秋。
作者:江上苇 时间:2006-05-16 18:55:40 广东
  再顶一次!
作者:明明在下 时间:2006-05-16 19:06:27 江苏
  大雅久不作,吾哀竟谁陈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17 11:16:37 陕西
  作者:招福 回复日期:2006-5-16 8:57:41 
    五月初五过端午。现在端午对我来说多了一重意义,那是我女儿出生的日子。她出生的时候正是赛龙舟的时候。所以她一定会非常了解什么叫中国传统的端午。
    古时曾有不养端午儿的风俗,孟尝君却正是一个端午儿。
  ----------------------------------------------
  
  是啊,记得他小时候不大受重视的,过去看到说他是庶出,大概也有端午儿的原因吧?有点像赵襄子,这类生于贵胄之家的冷落孩子似乎更容易成材。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17 11:24:20 陕西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6-5-15 21:27:57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样的春游最有味道。
  
  ----------------------------------------------
  
  嗯,这是上巳节最好的写照。。可能孔子师徒刚刚祓禊回来,漫长的窝冬结束后洗个春澡,那是一身轻松……现在人没有先人那般体验冬季的饥寒之苦,所以也没有办法体验春禊的爽快。。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17 11:27:15 陕西
  作者:过斌 回复日期:2006-5-16 14:35:12 
    只是在我小的时候,家里还过端阳节,也就是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吃顿饭,当然有粽子和咸鸭蛋,大人们喝雄黄酒,在我们小孩子的额头上用雄黄写上个王字。小的时候过重阳节还能吃到重阳糕,现在也不见了。几大传统节日,就剩下端阳和中秋了,感觉好像是因为吃,才能够延续到现在。
  
  作者:qigloria 回复日期:2006-5-16 15:01:32 
    老家在成都,小时候过端午节,那是非常隆重的,外婆在节日前几天就用各种各样的碎布做好一串串的挂饰,有彩棕、蝴蝶、拿金箍棒的孙悟空、桃心……里面塞了菖蒲根和桉叶,很香。到了端阳那天,早早的就要上市场买很多菖蒲、艾草等好多种香草,回来后一半挂在门口,一半熬水洗澡。中午要吃粽子、咸蛋、皮蛋、黄鳝、炒菡菜,喝雄黄酒。可能是家里有老人的原因吧,节日当天的规定动作挺多的,好多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周围的县市还有划龙舟比赛的。觉得小时候的端午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也是了解传统、了解历史的好机会。现在,就只有粽子了,很没意思。
    还有,我现在也不到三十岁哈,觉得不过端午节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如果现在全民开始提倡恢复传统,还不算晚。
  
  ------------------------------------------------
  
  看得流口水……
  
作者:江上苇 时间:2006-05-17 11:54:37 广东
  最近有一段没看见新作品了,丫头在忙啥呢?
作者:招福 时间:2006-05-17 12:39:57 广西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6-5-4 20:27:32 
    钢筋混凝土的大森林里,还有蛇?蛇是嘛东西?
  ————————————————————
  
  老大你别逗了……
  
  PS:或者能避小强?
作者:cjzs 时间:2006-05-17 12:46:51 四川
    作者:qigloria 回复日期:2006-5-16 15:01:32 
      老家在成都,小时候过端午节,那是非常隆重的,外婆在节日前几天就用各种各样的碎布做好一串串的挂饰,有彩棕、蝴蝶、拿金箍棒的孙悟空、桃心……里面塞了菖蒲根和桉叶,很香。到了端阳那天,早早的就要上市场买很多菖蒲、艾草等好多种香草,回来后一半挂在门口,一半熬水洗澡。中午要吃粽子、咸蛋、皮蛋、黄鳝、炒菡菜,喝雄黄酒。可能是家里有老人的原因吧,节日当天的规定动作挺多的,好多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周围的县市还有划龙舟比赛的。觉得小时候的端午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也是了解传统、了解历史的好机会。现在,就只有粽子了,很没意思。
      还有,我现在也不到三十岁哈,觉得不过端午节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如果现在全民开始提倡恢复传统,还不算晚。
    
    ------------------------------------------------
  
  我也是成都的,正好也是端午节出生的,还记得当年过节的盛况,可惜了,还多年没有再见到了。
作者:月夜听荷 时间:2006-05-17 12:47:36 江苏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6-5-16 16:44:59 
    同意前面有些同学的观点,放五一不如放清明,放十一不如放中秋。
  
  -----------------呵呵,江班高见,你要是 就好了。
  
作者:招福 时间:2006-05-17 12:49:07 广西
  左看看,右看看……贴个转载的传统节日表
  
  http://gb.chinabroadcast.cn/9223/2005/12/21/342@830438.htm
  
  传统节日表(附2006西历具体日期)
  
