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这位集倾国美貌、贤德淑良、才华横溢、知书达理、勤勉孝顺等完美人设的绝代佳人,可能连真名都没有人知晓,但却留下了无数篇关于她的传志,在当代与后世得到了名人墨客满满的赞美是历史无两。

刘良:此女贵乃不可言。
介子:九岁解持甄后笔,十三能读谢公书。怀中玉映尤娇小,异日张玄妹不如。
卞皇后:此真孝妇也。
鱼豢:颜色非凡,擅室数岁。
刘义庆:甄后惠而有色;姿貌绝伦。
杨慎:甄氏何物,一女子致曹氏父子三人交争之如此?
张宪:白露下塘蒲,芙蓉秋露湿。不忍生离别,时抱蒹葭泣。
文同:江令歌琼树,甄妃梦玉衣。 画堂明月地,常此惜芳菲。
蒲松龄:始于袁,终于曹,而后注意于公干,仙人不应若是。
这样一位引无数名人墨客垂涎与赞美的人间仙子,谁人不爱,谁能不惜。曹丕对甄宓也是一见倾心,各种史书与话本都把他们初次见面连篇累牍写得很详尽,曹丕得到甄宓后也爱护有加,独宠多年。嫁入曹家的甄宓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公公赞许、婆媳和睦,外人称颂。可让人叹惜的是结局凄惨,曹丕称帝后不到一年就赐死了甄宓。
是何原因让魏文帝曹丕对甄宓态度如此大变,以至恩断义绝,逼死甄夫人,还要“披发覆面,以糠塞口”,如此恨之入骨,以至生死不见。
关于赐死甄宓的原因说法很多,主流观点有三个,一是二曹交争论,二是郭女王构陷论,三是藏秘灭口论。
二曹交争论
三曹为甄宓交争的说法流传很广,当年曹操攻下邺城,正要召见甄氏,却被曹丕捷足先登,曹操大为不满,还说“今年破贼正为奴”,意指打这一战正是为了甄氏。曹丕为抱得美人得罪了曹操,导致父子嫌隙,以至于久不被立为太子,逐迁怒于甄氏。
这说法有违常理吧,且不论曹操是否说过那些话,但甄宓这个媳妇是得到曹家人上下认可的,夫妻也一起恩爱和谐生活了那么多年,所以三曹争甄宓多为民间谣传。况且曹丕也得到想要的王位,后受禅让称帝,这时候秋后算帐于理说不通,甄氏在整件事上也没有过错,以公婆对儿媳赞许来看,反而调和了家庭关系。
郭女王构陷论
甄宓后期失宠似也是情理之中,男人多数喜新厌旧,帝王又有多少真情,没有家族势力的后宫女人只是玩宠,再喜欢久了也腻了,30多岁甄宓再美也抵不过时光流淌,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宿命。郭女王多年流离漂泊的人生阅历,自然比长期深居内院单纯的小女人更懂得驾驭男人,对曹丕也更有帮助 ,甄宓让人称赞恪守本份不干政优点也会成为她的弱点,后又因自己受到冷落心生怨愤而引祸上身,曹丕听信郭女王谗言,遂大怒赐死甄氏。
普通嫔妃虽命如草芥,弃之杀之都不需要理由。但甄氏不是普通妃子,甄氏家族势力庞大,她自己为人处世却很低调,待人接物有口皆碑,堪为典范,是朝臣中一致认可的皇后人选。还是曹丕原配夫人,嫡子生母,曹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宠妾灭妻,只因几句报怨就被处死甄氏,郭女王何德何能能让曹丕做这样的决定,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再者甄夫人非善妒之人,还因其贤良淑德被广为传颂,曾多次劝曹丕:“古时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纳贤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深得曹丕赞许,赐死甄氏必是另有隐情。
藏秘灭口论
曹叡出生不足月,被怀疑是袁氏遗腹子,曹丕又非常喜爱这个嫡子,有让他继承大统的意思,不得已杀人灭口。不管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宫闱隐秘之事永远没有答案,但朝野流言已起,无论流言真假与否,都要封住甄氏的嘴,甚至“以糠塞口”让其永远无法开口。
只有立储这样的大事,才能让魏文帝曹丕如此决绝,至少这个说法比前两种更有说服力,曹丕后来对甄夫人态度大转变也就可以说得通了。
流言是把刀,杀人于无形,郭女王摊上构陷甄夫人的罪名,由此可以看出曹丕并不爱她,也没有保护她,而是刻意让她成为背锅侠。曹丕虽然对郭女王盛宠一时,并下诏让甄夫人之子曹叡过继给她,但曹丕显然对这个长子太了解了,隐忍坚韧象极了自己,或许他也知道曹叡日后必定报复,为了皇权所有人都可以牺牲,郭女王背着这个大锅注定了她的下场。

太完美也是一种缺陷,甄宓正因为她各方面都无可挑剔,这也给她带来了杀身之祸。
甄宓出身豪门望族,家族势力庞大,深居后宫却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戴,这对皇权的危胁太大了,而且她还特别聪明,一旦掌握权力,外戚专权将无法收拾,两汉这方面的例子不少。所以当朝臣数次劝谏立甄夫人为后,魏文帝都没有应允,反而一意孤行立了郭女王为后,普通人家出生的郭女王对皇权没有威胁,这也符合曹氏几代人审慎的性格,这样的皇后只能一门心思依附于曹丕,并感恩戴德,用心抚养皇子与维护皇权。只是她也只是皇家斗争的牺牲品罢了,被工于心计的曹丕玩弄于股掌。
所以甄宓的死是封建专制的悲剧,如果她不那么完美,如果她无德无能的平凡女子,如果她没有受到那么多人的赞许,如果她身世普通,也许就不会死;或许她满足了那个时代男人对女人所有的完美想象,却因一成不变的完美失了个性而被厌弃,反而让曹丕喜欢上了另类的郭女王。
她的死想必也与汉代“立子杀母”这一残酷宫廷的制度有关,魏文帝受到前朝影响而效仿,被后世传颂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刘彻,不也杀了卫子夫与钩戈夫人,一个是自己非常钟爱且贤良淑德的皇后,一个是太子的生母,所以不排除魏文帝曹丕杀甄夫人是为曹叡继承大统提前做的安排。
《魏书》为掩饰魏文帝赐死甄夫人这事,当中记载甄夫人因病而亡。还称曹丕称帝后要立甄夫人为皇后,甄夫人还三拒皇后之位,认为自己德不配位,还以病推脱,不久就病逝了。曹丕收到噩耗万分悲痛,追授皇后玺绶。《魏书》杜撰死因粉饰太平,显然没有被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