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发此贴旨在见证蔡家大院的一段历史。。。
享有“海南侨乡第一宅”美誉的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蔡家大院,今年获得国家150万元资金支持。从2013年4月13日起,对蔡家大院进行大规模修缮,修缮工程即将完成。后续还将陆续投入200至300万资金支持。
蔡家宅位于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留客村里,是一座中西合璧青砖彩墙的大宅院。
蔡家宅建于1934年,是印尼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回乡共同建造的一个建筑群落。四座建筑风格相似,外观酷似城堡,坐东南、向西北,其中以蔡家森住宅规模最大,占地600多平方米,全宅院是一座庞大而完整的二层三厅四合东西式楼房建筑。共开大小门户35个,大小窗户104个,宅院四通八达,上下连通,堂屋、横屋以及前后井庭相互环抱,结构紧凑牢固。宅院为砖、瓦、木、水泥钢筋混合结构组成的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蔡家森宅院于古色古香的民族特色中,包涵着浓郁的南洋风格。屋宅的前檐雕刻着飞翘的龙头,门窗木雕是精致的传统技艺。立柱花栏又有西式的立体花盘和古罗马人像雕塑。屋顶既保留海南民居的飞檐翘脊,又有机地揉合西方的方、圆、孤形线的图案浮雕。蔡家宅的厅堂和庭院内,嵌铺着彩色花纹地板砖,虽然历经70多年的岁月沧桑,依然光鲜如新,完全可与现代的瓷砖媲美。这些精美耐磨的地板砖都是建屋的主人从南洋用船运回来的。院内前、后庭和上、下楼都有走廊楼梯相连,紧密衔接的环廊具有挡风遮光蔽雨的功能。此外,蔡家宅是个固若金汤的安全建筑,大门外侧的楼梯间暗藏着射击孔,可有效地防止盗匪侵袭。
留客村约有400年的历史,共有176户,居住着蔡、莫、余、朱、陈、韩、王、卢、周、覃十个姓氏。其中旅居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等地的华侨就有1000多人。清末,留客村的青壮年男子大都从村口的古渡口乘船经万泉河漂洋过海当“番客”出外谋生创业。蔡家宅的主人蔡家森有四兄弟,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蔡家森带着两个弟弟跟随“去番”的热潮,前往印度尼西亚谋生。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从事橡胶种植和船务航运,经过多年奋力打拼,蔡家兄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和印尼“番客”中的侨领。
1939年日军侵琼时,蔡家兄弟又撤回印尼,家屋只剩下不肯离开故园的老母亲和照顾她的仆人。蔡家森的母亲去世后,这座豪门宅院在孤寂中开始了无尽的守望,成为一座空宅。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海外的蔡家后人才从国外回到故园的大宅中拜祭先人。 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如今蔡家宅已成为海南侨乡民居的突出代表,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