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识时间黑洞
我愿意手拿帽子站在街角,请过路人把他们用不完的时间投在里面。
——贝伦森
一周后,大清早刚上班,小强就闯进老付的办公室兴奋地说:“老付,你真行,你赢了!”老付笑着说:“不急,不急,你说什么东西我赢了?”
“我……浪费时间……70%以上……”
“你赌输了,怎么还这么兴奋啊?”
“这说明我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3倍以上,这样我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了!你说我能不兴奋吗?”
“让我先看看你的统计结果。”
小强的统计结果
“确实惨不忍睹,呵呵。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浪费掉的那些时间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要拯救你的这些时间,你必须重新找到它们。”老付说。
“这个我确实没有想过,它们应该是……消失了吧?”
“你的时间陷入了‘时间黑洞’里。”
“时——间——黑——洞?”
“时间黑洞,顾名思义,它会永无止境地吞噬你宝贵的时间。这绝非耸人听闻,它是确实存在的,你仔细想想看——
比如说,下午和老婆去超市,想买点儿水果,估计最多10分钟搞定。走进超市的时候就在想,买什么水果呢?看了看苹果,不错——哇,那里香蕉在打折耶!怎么办呢?先拿个购物篮吧,装进了香蕉和一些苹果之后,发现苹果旁边还在卖进口的果酱,看起来蛮不错的,早晨不能总是吃油炸食品嘛,不如从明天早晨开始烤面包、夹果酱、喝牛奶,呵呵。不过在此之前把购物篮换成购物车吧……这是‘超市时间黑洞’。”
“你说的不就是我么,呵呵。”小强不好意思地笑笑。
“还有‘电视时间黑洞’。比如说啊——看了整整1个小时的报表,先休息一会儿吧,劳逸结合嘛,于是打开电视。哇塞,运气不错,正在演《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虽然看过了无数遍,但是每一遍都不能错过。看完之后随便换个台,居然是中国队世界杯的小组赛,虽然中国男足不怎么样,但是身为中国人还是一定要支持的……等看完的时候已经是23点多,结果工作了1个小时,休息了5个小时。
我们现在遇到最多的就是‘网络时间黑洞’:早晨刚刚坐到办公室,水倒好、电脑打开,可以开始一天的工作了,不过别着急,先打开QQ和MSN看看谁在,喔,一个在上海的老同学刚上线,不聊聊怎么行?对方发过来一篇文章的链接,是关于最新电影的评论,看完之后网页下面的“相关新闻”里有女主角最新的绯闻,看完之后立即在网上寻找这部电影的下载地址,在等待下载的过程中到“猫扑”看看……结果等再次想到工作的时候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提供很多相关的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消耗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膨胀。我们一开始是出于非常单纯并且单一的目的逛超市、看电视、找资料,而最终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就像开始拉着一根绳子,最终却拉出一头大象。”
(时间黑洞的共同特点是提供很多相关的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消耗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膨胀。)
“哎呀,老付,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可不就是这样吗?——那你能不能告诉我,时间黑洞是怎么产生的呢?”
“时间黑洞的产生源于大脑不善于记忆的特点。人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脑喜欢做的是创造性的思维,只有对大脑形成强烈刺激的事情才会被存储下来,因此那些极具规律性,并且比较枯燥,或者是目的性不强、没有主动性的事情,将会很容易被遗忘。”老付一边说,一边在打废的A4纸背面写写画画。
“那你的意思是说,因为我做事情不够主动,目的性不强,没有计划,所以很容易陷入时间黑洞,从而浪费生命,是这样吗?”
“小强啊,孺子可教!”
“嘿嘿,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王总第一,你第二,我第三,呵呵……”
“我怎么才是第二啊?你看看你,说错话了吧?作为惩罚,我要再给你布置个作业。”
“好啊,好啊,你肯给我布置作业,说明老付你看得起我小强,呵呵。放马过来吧,什么作业?”
小强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