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读书之《四季啊,慢慢走》
在今年这个漫长又安静的年假里,按说该是静心读书的好机会。然而,心思无法不被随时变化的各种新闻事件和数字牵动,工作上也随时有事需要处理,所以其实并没有很投入地读多少。倒是睡前不管多晚,还是要翻几页才能平静入眠。
这本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随时可以拿起或放下,像是在被关禁闭的日子里灵魂跟着作者去户外游览,倒是很好的调剂。
我说过自己的植物是数学老师教的,这是事实而非调侃,因为我们上学时没有专门的老师教史地生之类副科,语数英理化属于主科,副科的所有课程由主科老师挂着。于是,植物是数学老师教的,并且基本所有植物课都继续讲数学,到考试前老师划出重点让我们囫囵吞枣背诵,然后考试好赖倒也没有多少人太在意,因为副科在中考时占分很少,甚至有很多内容不考。
当然,这不是自己成为一个花盲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年少的自己对花花草草毫无兴趣,除了因为学校后面有棵据说来自唐代的古老的银杏树,记得它的叶子是扇形,再就是记得有篇课文是“植物妈妈有办法”,里面说的蒲公英和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觉得好生动有趣,几乎不留什么痕迹了……
成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对养花弄草这种事很排斥,茉莉跟月季不能一样对待,水仙和仙客来也各有需求,一花一世界——但自己怎么能读懂那么多无语无解的世界呢?偶尔兴之所至养的几次,不管是小心伺候还是撒手放养,结局都是去了另一个世界。
但对于大千世界里春夏秋冬的草木荣衰,逐渐有了关注和感触。我可以继续不知道它是什么属或科,甚至对于养花种花还是要随时问度娘,但我会捕捉遇到的每朵小花的美丽,会发现破土而出小芽的勃勃生机,喜欢夏日蔷薇满院的风华正茂,也爱深秋灿烂斑驳花青素的多变——这都是自然界里生命的存在呀,稍微用心探究就会发现世界的丰富。
世界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同的,大自然在每个人的认知里都是局部的。所以,我们读书或者行路,我们跟不同的人交流,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认知更丰富和多维。《四季慢慢走》不是一本专业的科普书,更像一个对自然特别热爱又擅长手绘的女孩带你郊游。她带你认识了华北地区一百七十多种常见植物,带你像一只鸟儿一样在田野里经历春夏秋冬。
北大教授刘华杰在为她做序时引用了叶芝《柳园遐思》中的句子:
她嘱我爱得自在
如叶片萌发枝头
她嘱我活得轻松
如青草滋生堤岸
很符合读完后的感受。
爱花草或爱诗歌,爱绘画或爱跑步,归根究底是我们自己跟世界建立链接的关系。越深刻越投入便会越见自己,而越见自己便会越挥洒自如地表达世界。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方式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