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贯地处熔岩覆盖的火山腹地,向水而生是从古至今的头等大事。从先祖肇基披荆斩棘觅水源,到斧凿刀砍扩泉源,数百年锲而不舍,水井深达几十丈。但遇大旱,仍需挑着水桶觅四方。
站在班帅庙后几十级台阶向下望之幽深的古井旁,快言快语的王建平感慨良多,睿智风趣的石梁平老师也唏嘘不已。几代人凿不透一眼井,一眼井养活几代人后还要继续开凿深挖,虽循环往复生活艰辛但故土难离。在两位老师的身后是排列整齐的陶缸,靠天吃水曾是石山人解放前最大的特色。旧社会,石山人艰难的“石”里刨食,攒够了钱就往返百二十里去龙塘买缸,期待一场大雨后积蓄的水量能满足一家人数日的吃喝用度,其中艰辛自不多说。以至于明眼人看看谁家屋檐下水缸排列的多少就知道他家的富裕程度。“不嫁金,不嫁银,谁家缸多就成亲”的石山民谣道出的不仅是旧时石山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更是靠天吃水自强不息的现实。