  ●正月
  
    ---------------
  
    初一: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2006.01.29
  
    立春节(于立春日)2006.02.04
  
    初七:人日节 2006.02.04
  
    初八:谷日节 2006.02.05
  
    初九:天日节 2006.02.06
  
    初十:地日节 2006.02.07
  
    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2006.02.12
  
    二十:天穿节 2006.02.17
  
    廿五:填仓节 2006.02.22
  
    晦日:正月晦 2006.02.27
  
    ●二月
  
    ---------------
  
    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2006.02.28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土地会、春社日/属春秋两社日之一)2006.03.01
  
    十二: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2006.03.11
  
    十五:扑蝶会 2006.03.14
  
    十九:观音诞 2006.03.18
  
    春分节(于春分日)2006.03.21
  
    ●三月
  
    ---------------
  
    初三:上巳节(女儿节)2006.03.31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2006.04.04
  
    清明节(于清明日)2006.04.05
  
    ●四月
  
    ---------------
  
    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2006.05.05
  
    立夏节(于立夏日)2006.05.06
  
    十八:碧霞元君节 2006.05.15
  
    ●五月
  
    ---------------
  
    初五: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2006.05.31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2006.06.08
  
    二十:分龙节 2006.06.15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2006.06.21
  
    ●六月
  
    ---------------
  
    初六: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2006.07.01
  
    十九:观音会 2006.07.14
  
    廿四:观莲节(莲花生日)2006.07.19
  
    ●七月
  
    ---------------
  
    初七:七夕节(乞巧节)2006.07.31
  
    十四:秋日拔禊 2006.08.07
  
    十五: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2006.08.08
  
    廿九:地葬节 2006.08.22
  
    ●八月
  
    ---------------
  
    初一:天灸日(天医节)2006.09.22
  
    十五:中秋节 2006.10.06
  
    ●九月
  
    ---------------
  
    初九:重阳节 2006.10.30
  
    十九:观音会 2006.11.09
  
    ●十月
  
    ---------------
  
    初一: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2005.11.02 (本表于2005年10月底编制,故以此起算)
  
    十五:下元节(下元水官节)2005.11.16
  
    ●十一月
  
    ---------------
  
    冬至节(于冬至日)2005.12.22
  
    ●腊月
  
    ---------------
  
    初七:驱傩日 2006.01.06
  
    初八:腊八节 2006.01.07
  
    十六:尾牙节 2006.01.15
  
    廿三:祭灶日(小年)2006.01.22
  
    除夕 2006.01.28
  
作者:yinyian 时间:2006-05-17 13:17:14 四川
  这种帖子是要顶的
  
  
作者:ziling8201 时间:2006-05-17 14:32:16 新疆
  又见经典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19 00:01:30 陕西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6-5-17 11:54:37 
    最近有一段没看见新作品了,丫头在忙啥呢?
  
  ------------------------------------
  
  在忙毕业课题,在忙给别人画衣服
  大叔近来可好?^_^
  
作者:温良恭俭再现 时间:2006-05-19 09:03:41 陕西
  支持!
  & #9825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19 10:54:14 陕西
  &#9825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19 10:55:27 陕西
  汗水...我以为&#9825打出来会是个符号呢 =。=
  
作者:小窗容膝 时间:2006-05-19 11:41:55 天津
  老吴的这首词也是端午吧:
  
  踏莎行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垒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香瘢新褪红丝腕。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
  
  
作者:招福 时间:2006-05-24 13:18:44 广西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6-5-19 00:01:30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6-5-17 11:54:37 
      最近有一段没看见新作品了,丫头在忙啥呢?
    
    ------------------------------------
    
    在忙毕业课题,在忙给别人画衣服
    大叔近来可好?^_^
  ============================================================
  
  
  
  从风!!!!
  你叫江上做大叔?
  
作者:江上苇 时间:2006-05-24 13:25:06 广东
  亏这丫头也好意思叫出口……
  天汉网的同学们,对复兴传统文化,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佩服一个!
作者:waterhand 时间:2006-05-24 13:32:24 湖北
  作者:yanwuhuan 回复日期:2006-5-1 15:11:38 
    只要zf在那些传统节日放法定假日,聪明的商家自然会追溯节日的传统意义来吸引顾客
  
  
  有道理。
  再过一周就是端午了,可惜不放假,华夏的文艺复兴任重道远。
楼主蒹葭从风 时间:2006-05-27 07:17:56 陕西
  呵呵。。叫他大叔,纯粹是经他本人的鼓励。。
  
  近来看江兄似乎年轻不少,从此不再叫大叔,敬称兄长啦——我还是很有礼貌滴~ ^_^
作者:小窗容膝 时间:2006-05-27 10:52:50 天津
  江核心97年在重庆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现在他可能二十六七,不满三十。
作者:都说是马甲了 时间:2006-05-27 10:59:23 贵州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6-5-24 13:25:06 
    亏这丫头也好意思叫出口……
    天汉网的同学们,对复兴传统文化,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佩服一个!
  ==============================
  顶LZ,顶江斑
作者:招福 时间:2006-05-28 01:41:40 广西
  
  
  可以想象,如果传统节日传统服饰复兴,商家肯定是要从中搅动盈利的.
  但是那无论如何也是一股巨大的助力.就算有些商业色彩,那也好过让传统默默无声地被人遗忘以致消失要好得多得多!
  
