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陈家洛到底娶没娶霍青桐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猜测,如果读懂了《书剑》,就不难知道,陈家洛心里只爱霍青桐一人,从来都当喀丝丽是爱人的妹妹,他最后耍心计逼霍青桐现身,无外乎是想与她再续前缘,双方冰释前嫌后,不结缡根本说不过去。不过即便如此,还有很多读者不放心,或者根本没读出来,于是金庸新修添加了不少文字来暗示,我上文已有分析,同时在《飞狐外传》中也给出了不少提示。
《飞狐外传》“紫衣女郎”这回,金庸新修特意加了一大段文字,当中有一节这样写:【“好,要做个真正的英雄侠士,你可还得好好多学一下呢!你叫赵三叔做三哥,那又怎样?他武功虽高,但为人忠厚老实,脑子转不过弯,咱们就算遇上了大事,也还轮不到他来出主意呢!若不是听天池怪杰袁老前辈吩咐,就得听我师父吩咐,他们两位老人家若不拿个主意,咱们第一就得听陈总舵主的,第二得听翠羽黄衫霍阿姨的,第三得听武诸葛徐七叔的,就算鸳鸯刀骆冰骆阿姨,也比你这赵三哥头脑活些。你乖乖地去跟他们学上几年,要不然跟着我学上几年,再来闯荡江湖,说不定还能有点出息呢!”】这是袁紫衣抱着胡斐的衣服自言自语,她话中的决策顺序很值得玩味。袁士霄是陈家洛的师父,陈家洛尊师重长,他总排第一无可厚非。袁紫衣的师父虽是辈份甚高的峨眉前辈,但袁紫衣有自吹嫌疑,可以忽略不计。再来便是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他是一会之主,遇大事唯他马首是瞻理所当然。接下来居然是霍青桐!之后才是徐天宏等红花会成员。如果霍青桐没有嫁给陈家洛,由着她这么一个“外人”执掌仅次于总舵主的决策权,不奇怪么?有人说,叔叔的老婆要叫婶婶,叫徐天宏叔叔,那么叫陈家洛也是叔叔,又叫霍青桐阿姨,说明陈霍没有在一起,不是一家子。金庸就怕有人这样误解,特别加了“骆冰骆阿姨”的称呼来陪衬霍青桐,骆冰总是文泰来的妻子没假吧?关于这一点,金庸其实是有交代的,下文他写【那位尼姑(圆性的师父)的住处和天池怪侠袁士霄及红花会群雄相去不远,平日切磋武学,时相过从。圆性天资极佳,她师父的武功原已极为高深繁复,但她贪多不厌,每次见到袁士霄,总缠着他要传授几招,而从陈家洛、霍青桐直至心砚,红花会群雄无人不是多多少少地传过她一些功夫。】这一段是介绍袁紫衣的学武经历,最后这句【……而从陈家洛、霍青桐直至心砚,红花会群雄无人不是多多少少地传过她一些功夫】,点明红花会每个人都教过袁紫衣功夫,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是她的师父,不存在师父师娘的主从概念——如果只有陈家洛、文泰来教,霍青桐、骆冰没教,那么与袁紫衣有直接关系的就是陈、文二人,称呼霍、骆要以陈、文二人的关系为主,叫她俩婶婶。何况袁紫衣本身有正经八百的师父,红花会每个人不过是传她“一些”功夫,并不系统,因此她不能叫这些人师父,只能男的叫叔叔、女的叫阿姨。这也是她称呼袁士霄为老前辈而非师父、师祖的原因。这句同样表明了霍青桐已然是“红花会群雄”之一,并再次将她列在陈家洛之后,后文亦有【陈家洛、霍青桐等红花会群雄自回疆来到北京】,也是此意。要知道,作为陈家洛的贴身书僮,心砚入会都必须顺延坐第十五把交椅,凭什么霍青桐入会就能排在陈家洛之后,名字总与他并列不说,还能执掌仅次于陈家洛的决策权,而不是按部就班坐上第十六把交椅?这让无尘、赵半山这些舍生忘死、功劳勋着的“老臣”情何以堪?结合《书剑》中金庸新修特意加的阿凡提、陈家洛的话,陈家洛妥妥地娶了霍青桐为妻,因此她才拥有总舵主夫人的特权,入会后直接晋升全会实权第二的位置。而且金庸也暗戳戳地表示,陈霍结褵后,生活幸福美满,极可能已然生儿育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胡斐初见陈家洛,就坚定地将他误认为是福康安——【胡斐凝目看去,见马上一人相貌俊秀,四十岁不到年纪,却不是福康安是谁?】【胡斐侧头细看,这人明明是福康安,只装得满脸风尘之色,又换上了一身敝旧衣衫,但始终掩不住那股发号施令、统率豪雄的尊贵气象,如这人相貌跟福康安极像,那也罢了,难道连大元帅的气度风华也学得如此神似?】虽说陈、福长得像已经贯穿了整本《书剑》,但在事隔十年后的《飞狐外传》中,两人仍能一般无二,说明了什么?福康安作为乾隆的私生子,大权在握,呼风唤雨,志得意满,生活优渥,真可谓万事不愁,所以才有了他三十二三岁时【面目清秀,丰神俊朗,容止都雅】的形象。反观陈家洛,如果他一心只爱喀丝丽,喀丝丽又被他害死,他始终单身生活在深深的自责中,十年后怎么可能跟福康安一个样?形容枯槁、气色萎靡还差不多。胡斐之所以一眼认定陈家洛就是福康安,后面连马春花也都认错了人,恰恰说明陈家洛这十年来生活得跟福康安差不多,非常滋润顺意,何况他还比福康安稍大,一旦心绪不佳、保养不善,很容易被比下去。《书剑》中陈家洛最大的个人心愿就是娶霍青桐为妻,为此他排除万难、锲而不舍,如果最终不能抱得美人归,能是这副神气模样?能被胡斐坚定地错认?能被马春花认成是情郎兼孩子他爹?可能有人要说,胡斐见他时,他面有忧郁之色,这总不假吧。确实不假,但这要看当时的情状来解读,红花会一行人来到北京,目的就是为了当晚给喀丝丽扫墓,谁见过兴高采烈去扫墓的?就是装也要装得神情忧郁。何况霍青桐随行在侧,陈家洛倘若神采飞扬、满面春风,霍青桐不打他才怪呢!
