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因为连日阴雨,西安明秦王府城墙遗址修复保护砌体近日发生坍塌。这一事件在短时间上了热搜,大家都非常关注古城墙的命运。海南岛自设立珠崖郡、儋耳郡以来,已经走过了两千年建城史。时至今日,海南还遗存有哪些古城墙?在它们的罅隙中,我们可以找回南溟奇甸的哪些旧时光?

△定安古城墙
- 从土城走向砖城 -
西汉王朝在平定南越国之后,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在岭南设立九郡,其中珠崖郡、儋耳郡就在海南岛上。不久,儋耳郡被撤并到珠崖郡,珠崖郡成为当时海南岛唯一的地方行政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珠崖郡是海南岛最早的城池之一。但是珠崖郡到初元三年(前46年)因为贾捐之“罢弃珠崖”的言论而被废弃,仅仅存在了65年。据专家考证,珠崖郡位于今海口市龙塘镇珠崖岭,面对南渡江,视野开阔,却又茂林修竹,真是个好所在!
珠崖郡存在时间不长,规模不大,再加上属于土城,如今遗址几乎无迹可寻,但是依稀可以让人瞧见城池的大致模样。几块相对平整的土地,四周则略高,显示出城墙墙基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在很长时间内,包括海南岛各州县在内的中国各地城池,基本上都是土城。
所谓土城,就是采用中国最古老的板筑技艺,用夹板夯土成墙。因为泥土取材方便,施工简单,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官房民舍建筑的主要方式。比如,海口府城自从宋朝起就成为琼州府治所,但是受制于当时的条件,依旧为土城,而且规模仍然狭小。而岛南的崖州(今属三亚)在宋朝之前甚至“只以木栅备寇”,连土城都算不上。
板筑土城相对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但是毕竟不耐风雨剥蚀,这对于多风多雨的海南岛来说则显得更为严峻。因此,从宋朝起,各州县城池逐步开始使用城砖来砌筑,因此还诞生了城砖使这样的官职。在今三亚崖城城西村附近的儒学堂宋代窑址,曾经采集到“吉”字款长方形青灰色城砖,这应当是当时为修筑吉阳军城,砌筑城墙需要大量青砖而专门修建的砖窑。
明清以来,用青砖砌墙已经成为官舍民宅的重要选择。对于显示州县之威仪的城池,自然会选择整齐划一的城砖来砌筑城墙。因为海口多火山石,当地官民往往就地取材,将火山石加工成条砖,以供盖房之需。这自然是海南城墙的又一个特色了。

△府城鼓楼。杨道 摄
从土城到砖城,体现的是建筑技艺不断提升的历史,当然更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