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并没有成熟的想法,我只是想把我这20年的职场经历拿出来分享,目的是希望给年轻人以借鉴,可是开始敲字的时候却很茫然。现在随便走进一家书店,或者在百度输入“职业规划”或者“就业指导”,就能找到n多种相关的书籍、教程或者软件,或厚或薄。我还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每本书都设想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无一例外的经历了毕业、求职、就业等等过程,我想,如果这是潮流,那我自然也不能免俗。
只不过我所要说的和别人不同之处在于,人们习惯聆听成功者的教诲,希望在一段一段故事里寻找到自己可以模仿的痕迹,当然能直接拷贝+粘贴最好,就像我们起草大多数文件一样,可是我要说的故事并不是关于成功的,而是关于成功他妈--失败的,有可能让人失望了,但是我保证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并且要证明我不比谁笨,只是想获得真诚的肯定。
我要说的故事起源可以用“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这不是在制造一种时间模糊,也不是叙述什么历史,开始仅仅代表了一个时间点,重要的是开始之前和开始以后。
其次我说的故事就是我的经历,没有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我尽可能地回忆起每一个经历过的上司或者下属,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这些事情虽已尘封,但仍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在西安发生的,还包括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其他地方,有些地方我已经记不住了,这些不重要,我想说的是,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中国,而且是近20年内的。
我想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表达吧,也不准备搞什么提纲,或者层次,随心所欲但又有个节奏,节奏就是我的时间,有时间就更新,没时间就等着更新。
一切都开始于一次闲聊。
我从深圳回来的时候心情不是很好,虽然我很怀念那里的阳光和葱绿,躺在西安的家里还会经常梦见站在39层高的楼上眺望远处的招行大厦(深航的太低看不见),也经常会梦见自己走在一个尘土飞扬的路上,车辆拥挤不堪,路面冰冻如铁,奇怪的双向6车道的路上居然没有任何标志线,这对我而言就很纠结,我握着方向盘就必须看到四面八方的行人、电动车和各种车辆。上述这两个地方都在我的记忆力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前者是蓬勃和茂盛的绿色,虽然伴随着如胶似漆的潮湿闷热,但也足以让我觉得很舒畅,后者像是我的家乡西安,也像郑州,或者石家庄等等地方,给我的感觉是假如能立刻离开,我绝不会多等一秒钟。我当时去深圳的时候就很有这样的冲动,于是我成行了,然后在1年后回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先说这些是给下文做个铺垫。。。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世界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无所事事却又准备教育别人的人,到处都是各种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好为人师乃是国人的秉性之一,难道你说的这些就比别人的更有价值?这样想我也没意见,我一直在绞尽脑汁设想开局,每次却都在看同类书籍的时候就觉得很自卑,我无法像他们那样叙述的生动自然,彷佛一切都是他们亲身经历一样。我也曾想把主人公设想成北大、清华或者哈佛毕业的高富帅,放弃万贯家私不远万里到异地他乡独自打拼,然后又创造出一个神话帝国等等,可是那些不是我的经历,我的经历很适合各种屌丝,于是我忍痛放弃了(其实是不会)那种写法,因为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的故事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真诚的,最重要的是,我认为,一个失败者的总结才是最有效的。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1989年开始工作,第一份工作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4年后随着第一次下海潮离开,随即就开始了各种漂泊不定的职场生涯,从事过各种工作,销售、市场、行政、生产管理、咨询策划、培训等,自己开过公司,自我评价最为擅长的是企业管理,从企业规划到组织行为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自己开的公司偏重于就业指导,也就是现在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一般公司能设置的职务,除了财务体系之外,我基本上全部有过任职经历,所以我的经历虽然比较普通,但是却很完整,也就是说,不论您现在身处职场的哪个位置,甚至包括创业,30人以下公司的老板等,您的问题我也许都经历过,或许有些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尤其是职业生涯初期和中期的朋友们,我相信我的经验是能给您一些帮助的。
这就是我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