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小黄牛:一方水土一方风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生产出来的牛肉口感也不同。海南黄牛又称高峰黄牛、雷琼牛,词条收录于《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主要分布于五指山、琼中、东方、儋州、澄迈、定安等地,以散养为主。琼中是传统的养牛县,养牛历来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撑和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琼中各色佳肴中,首推小黄牛肉。养殖户会把小黄牛放到山上去,随它们漫山遍野地玩闹嬉戏,这些牛很挑嘴,只吃阳光下有露水的草叶,只喝山里流动的泉水,因此牛肉别有一番风味。这种牛也被戏称为“不回家的小黄牛”。

红烧琼中带皮小黄牛
在这里,农民习惯把小黄牛放养在海拔700米以上的荒坡上,常年任其自由自在生长,以吃树叶为生。大约隔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主人才会上山,用各家独有的方法召唤头牛,领着牛群来到固定的地方吃盐巴。为什么要吃盐巴?据说,这样一来可以帮助牛健胃助消化,二来可以补充牛仔生长日常所需的微量元素。
由于野生放养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当地人爱把小黄牛肉称为“鹿肉”“野牛肉”。以小黄牛肉为食材的牛腩煲,受到食客热捧,很多老饕甚至不辞辛苦在假期专程赶到琼中,只为那一口美食。
当地人非常精通牛肉做法,炒、煎、煸、烤各有特色,味道俱佳。如干煸做法,由于肉质好,不需要太多调料和加工,炒时加入海南的山柚油,撒些芝麻和香菜,肉味鲜美。如果享用牛肉火锅,味道更鲜美,还要带皮吃,因为这种小黄牛的牛皮脆而爽。而黎族人的传统则是将牛肉穿串架在木炭上烤,吃起来也是风味独特。
如今,琼中、五指山、保亭等市县的宾馆饭店纷纷推出了小黄牛的新做法。如在传统做法上升级而成的竹筒牛肉是将牛肉切碎倒进竹筒,放入黑胡椒、咖喱粉、香茅粉等作为调料,烤上15到20分钟,待水分刚好干的时候,香喷喷的竹筒牛肉就烹饪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