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发帖子了,丹某在本版一向只发原创帖、活动帖,以及帮个别侠友转载一下帖子,其他的为免引起口水之争,所以基本不发的。发这个帖子,一方面是因为仗剑由主版变成了副版,接到通知时气闷难受了很久,但最终也只有接受;另一方面是今天在版内看到版友@凯旋而归的猪 发的帖子当中有这样一句:“但出版商会说,他们得依靠市场,传统武侠真的落寞了。”(顺便纠正一下,是落没不是落寞,职业习惯使然),所有长期在心里哽着的话终是想说一说,中听则听,不中听也别骂人,不然一封号又说丹某以公济私。对于个别说“仗剑没落或武侠没落是版主不作为”的版友,丹某可以这样说,我当了近七年的编辑了,从撰稿编辑到文字编辑再到策划编辑,所供职的公司里,从六七年前开始,就没一个想或打算出版武侠。你也许会说我去的都是小公司,那么我给个提示:我供职过的公司里,有的曾是国内最火的军文出版商,有的是出版过麦家的《风语》的,有的则出过《看见》(这书我真不用多说了吧),而我现在这家也是以小说出版为主的公司,抱歉,没一家要出武侠,老板连这个念头都没有。在这里我有个建议就是,既然认为版主不作为,要振兴本版,不妨在新浪微博上艾特或私信这些出版商BOSS,人家如果能回几句,其影响力也比骂版主有用啊,而且丹某相信如果你的话够份量,大Boss们还是不会不理睬的。
不跑题了,直接说正事。
简单说,所谓的武侠鼎盛期(上个世纪七八九十年代吧,我干脆把时间跨度多算点),不外乎有人写了本武侠,甚至盗用名家的名义,都卖得相当不错。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实就在十年前,只要是个出版商,谁不赚钱?但看今天试试,哪个出版商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要说武侠了,历史悬疑惊悚言情都是一波起一波伏,武侠只所以没落得这么快,一方面是好作者难寻——真正写武侠写得动人的,其历史文学政治甚至军事造诣都不会低,专一的题材+包罗万象的内容,才是好作品。我给楼主一个小提示,北京新华有个网上查询系统(http://pub.xhsd.com.cn/),你把书名输入后就可以查近一两年的图书在北新卖出去的总数。然后你按这个标准乘以8-10,所得的数目就是这本书某个月或全年在全国的实体书店(不是网上销售)销售的总数。我们就拿本版版友出版过的书来举例子
输入合欢教主的盛世狂歌,可以看到她全部书都在,说明新华是有铺货的,最早的一本是2012年9月出的,销售数据为
2014-07: (1)
2014-05: (1)
2014-03: (4)
这表明到今年7月底,卷一在全北京只卖出6本,就算按最高比例乘以10,全北京的实体店两年也就卖了60本。
我们再查最近的一本,卷十,2014年5月出版的,目前还没有数据,不说全国,至少北京书店没一个人买。是否两年后会再卖得超过10本,丹某暂时不作评论。而卷九是2013年出的,然后丹某就发现一个很搞的事,北新上这本书居然是2013年4月第1版,7月第1次印刷,后来再查当当,原来是北新上错了,这书本是4月第1版的。再看销售量,本年2月和7月各销售1本——全北京的书店,平均每个店还卖不出1本。而13年的4-12月,根本就没有人买。
另外,本版点击相当惊人的量子江湖,其上册在北新上的数据很是奇怪:
2014-07: (2)
2014-06: (2)
2014-04: (-4)
2014-03: (2)
2014-02: (2)
2014-01: (2)
我当然不知道这个-4本是咋弄出来的,再一查下册,也是4月出现个-2,丹某请教了一下公司的图书发行,他们解释这种情况是因为该书这个月没有按期销售,结果又出现退货,4月份上册退了4本,下册退了2本(丫的谁这么缺德不成套买啊,弄得新华退货也退出妖蛾子)。
但要注意的是,这两本书是2012年出版的,按新华数据的规矩,只显示近两年的数据。准确的说,是12个月的,所以今年越往后,之前的销售数据就会被挤掉。对于那些旧题材隔两三年可以翻新再做成好卖的题材的书,新华的数据就显得不那么可靠了。
本来我是想请营销帮我查一下开卷的数据——这个数据库,可以查到近十年各种正规图书在全国的总销量,但是,由于这个系列一开始并不完善,2009年以前的书的销量记录可能不是很准确,但近三四年的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只有地方上的小的个人门市铺的那种小书店没有纳入开卷的系统(当然,出版商也不指望这种小书店的销量),现在全国二级及以上的城市的图书销量都汇总到开卷。不巧今年公司的新书《约会专家》及其影视剧同时做发布会,营销部的同事都过去现场了,以后我查到了再追补上来好了。
当然,有版友会说,现在谁上实体店买书啊,都网店买了。网店也是我们图书编辑策划新书方案的一个重新参考。还是以前面说过的书来举例吧,先输入盛世狂歌,再点“好评”重新排序,我们可以看到,评论最多的是卷一和卷二,分别都只有10条。当当上评论与销量的比率是1:5或1:10,因为有人买了书未必要写评论;而当当的评论数据是可以一直保留的,这一点比北新强,那可以推断出,该书卷一从12年到现在,在当当的总销量不太可能超过100本。如今当当做了系列更新,买家不写评论没关系,点个好评也行,所以今年的总销量,看有几个好评也可以看出来。而且记得把中评差评加上,这就是这本书在这个网的总销量。相比当当,卓越上回评和买书的比例更小,因为卓越的评论是不可以用水军来买榜,所以一本书好不好,个人建议,上卓越看看(但卓越上也出现过书很好结果一个评论也没有的,但这种现象很少,因为在当当写评论是有奖励的,卓越没有,无功利的往往比较真实。至于京东,图书也是近两年才做出来的,编辑很少把它做为参考)。
好,我们再在当当查一下量子江湖(请记得只参考选物流是当当配送的,这才是在当当网上卖的,物流是其他的表明这店是在当当上挂名的,跟淘宝店一样,他们的销售是不记入当当的数据的)。
量子江湖的点评在当当上就很可观,到丹某查询时为止,有928条。那我们按上面的比例反推一下,这套书在当当上最多卖了近一万本。作为武侠来说,这是很不错的了。我不知道陈怅先生当初签的合同起印是多少,初步估计在8000-15000册,今年再版是没问题的。比较一下他和合欢的书,任何一个图书公司的编辑都会选择和他签约——请注意,是“图书公司”,不是“出版社”,这二者的编辑有什么不一样,丹某随后再解释。
我们现在就以当当为例,在武侠这类,陈怅先生的书其实并不是销得最好的,在本版出过武侠类的书里面,“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的评论有将近2700本,那这书至少已经卖了个一万五了,而“金庸政治学”的评论分别是847和422,但这书在卓越上评论不错。据丹某的经验,卓越上一个评论相当于当当10个。
目前卖得最好的新派武侠里,在当当上查到的应该是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这个评论数量大家自己去查吧,但这书卖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张大春的名气使然(请自行百度一下此人),而且这是台版书,如果想签下来,起印低于一万册是不太可能的。
好,首帖就写到这里,丹某得琢磨一下,要怎么写才能让版友明白图书公司的编辑和出版社的编辑的区别,却又不能得罪出版社的同仁,这样版权也许就明白为什么有的武侠根本卖不出多少也能出,有的不花力气找出版,也有人追着你要稿子,还卖得相当好。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2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