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从姓名身世试探究香香对其父、其姐无情的由来
霍青桐虽然是回民打扮,但容貌却类似警幻仙子,(金庸当年发表在明报时直接抄袭了红楼梦的原句,新修版改了,但还留有痕迹。
——【那女郎秀美中透着一股英气,光采照人,当真是丽若春梅绽雪,神如秋蕙披霜,两颊融融,霞映澄塘,双目晶晶,月射寒江。】
很明显,能和警幻仙子相提并论的容貌,是典型的汉人容貌,而且她还有汉人姓名。
她爹叫木卓伦,她哥叫霍阿伊,她叫霍青桐,她妹妹香香叫喀丝丽。
霍阿伊和霍青桐都姓霍,名字都类似汉名,以霍青桐更为明显,完全是汉人姓名。
原著中还说霍青桐【亲人全丧】,受了委屈不是找亲妈哭诉,而是找师父开解。这说明她母亲早逝。
【石双英道:“他夫人、儿子和两个女儿都见了。】这证明木卓伦目前有夫人活着,但这位夫人明显然不是霍青桐的母亲。
霍青桐曾经说【“对,也为我爹爹、哥哥,和我无数同胞报仇。”】证明霍阿伊是她哥哥,但现在活着的木卓伦夫人不是她母亲。
推测——霍阿伊和霍青桐很可能是一位姓霍的汉人女子所生,但霍女士早逝。
按伊教规定,男子可娶四妻,香香可能是这位出来见客的夫人所生,也可能不是。
根据姓名和金庸行文特点推断,霍青桐很可能偏于汉族女子容貌。
而她的同父兄长霍阿伊【霍阿伊方面大耳,满脸浓须】,相貌多半随父。
【霍青桐却体态婀娜,娇如春花,丽若朝霞】多半随母。
而香香的容貌则是——【只见湖边红花树下,坐着一个全身白衣如雪的少女,长垂肩,正拿着一把梳子慢慢梳理。她赤了双脚,脸上上都是水珠。陈家洛一见她的脸,一颗心又是怦怦而跳,暗想:“天下哪有这般美女?”只见她舒雅自在的坐在湖边,明艳圣洁,仪态不可方物,白衣倒映水中,落花一瓣一瓣的掉在她头上、衣上、影子上。】
怎么看都不是古中国的调调。
翠羽黄衫虽然是回部打扮,但容貌却是古中国式的警幻仙子类型。姿态也是古典侠女,比如红拂女之类的身姿。
而香香的容貌更接近于古希腊泉水女神、大洋女神的画面感,怎么看怎么都是西式的。
喀丝丽这名字也跟汉名汉姓无关。
所以,香香很可能跟哥哥姐姐都是同父异母。
如此,她们的隔阂就很明显了,兄长姐姐都是手握重权、担负部族部民之望,学得武功兵略,霍青桐尤其明显。霍阿伊都没受过如此教育。
可能是资质的差别,也可能霍阿伊并非霍夫人所出,而是由霍夫人抚养长大,也取了类似的汉名。
但无论如何,霍青桐和霍阿伊关系更亲近,更受父亲重用和人民爱戴。
而香香手里,全是空的,除了姿\色外什么依靠都没有,而且家族拖着她迟迟不嫁,还准备拿她和亲,她心里不怨恨?
所以,口头说马上去报信,行为上尽可能地拖延,就可以理解了。
最明显的是,她到了部族驻扎地,不先报告危机信息,而是先忙着偎郎。
这一点,打从心底说明了她根本不关心父亲和姐姐安危,甚至可能暗暗盼望他们死或者重伤。
这才是细节见人心啊!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霍青桐该让她,在众人包括她爹眼里,霍青桐受宠太多,掌握权力、武功、地位,何苦在小问题上不能让让妹子,反正这个妹子最终多半也是送去给皇帝或者给红花会和亲,到头来,自家军队还不是她来掌握,怕什么?
霍青桐被误会自己和妹子争男人耽误军情,才气苦不已。
而为什么香香能理直气壮偎郎,不顾其姐感受,也是因此,在她的立场,姐姐占的便宜太多了,什么都有,而自己只能【一个人出来牧羊】,所以,心安理得跟姐姐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