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荣获 2015煮酒论史年度最佳作者 | 本文荣获 2015煮酒论史年度十大佳作 |
楼主荣获 2015煮酒论史年度最佳新人 | 本文荣获 2015煮酒论史年度新作 |
一个“代理妈妈”的异想天开
我年近不惑,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却责无旁贷地做了三个孩子的“代理妈妈”。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但六年辅导孩子学习和混迹于家长群讨论的经历使我自信:对于教育,我有资格发言。尤其是对历史教育,一个深爱历史的妈妈确实很难忍住谈谈对历史教育的一些看法。
按照目前新课标教材,孩子们系统学习历史知识一般是从初中开始,到高中结束(大学选择历史专业的除外),历时六年。六年时间并不短,关键是六年时间孩子们真正收获了什么?先说初中三年的历史教材,虽然观点很新颖,理念也逐步同国际接轨,但教材空乏枯燥,鲜有生动有趣的事例去佐证历史发展的规律,除了少数爱好历史的学生自己课后大量补充阅读,孩子们初中三年毕业,历史知识基本是一片空白。而高中孩子的苦恼就在于高中教材是给历史基本功扎实的孩子编写的,因为是专题学习方式,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如果孩子没有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根本无法真正理解掌握,而这一阶段教师的职责更多是教会孩子怎么攻克高考题,也不会注重孩子的历史知识体系建设。于是,六年的历史学习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串串的问号和一串串的遗憾。
如果在中学学习的盛宴里,历史是一盘咸菜,上不上菜并不影响宴席的丰盛,那我会对现状保持沉默。但历史是一盘咸菜么?答案有两个:第一、如果孩子初中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参加中考,高中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参加高考,那历史就是一盘咸菜。甚至在高考改革历史推出考场以后,历史连咸菜都不算,只能算零食。二、如果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洞察能力……那历史就是学习盛宴里色香味俱全的头菜。司马光说:历史是前车之鉴。知道古人是如何成功的,我们就可以去效仿他;古人是怎样失败的,我们就可以引以为戒。吕思勉说:学历史就是要探明社会之为社会的原因的。理解中国的社会,为什么不同于欧洲?欧洲的社会,为什么不同于日本?若想探明世事由来的原因,必须探究事物发展的源头。我说:好希望有一套通俗版的教科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品味历史的大餐。
为此,我努力为孩子寻找通俗版历史作品。吕思勉、黄仁宇、易中天等的作品都很棒,对有点历史基础知识的成年人来说是绝好的书。但对孩子们来说,有的理论性太强,缺乏感染力,有的很通俗有趣,但知识不系统。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不受传统修史的框框束缚,用于中学孩子普及历史非常棒,但他只写了明朝一部。袁腾飞老师的《腾飞五千年》相对系统,但叙事情节相对简单。
我怎么才能给孩子找到这样一套书?我突然异想天开靠自己编辑,供孩子们阅读。在此,我必须申明,我不是一个写手,对于这一次编辑写作的成败我并没有把握。我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和一个深爱着家里三个孩子的“妈妈”。
如果大家觉得楼主写的内容还有些帮助,还请打赏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天涯打赏傻瓜教程,多图,包教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