至于生儿育女,则是从《飞狐外传》中各处细节拼凑推断得知。胡斐初见陈家洛一行,金庸写【过了片时,蹄声渐近,九骑马自西而来】,胡斐以为是福康安及其随护,【暗暗吃惊:“怎地福康安手下竟收罗了这许多高手人物?昨日掌门人大会之中,如有这些人在场镇压,说不定便闹不成乱子。”】说明马上九人都是男子打扮(为啥是九人?),也说明之前闹福康安府的赵半山、石双英、常氏兄弟、心砚不在九人之中。当晚陶然亭哭坟,【月光下胡斐瞧得分明,福康安正站在小丘上,他身旁的十余人中,还有三四个是女子】,此时陈家洛、无尘和常氏兄弟不计算在内,人数反而多了,可见红花会一众的北京之行是分批走的,此时汇合一处。头一路是心砚、常氏兄弟、赵半山、石双英,后一路是陈家洛、霍青桐、无尘、文泰来、骆冰、徐天宏、杨成协、余鱼同和李沅芷,女子都做男装打扮,哭坟时才换回来。从后文看,金庸没点名杨成协,但胡斐看九人时有一个【四十来岁的高大汉子】,【双目中神光闪烁,威风凛凛】,只能是杨成协——《书剑》中金庸唯独写了【杨成协身材高大,气度威猛】,其余人都是身材不符,何况杨的年岁也相当。小丘上,陆菲青、赵半山、石双英、心砚与九人汇合,人数成了十三人,除去陈家洛和无尘,是十一人,符合十余人的说法,再后来常氏兄弟赶来,总共变成十五人,也就是说,除了卫春华、蒋四根、周绮和死去的章进外,红花会总舵成员全部到齐(陆菲青不是红花会成员)。这怎么能体现出陈霍已经生儿育女了呢?因为红花会所来都是陈家洛一代人,不见下代人。徐天宏和周绮的孩子在《书剑》中就已出生,此年十岁,按理说带一个十岁的孩子来中原不费事,为啥没带来让他一路见见世面?连周绮和卫春华、蒋四根也没来?有人说蒋四根和卫春华可能去执行任务了,那更没道理把周绮母子单独留下了。周绮之所以没来,肯定不是为了看一个十岁的孩子,应该是红花会下一代孩子不少,且年岁大小不一,没办法全部带来——不好管理。目前会中成婚的只有陈霍、文骆、徐周、余李四对,无尘是出家人,赵半山《飞狐外传》中仍旧单身,常氏兄弟如果结婚、也不会被倪氏兄弟激动心意抢马春花的孩子,石双英和心砚如果有老婆肯定会和其他人一样带来。文骆多年不出,能生的只剩三对,如果陈霍不生,指望着徐周、余李两对生孩子生到太多带不过来,不现实,因此陈霍肯定育有子女,且未在襁褓,毕竟孩子在襁褓确实无法带来,但孩子那么小,孩子的母亲肯定也不能往中原来。设想个极端例子,卫春华和蒋四根没来,都是因为已结婚老婆怀孕或生产,那么留下一贯大大咧咧的周绮来照顾两个弟妹,以及她们刚出生的婴儿和周绮自己的孩子,似乎也不切实际。而杨成协、石双英、心砚如果已婚却把老婆留下,无非两个理由,要么她们也待产,要么让她们帮周绮的忙。若是待产,这三个男人应该和卫春华、蒋四根一样留下,即便他们主张来,其他兄弟也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对待老婆——孩子出生爹不在,不合人伦;若是帮周绮的忙,为什么不让骆冰、李沅芷这些年岁更长、更有经验的人留下?毕竟小孩出生,非同小可。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周绮留下照顾一群大大小小不用吃奶的红花会下一代,卫、蒋二人要么出去执行任务,要么帮忙一起照看孩子。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推断。
综上,陈家洛一定娶了霍青桐,两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极可能儿女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