  救命的药总是有副作用的,但是为了那一点副作用就不服药,最后丢掉性命吗?
  孰轻孰重,大家都应知取舍吧!
  
  
作者:老雕的雕 时间:2006-05-28 05:45:12 北京
  鲁迅文章提到某个祭日很重要,说三十多年才轮到一次
作者:dorothy234 时间:2006-05-28 21:58:28 上海
  快过端午节了,顶一个
作者:luisyun 时间:2006-05-29 11:28:42 四川
  路过
作者:张小顺 时间:2006-05-29 12:47:24 湖北
  三月三,河南淮阳地区似乎在过。当地有个太昊陵,相传埋着伏羲氏。我去过,还烧过一捆香。呵呵。那里三月三有个纪念伏羲的庙会。
作者:张小顺 时间:2006-05-29 12:49:26 湖北
  对了,那里还产一些泥鸟泥狗、布老虎。似乎跟楼主说的东西里有些东西神似。
作者:非法非梦 时间:2006-05-29 16:50:56 北京
  小时候老家过端午很有意思,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些风俗。
  端午前一个月,就会有小贩沿街叫卖各种香料,然后每家都会买一些。家里的姑姑婆婆们就会开始忙活着缝制各种香囊。挂香囊的大部分是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老家叫“香布袋”。香囊一般是三角形的,上面绣有不同的图案,下面有穗。每到端午前后,到处都会香气扑鼻,我想这应该和五月驱毒的传说有关系。
  儿童的香囊要复杂得多,那是一连串的抱脚娃娃。很可爱,一长串的球球连在一起,低下悬挂一个双手抱脚的布娃娃。香气扑鼻。
  
  端午节当天,所有的香囊都被挂在身上。每家都会去采艾草回来,插在门口和房间里,这应该算是驱蚊避毒的仪式吧。
  中午必吃的东西是粽子和鸡肉,粽子的传说家喻户晓了。吃鸡肉我就不知道为什么了。
  现在想想,五月端午的香气似乎很久没有出现了。。。
  
  我家在河南,离淮阳的太昊陵极近。那里每年三月三的庙会老妈都会去。嗬嗬,伏羲氏在我们那里被奉为人祖,造人的传说也和他有关。特产的泥狗狗也算是和这种传说遥相呼应了。呵呵。
作者:翼翼_ 时间:2006-05-30 20:55:26 上海
  明天就端午了,踢起来
作者:江上苇 时间:2006-05-30 21:17:42 广东
  一帮家伙在这里穷开心,居然拿俺老江的生辰八字来做研究……
作者:guiqlx 时间:2006-05-31 00:47:04 湖南
  端午节到了!
  
  蒹葭MM好,各位端午节快乐!
  
  
作者:waterhand 时间:2006-05-31 01:23:58 湖北
  端午节来了,顶一下!
作者:月夜听荷 时间:2006-05-31 03:06:29 江苏
  从风小妹节日快乐。筒子们粽子节快乐。
作者:preeminenceliu 时间:2006-05-31 09:26:21 江西
  粽子节快乐~
  
作者:叶落风随 时间:2006-05-31 09:27:49 安徽
  哦哦
作者:yscx 时间:2006-05-31 09:30:54 上海
  d
作者:墨迹林 时间:2006-05-31 09:32:16 广东
  我们的文化遗产都保护不了,心痛的不是政府而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
作者:kataxu 时间:2006-05-31 09:33:26 天津
   取消五一长假,改为端午长假。
    
    取消十一长假,改为中秋长假(或者重阳)。
    
    这样既和春假、秋假符合,又合于传统。
  
  
  
  
  所言极是~~~~~~~~~~~~~~~~~~~!!!!!!!!!!!!!!!
作者:降龙二十八掌 时间:2006-05-31 09:34:55 江苏
  我家那边(无锡滨湖区),三月三有个节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节日,一般直接称为“三月三”,是类似庙会一样的活动
  不知道是不是和这文章提到的三月三有什么联系??
  谁知道的?
使用“←”“→”快捷翻页 上页 1 2 36 下页  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