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惊蛰又春分,一时间多少明媚绿意从田间枝头纷纷冒出,摇摆着水灵灵、脆生生的芽叶,惹得人们一口鲜一口嫩,忍不住将春天吃进肚子里。

新韭水嫩,春笋爽脆,春茶甘鲜……流行于南北的春日时鲜,大多取自植物刚刚冒出的嫩芽,或入菜,或制茶,从枝头到舌尖分秒必争,晚一点,这味道也就差了一点。

但也偏偏有人另辟蹊径,摘了新鲜的桂花、桃花或木棉花与山兰糯米酒同酿,恨不得封存得久一点、再久一点,等到花香与糯米在酒曲的作用下充分融合,这口春意才算是彻底留住了。

在琼岛腹地的黎寨,每当漫山遍野的花一开,定有姑婆阿婶们来拾上一兜,带回去酿一壶春天的酒。
1、木棉入酒,春满唇齿
每年二三月,五指山市通什镇番茅村的山前屋后,便有一树树赤红的木棉花如火苗般蹿出,团团簇簇绽放蔓延于枝头,似乎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只是还未等到花苞全部炸开,便已有不少落红砸到地面啪啪作响。

往往是听到“啪”的一声后,番茅村村民黄丽蔡会赶紧追上前,将形不枯萎、色不消退的朵朵木棉花拾起,直到将腰间的竹篓塞满才作罢。

• 晾晒木棉花 •
带着一篓的春意回家,第一件事是将木棉花统统倒出来,摊开在自家院子里进行晾晒。“得把木棉花中的水分,尤其是它的黏液彻底晾干才行。”

晾晒木棉花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日照、风力,而黄丽蔡即将完成的对山兰糯米的“改造”,则全凭多年的经验。
• 酿造山兰酒 •
首先需将山兰糯米用山泉水浸泡4小时,再入锅蒸1小时,熟透后用山泉水边冲洗边将其揉散成粒,加上用当地上乘的酒曲为引,之后封存在陶坛中至少一个月,酿出的便是纯正的山兰糯米酒。

• 木棉花 + 山兰酒 •
封坛前,黄丽蔡会多出一道步骤:将晒干的木棉花丢入坛内。

原本只有山兰糯米和酒曲的幽闭空间内,一下子多出了木棉花这个“闯入者”,这让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变得有趣起来:酒曲对山兰糯米中的淀粉分解糖化后,热烈的酒精开始大规模“攻城略地”,而木棉花却希望保留自身的芬芳和甜美……

在一场漫长的较量后,最终三者得以握手言和,升华出加倍的香甜。

等到数月后启封的那一刻,人们会恍惚觉得,春天根本没有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