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19
早上检查周末作业,一堆人没有完成。作业并不多,就是一篇作文,两篇读书笔记,以及每日练字,但是这些孩子总是各式各样的理由不完成,与家长交流,家长就会说:我问他,他说完成了!我无数次跟家长说,对于不够自律的孩子,他说完成了,你要叫他拿作业出来给你检查看看有没有完成。没啥用,这样的对话总是在无限重复,追孩子的作业真的是一件让人无比头痛的事情。
升旗后举行抽考颁奖仪式。上学期末我们班很不幸被市教育局抽考了,从确定到考试,强化训练了差不多两周,这段时间无比辛苦,早上六点半就要开始给孩子们培优补差辅导,中午提前一个小时到校培优补差辅导,放学后要留下来辅导到五点半,周末孩子们还要回校接受培优补差辅导,我得制定培优补差辅导方案,设计练习,还要押题出题给孩子们练习,打印练习…等等等等,熬得我感觉自己没个人样了,累到饭都不想吃。苦不堪言的一段日子,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无缘三等奖,就差一丢丢。
校长给抽考成绩理想的孩子发钱,单科考得100分得100块,单科上90分得50块,单科上80分得20块。孩子们喜笑颜开举着钱站着那里合影,我怎么看怎么别扭。教导还拿过话筒兴奋大喊:“心动了没有?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副校长在旁边纠正:“知识带来财富。”教导那一串“呵呵呵”通过话筒传遍校园,我一阵大无语??有点传销培训现场的感觉????晚上时有家长发微信问我这件事情,为什么奖励钱,奖励钱的出发点是什么?然后家长评论:败坏学风!奖励钱是不好的,以后他想着得多少分就得多少钱,没钱以后就不学习了,那怎么办?今天孩子因为数学考得好而钱了,那他是不是以后就会只学数学而不学语文了呢?以后读了初中是不是也是只学数学而不学其他科了呢?!人家家长说的的确在理,我告诉她,我很赞成她的观念,为她鼓掌!实话说,我一直很讨厌把小学生的成绩跟金钱挂钩,考得多少分就得多少钱那种,小学生正是三观树立的时候,这种做法会给小学生带来什么样的三观?学习的原动力不是理想目标,而是金钱,从小就让孩子拜金,这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而是作恶。学习本应该是一件干净纯粹的事情,而不应该沾染铜臭味。
有时,我觉得我跟这个学校格格不入。
颁奖完了继续上课。但显然因为发钱这事情,孩子们心情激荡,明显不在学习状态内,还有孩子把奖的钱拿出来把玩。课有点上不下去了,玩钱的,玩玩具的,聊钱的,聊天的,讲一下课又得整顿一下课堂纪律,我走到一个这学期新转来的学生(骑电动车那个)身边,让他把玩具收起来,他抬头瞄了我一眼,不理,我又再说一遍,他依然瞄了我一眼,置之不理,我第三次请他把玩具收起来时,他瞪了我一眼,带着生气的情绪把玩具扔进了抽屉。那个瞬间,我情绪上头,看着这班孩子,生出了很难过很难过的情绪。我看着这班孩子不说话,但是眼眶发红,我从四年级开始接手,带了两年,付出了很多心血,这班孩子却那么不懂事。或者是不爱我,跟他们说过多少掏心挖肺的话,他们都当做耳边风。再跟他们开口时,我的声音都哽咽了。想到为他们付出的心血,为他们受过的骂,想到在这个学校受过的委屈,想到他们的不懂事,第一次,我在他们面前难过至极。我带过那么多班学生,却第一次觉得心淡。
晚上时有个年轻老师发微信劝我,放过自己,每天上课要开心。我说,我着相了,一个从教十二年的老师却一时想不开,钻了牛角尖,还不如你们年轻老师人间清醒,惭愧惭愧。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眼光放长远点,目标是以后把退休金领到厌。
晚上十点多,职称群里又通知,职称材料又又又退回来修改,没玩没了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